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制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卫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制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氧气,被称为医院的生命支持系统,其重要性可称其为即时生产的药品。医用制氧系统是以分子筛为吸附剂,通过变压吸附法以环境空气为原料,在常温低压的条件下,利用分子筛加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质)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容量减少的特性,形成升压吸附、降压解吸的快速循环过程,使空气中的氧和氮气得以分离的制氧设备。现有的医用制氧系统在升压吸附和降压解吸的循环系统中需要使用两套无油空压机或真空泵,在循环过程中需要停机切换循环线路,存在能耗浪费大,制氧效率不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制氧系统及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制氧系统,包括:制氧设备,所述制氧设备包括压力转换装置和吸附塔,吸附塔通过压力转换装置与外界连通,所述压力转换装置包括一个无油空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设备(1),所述制氧设备(1)包括压力转换装置(11)和吸附塔(12),吸附塔(12)通过压力转换装置(11)与外界连通,所述压力转换装置(11)包括一个无油空压机(111)、升压管路(112)和降压管路(113),所述无油空压机(111)的排气口(1112)通过升压管路(112)与吸附塔(12)连通,所述无油空压机(111)的吸气口(1111)通过降压管路(113)与吸附塔(12)连通,所述升压管路(112)和降压管路(113)均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管路(112)包括第一子管路(1121)和第二子管路(1122),所述第一子管路(1121)一端部与所述排气口(1112)连通,另一端部与所述吸附塔(12)的进气口(121)连通,所述第二子管路(1122)一端部与大气连通,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子管路(1121)连通,所述降压管路(113)包括第三子管路(1131)和第四子管路(1132),所述第三子管路(1131)一端部与所述吸气口(1111)连通,另一端部与所述进气口(121)连通,所述第四子管路(1132)一端部与大气连通,另一端部与所述三子管路(1131)连通,所述第一子管路(1121)上设置有第一通断控制阀(1123),所述第二子管路(1122)上设置有第二通断控制阀(1124),所述第三子管路(1131)上设置有第三通断控制阀(1133),所述第四子管路(1132)上设置有第四通断控制阀(11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制氧系统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135)、第二压力传感器(1136)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137),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35)设置在所述第一子管路(1121)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136)设置在所述第三子管路(1131)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1137)设置在所述吸附塔(1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制氧系统包括均压装置(2)和氧气输出装置(3),所述均压装置(2)与所述氧气输出装置(3)并联后与所述吸附塔(12)的出氧口(122)连通,记所述均压装置(2)、所述氧气输出装置(3)和所述吸附塔(12)的管道连通点为管路分岔点(4),所述氧气输出装置(3)与所述管路分岔点(4)之间设置有第五通断控制阀(33),所述均压装置(2)与所述管路分岔点(4)之间设置有第六通断控制阀(21),所述出氧口(122)与所述管路分岔点(4)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奇,朱帅诚,朱帅旭,朱占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利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