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商专利>正文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902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包括固定板、高压泵、液压装置、电机、螺旋钻杆、高压水管、支腿、移动轮、万向轮、推杆、高压喷嘴、存土结构和连接柱,所述存土结构包括管形柱、环形收土口、连接杆、环形出土口和导流环,所述环形收土口贯穿所述管形柱内侧,且靠近顶端设置,所述环形出土口贯穿所述管形柱内侧,且靠近底端设置,所述管形柱柱体内腔中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杆,所述导流环顶端外侧贴合管形柱内侧底端设置,且靠近环形出土口底端设置,所述液压装置贯穿所述固定板板体中心设置,所述螺旋钻杆一端与电机动力端连接固定,所述液压装置底端电机动力端的一端连接固定,四个所述支腿顶端均与固定板向下面连接固定。四个所述支腿顶端均与固定板向下面连接固定。四个所述支腿顶端均与固定板向下面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污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

植物

人体”,或通过“土壤



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0003]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方式为在土壤里填埋药物来对土壤进行修复,先人工使用铁锨等工具将土壤挖开,将治理所用药物通过喷洒等手段置入所挖开的土壤内部,之后将挖出的土壤填充回去,这种方式填埋药物较为费时,工人挖土和填埋也耗费体力,长时间操作,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
[0005]解决上述所提及的问题是本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包括固定板、高压泵、液压装置、电机、螺旋钻杆、高压水管、支腿、移动轮、万向轮、推杆、高压喷嘴、存土结构和连接柱,所述存土结构包括管形柱、环形收土口、连接杆、环形出土口和导流环,所述环形收土口贯穿所述管形柱内侧,且靠近顶端设置,所述环形出土口贯穿所述管形柱内侧,且靠近底端设置,所述管形柱柱体内腔中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杆,所述导流环顶端外侧贴合管形柱内侧底端设置,且靠近环形出土口底端设置,所述液压装置贯穿所述固定板板体中心设置,所述螺旋钻杆一端与电机动力端连接固定,所述液压装置底端电机动力端的一端连接固定,四个所述支腿顶端均与固定板向下面连接固定,且均等距靠近板体边侧设置,四个所述支腿底端分别两两与两个所述移动轮和两个所述万向轮连接固定,所述管形柱活动套置在螺旋钻杆杆体外侧,多个所述连接柱底端均与管形柱顶端连接固定,多个所述连接柱顶端均与固定板向下面连接固定,且均靠近板体中心设置,所述高压泵设置在固定板向上面一侧,所述推杆底端设置在固定板向上面远离高压泵一侧,所述高压喷嘴设置在管形柱底端,且靠近导流环一侧设置,所述高压水管一端与高压泵一侧连接固定,所述高压水管远离高压泵一端与高压喷嘴连接固定。
[0007]作为改进,所述管形柱柱体内部为空腔设置。
[0008]作为改进,多个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管形柱内侧柱体和外侧柱体。
[0009]作为改进,所述高压喷嘴为倾斜设置,且底部倾斜端指向导流环底端中心位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通过液压装置3带动电机4进行上下移动,在使用电机4带动螺旋钻杆5将土壤挖出并向上移送,相较人工使用铁锨挖土省时省力,同时提高挖土速度,土壤跟随螺旋钻杆5向上移送过程中,并从管形柱13顶部进入管形柱13内部,并从管形柱13底部的环形出土口16下落回挖出的土坑内部,在此过程中高压泵2将修复药液通过高压喷嘴11喷洒进土坑内部,土壤下落后将土坑埋平,省时省力,快速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存土结构切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存土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6]1、固定板;2、高压泵;3、液压装置;4、电机;5、螺旋钻杆;6、高压水管;7、支腿;8、移动轮;9、万向轮;10、推杆;11、高压喷嘴;12、存土结构;13、管形柱;14、环形收土口;15、连接杆;16、环形出土口;17、导流环;18、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8]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包括固定板1、高压泵2、液压装置3、电机4、螺旋钻杆5、高压水管6、支腿7、移动轮8、万向轮9、推杆10、高压喷嘴11、存土结构12和连接柱18,存土结构12包括管形柱13、环形收土口14、连接杆15、环形出土口16和导流环17,管形柱13柱体内部为空腔设置,用于土壤在其中流通,环形收土口14贯穿管形柱13内侧,且靠近顶端设置,用于土壤进入管形柱13柱体内部空腔中,环形出土口16贯穿管形柱13内侧,且靠近底端设置,用于土壤排出,管形柱13柱体内腔中设有多个连接杆15,多个连接杆15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管形柱13内侧柱体和外侧柱体,用于固定连接内侧柱体和外侧柱体,导流环17顶端外侧贴合管形柱13内侧底端设置,且靠近环形出土口16底端设置,将下落的土壤进行聚拢集中下落,液压装置3贯穿固定板1板体中心设置,螺旋钻杆5一端与电机4动力端连接固定,液压装置3底端电机4动力端的一端连接固定,通过液压装置3带动电机4进行上下移动,在使用电机4带动螺旋钻杆5将土壤挖出并向上移送,相较人工使用铁锨挖土省时省力,同时提高挖土速度,四个支腿7顶端均与固定板1向下面连接固定,且均等距靠近板体边侧设置,四个支腿7底端分别两两与两个移动轮8和两个万向轮9连接固定,管形柱
13活动套置在螺旋钻杆5杆体外侧,多个连接柱18底端均与管形柱13顶端连接固定,多个连接柱18顶端均与固定板1向下面连接固定,且均靠近板体中心设置,高压泵2设置在固定板1向上面一侧,推杆10底端设置在固定板1向上面远离高压泵2一侧,高压喷嘴11设置在管形柱13底端,且靠近导流环17一侧设置,高压喷嘴11为倾斜设置,且底部倾斜端指向导流环17底端中心位置,高压水管6一端与高压泵2一侧连接固定,高压水管6远离高压泵2一端与高压喷嘴11连接固定。
[0021]该技术使用时,手持推杆10将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推至指定位置,控制电机4运行带动螺旋钻杆5快速转动,与此同时控制液压装置3底端带动控制电机4向下移动,使螺旋钻杆5旋转进入土壤内部,过程中被螺旋钻杆5带起的土壤经过快速旋转甩至管形柱13靠近顶端的环形收土口14内部,经过管形柱13内部空腔下落至底端的环形出土口16排出,开启高压泵2,将土壤修复药剂通过高压喷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药剂填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高压泵(2)、液压装置(3)、电机(4)、螺旋钻杆(5)、高压水管(6)、支腿(7)、移动轮(8)、万向轮(9)、推杆(10)、高压喷嘴(11)、存土结构(12)和连接柱(18),所述存土结构(12)包括管形柱(13)、环形收土口(14)、连接杆(15)、环形出土口(16)和导流环(17),所述环形收土口(14)贯穿所述管形柱(13)内侧,且靠近顶端设置,所述环形出土口(16)贯穿所述管形柱(13)内侧,且靠近底端设置,所述管形柱(13)柱体内腔中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杆(15),所述导流环(17)顶端外侧贴合管形柱(13)内侧底端设置,且靠近环形出土口(16)底端设置,所述液压装置(3)贯穿所述固定板(1)板体中心设置,所述螺旋钻杆(5)一端与电机(4)动力端连接固定,所述液压装置(3)底端电机(4)动力端的一端连接固定,四个所述支腿(7)顶端均与固定板(1)向下面连接固定,且均等距靠近板体边侧设置,四个所述支腿(7)底端分别两两与两个所述移动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商何若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