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86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5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属于熔融纺丝技术领域。以白聚酯切片和第一功能切片为主料,第二功能切片为辅料,主料仓供入白聚酯切片,分料仓一供入第一功能切片,两者经混料仓混匀后送入主螺杆熔融挤出形成熔体,同时第二功能切片经小螺杆挤出形成熔体,与主螺杆的挤出熔体混合,送入纺丝工序,所述混料仓与主料仓、混料仓与分料仓一以及小螺杆与主螺杆之间均设置有控制系统,分别对供入的白聚酯切片、第一功能切片、第二功能切片挤出熔体进行在线监控。将本申请应用于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具有纤维功能多样、加工灵便性好等优点。好等优点。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属于熔融纺丝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纺功能型纤维时,多采用白聚酯切片挤压熔融形成熔体后,通过小螺杆注入功能组分(如CN102787376A),以熔体混合方式实现功能组分的添加;或如CN214612856U所示,采用白聚酯切片先与功能组分混料后熔融挤出的纺丝。这两种方式均存在实现方式单一、可实现功能不多的缺陷;且部分母粒耐热性能、耐压程度较差时,难以通过单一形式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彩色母粒、荧光母粒等,其添加的彩色颜料、荧光组分以有机组分居多,耐热性通常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可以及时调整前端功能组分的加入量,实现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0004]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5]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以白聚酯切片和第一功能切片为主料,第二功能切片为辅料,主料仓供入白聚酯切片,分料仓一供入第一功能切片,两者经混料仓混匀后送入主螺杆熔融挤出形成熔体,同时第二功能切片经小螺杆挤出形成熔体,与主螺杆的挤出熔体混合,送入纺丝工序,所述混料仓与主料仓、混料仓与分料仓一以及小螺杆与主螺杆之间均设置有控制系统,分别对供入的白聚酯切片、第一功能切片、第二功能切片挤出熔体进行在线监控。
[0006]上述工艺本申请以白聚酯切片和第一功能切片为主,第二功能切片为辅,加入常用的白聚酯切片和第一功能切片,调节不同的第二功能切片,即可实现不同效果聚酯纤维的加工;上述过程中,白聚酯切片和第一功能切片的加入量相对较大,也是在生产中对熔体性能影响最为显著的两种成分,两者先混再溶,可以很好的控制产品质量,当加入相对投加量较少的第二功能切片的熔体时,既能实现第二组分的加入,因其添加量和添加状态的上述特殊设置,其加入也不会引起熔体压力波动,从而实现多个功能的柔性化生产加工。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所述第一功能切片经干燥机构一干燥至含水量≤0.4%时,加入到混料仓中,第二功能切片经干燥机构二干燥至含水量≤0.4%时,送入小螺杆挤出熔融。
[0009]所述小螺杆采用单螺杆或双螺杆。
[0010]所述主螺杆带有四个纺位,每个纺位对应一个小螺杆。
[0011]所述第一功能切片为阻燃母粒、抗菌母粒、抗紫外母粒、荧光母粒、色母粒中任一种,第二功能切片为阻燃母粒、抗菌母粒、抗紫外母粒、荧光母粒、色母粒、抗静电母粒中的任一种,且第一功能切片与第二功能切片不同。
[0012]所述纺丝工序中设置有信号反馈装置,信号反馈装置与各控制系统连接,基于纤
维状况,在纤维卷装成型前,信号反馈装置在线监测功能性指标,如:阻燃成分可通过监测P元素含量获得磷含量,抗静电组分可以监测电阻变化获得电阻信号,抗菌可以通过监测银元素的含量获得银含量,抗紫外检测光谱透射比变化,有色与荧光可以通过在线比色获得色差信号,进行相应进料量和进料速度的调节。
[0013]下面补入几种具体的多功能聚酯纤维。
[0014]所述多功能聚酯纤维为有色荧光功能聚酯纤维,白聚酯切片为特性粘度为0.85

1.25dl/g的聚酯切片,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5

15吨/h;第一功能切片为色母粒,含水率≤40ppm,添加量为白聚酯切片质量的2

5%;螺杆挤出温度为270

290℃;第二功能切片为荧光母粒,特性粘度0.3

0.7dl/g,含水率为<0.5%;小螺杆挤出温度为238

270℃,荧光母粒相对白聚酯切片的添加量为60

250ppm,拉伸比为5.4

6.0。
[0015]所述多功能聚酯纤维为有色阻燃型功能聚酯纤维,白聚酯切片为特性粘度为0.85

1.25dl/g的聚酯切片,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5

30吨/h;第一功能切片为阻燃母粒,含水率≤40ppm,特性粘度为0.85

1.25dl/g,P元素含量5000

100000ppm,下料速度为5kg

3000kg/h;螺杆挤出温度为230

320℃;第二功能切片为色母粒,特性粘度0.3

0.7dl/g,含水率为<0.5%;小螺杆挤出温度为240

300℃,输出熔体速度为5kg

3000kg/h,相对主螺杆的输出熔体占比≤5%,注入压力大于主螺杆压力;纺丝工序的卷装工序前设置检测磷含量和色差的信号反馈装置,控制第一功能母粒和第二功能母粒的添加速度与添加量。
[0016]所述多功能聚酯纤维为抗静电荧光功能聚酯纤维,白聚酯切片为特性粘度为0.85

1.25dl/g的聚酯切片,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5

15吨/h;第一功能切片为抗静电母粒,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kg

1000kg/h;螺杆挤出温度为230

320℃;第二功能切片为荧光母粒,特性粘度0.3

0.7dl/g,含水率为<0.5%;小螺杆挤出温度为240

300℃,输出熔体速度为5kg

3000kg/h,相对主螺杆的输出熔体占比≤5%,注入压力大于主螺杆压力;纺丝工序的卷装工序前设置检测电阻变化和色差(或白度)的信号反馈装置,控制第一功能母粒和第二功能母粒的添加速度与添加量。
[0017]所述多功能聚酯纤维为抗紫外抗菌功能聚酯纤维,白聚酯切片为特性粘度为0.85

1.25dl/g的聚酯切片,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5

15吨/h;第一功能切片为抗紫外母粒,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kg

1000kg/h;螺杆挤出温度为230

320℃;第二功能切片为抗菌母粒,特性粘度0.3

0.7dl/g,银离子含量200

8000ppm,含水率为<0.5%;小螺杆挤出温度为240

300℃,输出熔体速度为5kg

3000kg/h,相对主螺杆的输出熔体占比≤5%,注入压力大于主螺杆压力;纺丝工序的卷装工序前设置检测光谱透射比变化和银含量的信号反馈装置,控制第一功能母粒和第二功能母粒的添加速度与添加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主料仓;11.第一控制系统;2.分料仓一;3.分料仓二;4.混料仓;5.主螺杆;6.干燥机构一;61.第二控制系统;7.干燥机构二;8.小螺杆;81.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白聚酯切片和第一功能切片为主料,第二功能切片为辅料,第一功能切片添加量较第二功能切片添加量大,白聚酯切片由主料仓供入,第一功能切片由分料仓一供入,两者经混料仓混匀后送入主螺杆熔融挤出形成熔体,同时第二功能切片经小螺杆挤出形成熔体,与主螺杆的挤出熔体混合,送入纺丝工序,所述混料仓与主料仓、混料仓与分料仓一以及小螺杆与主螺杆之间均设置有控制系统,纺丝工序中设置有信号反馈装置,信号反馈装置与各控制系统连接,基于纤维状况,分别对供入的白聚酯切片、第一功能切片、第二功能切片挤出熔体进行在线监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干燥机构一和干燥机构二,第一功能切片经干燥机构一干燥后送入混料仓,第二功能切片经干燥机构二干燥后,送入小螺杆挤出熔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切片含水率≤0.4%,第二功能切片含水率为≤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螺杆采用单螺杆或双螺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杆带有四个纺位,每个纺位对应一个小螺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切片为阻燃母粒、抗菌母粒、抗紫外母粒、荧光母粒、色母粒中任一种,第二功能切片为阻燃母粒、抗菌母粒、抗紫外母粒、荧光母粒、色母粒、抗静电母粒中的任一种,且第一功能切片与第二功能切片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聚酯纤维为有色荧光功能聚酯纤维,白聚酯切片为特性粘度为0.85

1.25dl/g的聚酯切片,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5

15吨/h;第一功能切片为色母粒,含水率≤40ppm,添加量为白聚酯切片质量的2

5 %;螺杆挤出温度为270

290℃;第二功能切片为荧光母粒,特性粘度0.3

0.7dl/g,含水率为<0.5%;小螺杆挤出温度为238

270℃,荧光母粒相对白聚酯切片的添加量为60

250 ppm,纺丝工序拉伸比为5.4

6.0,纺丝工序的成卷工序前设置检测色差的信号反馈装置,控制第一功能母粒和第二功能母粒的添加速度与添加量。8.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聚酯纤维为有色阻燃型功能聚酯纤维,白聚酯切片为特性粘度为0.85

1.25dl/g的聚酯切片,含水率≤40ppm,下料速度为1.5

30吨/h;第一功能切片为阻燃母粒,含水率≤40ppm,特性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超石教学徐跃林金革马建平曾卫卫谢重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金浦绿色纤维浙江有限公司浙江恒创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