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合微生物的土壤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微生物的土壤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土壤修复改良剂是一种新型性状为粉剂的生物菌种,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耐高温,在造粒烘干过程中不失活,能长期保存等特点;含有丰富且高价值活性菌,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功效。由多种益生菌组成,使土壤内有益菌群大量增加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透气性加强,有效解决土壤板结问题,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然而,现有土壤修复剂采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的去污效果差;同时,现有修复方法存在修复时间较长、稳定效果不强、影响土质等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土壤修复剂。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4](1)现有的土壤修复剂采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的去污效果差。
[0005](2)现有修复方法存在修复时间较长、稳定效果不强、影响土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合微生物的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复合微生物的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枯草芽孢杆菌的制备:利用蛋白胨、氯化钠、牛肉浸粉以及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活化,离心,加入预处理的远红外细菌屋,培养,得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步骤二,进行纳米多孔矿物载体的预处理:将制备得到的纳米多孔矿物载体采用酸或碱溶液进行处理后,置于离心装置内进行3~5次离心,经洗涤后,将纳米多孔矿物载体在60~120℃的温度下干燥6~24h,备用;步骤三,进行原料的称取: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有机发酵物30份、生物有机肥15份、纳米多孔矿物载体12份、蛋白肽10份、可降解树脂8份、膨润土8份、海藻粉6份、壳聚糖5份、黄腐酸钾4份以及枯草芽孢杆菌2份备用;步骤四,进行土壤修复剂的制备:将可降解树脂和壳聚糖粉碎过筛后加水,再加入有机发酵物、生物有机肥、蛋白肽、膨润土、海藻粉、黄腐酸钾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将发酵产物加入纳米多孔矿物载体中,得到土壤修复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微生物的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包括:(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选取蛋白胨11g、氯化钠6g、牛肉浸粉4g,调节pH值至7.5,加入1000mL蒸馏水中,搅拌加热至溶解,于120~125℃条件下高压灭菌15~30min,得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2)活化枯草芽孢杆菌:在无菌的条件下取一环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在30℃下恒温摇床培养24~36h,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3)将长为2mm、宽为2mm的远红外细菌屋用浓度为0.1mol/L的HCl浸泡2~4h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烘干;(4)将30g经过步骤三处理的远红外细菌屋放入1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取20mL步骤二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进行离心,获得菌体沉淀;(5)在无菌的环境下将菌体沉淀加入到含有远红外细菌屋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在30℃恒温培养箱中固定培养36~48h,得到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微生物的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预处理的酸或碱为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纳米多孔矿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膨胀珍珠岩、海泡石、球粘土、白炭黑和碳化硅微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初混料,再加入初混料质量0.2~0.4%的聚丙烯酸,搅拌均匀;(2)在球磨机中加水,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粉碎并混合2~4h后,再加入谷糠粉,混合40~60min后出磨,脱去水分后制成粉体或泥膏;(3)以滚动法搪粒工艺成型或湿法可塑挤出工艺成型,制成圆球状或拉西环状,烘干后于窑炉内在800~900℃下煅烧3~6h,得纳米多孔矿物载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微生物的土壤修复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善飞,丁显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两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