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60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包括缆芯,其外部依次包覆有无纺布绕包层、氯丁橡胶内护套、抗拉缓冲层、氯丁橡胶外护套和复合耐高温层;缆芯包括弹性护芯、嵌设在弹性护芯中部的承载芯、嵌设在弹性护芯内部且位于承载芯外周的线芯和嵌设在弹性护芯内部且位于线芯侧部的第一抗拉芯带,承载芯包括镀锌钢丝绳和包覆在镀锌钢丝绳外部的第一乙丙橡胶绝缘层,线芯包括镀锡软铜导体和包覆在镀锡软铜导体外部的第二乙丙橡胶绝缘层;抗拉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抗拉内层、缓冲层和抗拉外层;复合耐高温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耐高温涂料层、隔热膜层和耐高温外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卷筒电缆抗拉性能差,耐高温性能差等技术问题。性能差等技术问题。性能差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卷筒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卷筒电缆应用于卷简机、运输机械及输送机,卷筒电缆同时亦可在拖链系统中用作卷简和拖曳电缆。卷筒电缆随拖轴或其它类似装置的导向进行收展运动,卷筒电缆为了满足收展和拖曳,必须具备柔韧的特性。
[0003]现有技术中,卷筒电缆存在抗拉性能差的问题,在卷筒电缆收展、拖曳以及受到外界拉扯力时极易出现破损、断裂的现象;另外,现有的卷筒电缆的耐高温性能较差,当卷筒电缆需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时,其外部的护层结构容易老化和破损,从而导致卷筒电缆无法正常工作。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本技术具有提高卷筒电缆的抗拉性能、提高卷筒电缆的耐高温性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卷筒电缆存在抗拉性能差,耐高温性能差等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提高卷筒电缆的抗拉性能、提高卷筒电缆的耐高温性能等优点。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包括缆芯,缆芯的外部依次包覆有无纺布绕包层、氯丁橡胶内护套、抗拉缓冲层、氯丁橡胶外护套和复合耐高温层;
[0007]缆芯包括弹性护芯、嵌设在弹性护芯中部位置处的承载芯、嵌设在弹性护芯内部且位于承载芯外周的线芯和嵌设在弹性护芯内部且位于线芯侧部的第一抗拉芯带,第一抗拉芯带的长度方向与缆芯的长度方向一致,承载芯包括镀锌钢丝绳和包覆在镀锌钢丝绳外部的第一乙丙橡胶绝缘层,线芯包括镀锡软铜导体和包覆在镀锡软铜导体外部的第二乙丙橡胶绝缘层;
[0008]抗拉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抗拉内层、缓冲层和抗拉外层,抗拉内层的外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二抗拉芯带,第二抗拉芯带的长度方向与缆芯的长度方向一致,抗拉外层的内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三抗拉芯带,第三抗拉芯带的长度方向与缆芯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抗拉芯带与第三抗拉芯带交错设置,缓冲层的内外侧壁上与第二抗拉芯带和第三抗拉芯带的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纵槽,第二抗拉芯带与第三抗拉芯带分别位于第一纵槽内;
[0009]复合耐高温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耐高温涂料层、隔热膜层和耐高温外套。
[0010]优选的,为了提高卷筒电缆的韧性,弹性护芯的外周等距的设置有第二纵槽,第二纵槽内分别设置有尼龙增韧芯,尼龙增韧芯的长度方向与缆芯的长度方向一致,尼龙增韧芯与第二纵槽的截面均呈“三角形”。
[0011]优选的,抗拉内层、抗拉外层、第一抗拉芯带、第二抗拉芯带与第三抗拉芯带均采用芳纶纤维编织而成,第二抗拉芯带与抗拉内层之间以及第三抗拉芯带与抗拉外层之间均缝合固定。
[0012]优选的,第一抗拉芯带的截面呈“波浪形”。
[0013]优选的,为了提高卷筒电缆的耐温性能,耐高温外套采用EPDM泡棉材料制成。
[0014]优选的,弹性护芯与缓冲层均采用TPU弹性体材料制成。
[0015]本实验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中,弹性护芯的内部嵌设有第一抗拉芯带,氯丁橡胶内护套的外部设置有抗拉缓冲层,抗拉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抗拉内层、缓冲层和抗拉外层,抗拉内层的外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二抗拉芯带,抗拉外层的内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三抗拉芯带,抗拉内层、抗拉外层、第一抗拉芯带、第二抗拉芯带与第三抗拉芯带均采用芳纶纤维编织而成,因此,本技术通过结构的改进显著提升了卷筒电缆的抗拉性能,在卷筒电缆收展、拖曳以及受到外力拉扯时不易出现破损、断裂现象,延长了卷筒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7](2)本技术中,氯丁橡胶外护套的外部设置有复合耐高温层,复合耐高温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耐高温涂料层、隔热膜层和耐高温外套,通过复合耐高温层的设置可以显著提升卷筒电缆的耐高温性能,保证了卷筒电缆可以长时间的工作在高温环境中;
[0018](3)本实技术中,弹性护芯的外周等距的设置有第二纵槽,第二纵槽内分别设置有尼龙增韧芯,尼龙增韧芯的设置可以提高卷筒电缆的韧性,提高卷筒电缆的抗弯曲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截面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缓冲层截面图;
[0022]图4为弹性护芯截面图。
[0023]图中:1、缆芯;11、弹性护芯;111、第二纵槽;12、承载芯;121、镀锌钢丝绳;122、第一乙丙橡胶绝缘层;13、线芯;131、镀锡软铜导体;132、第二乙丙橡胶绝缘层;14、第一抗拉芯带;2、无纺布绕包层;3、氯丁橡胶内护套;4、抗拉缓冲层;41、抗拉内层;411、第二抗拉芯带;42、缓冲层;421、第一纵槽;43、抗拉外层;431、第三抗拉芯带;5、氯丁橡胶外护套;6、复合耐高温层;61、耐高温涂料层;62、隔热膜层;63、耐高温外套;7、尼龙增韧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
[0026]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缆芯1,缆芯1的外部依次包覆有无纺布绕包层2、氯丁橡胶内护套3、抗拉缓冲层4、氯丁橡胶外护套5和复合耐高温层6;
[0027]如图1所示,缆芯1包括弹性护芯11、嵌设在弹性护芯11中部位置处的承载芯12、嵌设在弹性护芯11内部且位于承载芯12外周的线芯13和嵌设在弹性护芯11内部且位于线芯 13侧部的第一抗拉芯带14,第一抗拉芯带14的长度方向与缆芯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抗拉芯带14的截面呈“波浪形”,承载芯12包括镀锌钢丝绳121和包覆在镀锌钢丝绳121外部的第一乙丙橡胶绝缘层122,线芯13包括镀锡软铜导体131和包覆在镀锡软铜导体131外部的第二乙丙橡胶绝缘层132;
[00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抗拉缓冲层4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抗拉内层41、缓冲层42和抗拉外层43,抗拉内层41的外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二抗拉芯带411,第二抗拉芯带411的长度方向与缆芯1的长度方向一致,抗拉外层43的内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三抗拉芯带431,第三抗拉芯带431的长度方向与缆芯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抗拉芯带411与第三抗拉芯带431交错设置,缓冲层42的内外侧壁上与第二抗拉芯带和第三抗拉芯带的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纵槽421,第二抗拉芯带411与第三抗拉芯带431分别位于第一纵槽内,弹性护芯11与缓冲层 42采用TPU弹性体材料制成,抗拉内层41、抗拉外层43、第一抗拉芯带14、第二抗拉芯带 411与第三抗拉芯带431均采用芳纶纤维编织而成,第二抗拉芯带411与抗拉内层41之间以及第三抗拉芯带431与抗拉外层4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丙橡胶绝缘承载型卷筒电缆,包括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的外部依次包覆有无纺布绕包层、氯丁橡胶内护套、抗拉缓冲层、氯丁橡胶外护套和复合耐高温层;所述缆芯包括弹性护芯、嵌设在所述弹性护芯中部位置处的承载芯、嵌设在所述弹性护芯内部且位于所述承载芯外周的线芯和嵌设在所述弹性护芯内部且位于所述线芯侧部的第一抗拉芯带,所述第一抗拉芯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缆芯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承载芯包括镀锌钢丝绳和包覆在所述镀锌钢丝绳外部的第一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线芯包括镀锡软铜导体和包覆在所述镀锡软铜导体外部的第二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抗拉缓冲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抗拉内层、缓冲层和抗拉外层,所述抗拉内层的外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二抗拉芯带,所述第二抗拉芯带的长度方向与缆芯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抗拉外层的内侧等距的设置有第三抗拉芯带,所述第三抗拉芯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缆芯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抗拉芯带与所述第三抗拉芯带交错设置,所述缓冲层的内外侧壁上与所述第二抗拉芯带和所述第三抗拉芯带的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纵槽,所述第二抗拉芯带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玮丁以胜汪仁俊赖贵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特种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