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845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次机组除霜运行开始前,基于水温以及环温得到一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值K;机组除霜运行,基于排气过热度值TdSH与设定值比较或者基于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每次调节形成一调节周期Tn,当前调节周期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组除霜过程中,大量的冷媒进入压缩机油池中,提高了压缩机排气时的吐油率,压缩机油池中冷冻机油量下降,一方面导致压缩机油池油位可能低于安全油面,另一方面造成排气温度的骤降,不满足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要求或油温过热度要求,提高了压缩机运行风险;应对此种风险,行业中采用几种常规的除霜控制方法:
[0003]其一:机组除霜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完全打开,该控制方法明显缺陷是电子膨胀阀完全打开,对除霜过程中产生大量液体冷媒冲击压缩机油池,并将大量冷冻机油带出压缩机的现象,没有进行控制,虽然压缩机油面低于安全油面的时间比较短,但造成的风险较大,容易导致压缩机磨损,长时间运转压缩机运动部件磨损,报过流等故障,压缩机损坏报废;
[0004]其二:机组除霜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固定值,但是小于最大开度,该控制手段明显缺陷是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虽然小于阀体最大开度,起到了控制一定冷媒量的作用,但是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机组能力下降,机组实际需要的合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逐渐减小,使用固定开度无法兼顾在不同水温和环温下运行;
[0005]其三:机组除霜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根据排气温度进行调整,具体控制如下:
[0006]排气温度在40~55℃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为240pls;
[0007]排气温度在55~70℃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为280pls;
[0008]排气温度在70~85℃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为320pls;
[0009]排气温度在85~100℃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为360pls。
[0010]该方案相较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来说,制定了不同的排气温度对应不同的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相对更好些。但是对于不同能力的机组,不同的电子膨胀阀规格,通用性相对差一些,需要针对每一款机型修改适应该机型的电子膨胀阀开度数值。
[0011]因此,三个方案均存在较为显著的技术问题,亟待需要同时解决以上问题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而开度变化,以至于适应各类型号的机组。
[0013]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包括以下步骤:每次机组除霜运行开始前,基于水温以及环温得到一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值K;机组除霜运行,基于排气过热度值TdSH与设定值比较或者基于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每次调节形成一调节周期Tn,当前调节周期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S
n
,上一调节周期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S
n
‑1,KS
n
在KS
n
‑1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幅度;所述调节周期T根据总除霜时长及排气
过热度值TdSH或基于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发生相应变化。
[0014]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值K是随着水温和环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系数;每次除霜结束前至下一次除霜运行开始前,当同时满足条件一:除霜退出条件和条件二:15≤排气过热度值TdSH≤30,则将一个动态系数赋值于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值K,进行自动修正。
[0015]在一些实例中,基于排气过热度值TdSH与设定值比较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的具体步骤如下:当TdSH≤15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1,KS
n
=KS
n
‑1–
50,T1=30S;当15<TdSH≤30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2,KS
n
=KS
n
‑1,T2=0S;当30<TdSH≤40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3,KS
n
=KS
n
‑1+20,T3=25

TdSH/5;当40<TdSH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4,KS
n
=KS
n
‑1+30,T4=20

TdSH/5。
[0016]在一些实例中,基于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的具体步骤如下:设定至少两个排气过热度临界点,并形成多个区间,以实时监测当前调节周期的TdSH
n
落入于多个区间中,基于不同区间的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进行调节电子膨胀阀开度;所述变化速率=TdSH
n

TdSH
n
‑1。
[0017]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排气过热度临界点A以及B,形成三个区间,临界点A=15,临界点B=30;当TdSH≤15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TdSH≤15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TdSH
n

TdSH
n
‑1≤0,KS
n
=KS
n
‑1–
60,调节周期T6=15

(TdSH
n

TdSH
n
‑1);0<TdSH
n

TdSH
n
‑1≤5,KS
n
=KS
n
‑1–
30,调节周期T7=30

(TdSH
n

TdSH
n
‑1);5<TdSH
n

TdSH
n
‑1≤8,KS
n
=KS
n
‑1+10,调节周期T8=27

(TdSH
n

TdSH
n
‑1);8<TdSH
n

TdSH
n
‑1≤12,KS
n
=KS
n
‑1+20,调节周期T9=25

(TdSH
n

TdSH
n
‑1);12<TdSH
n

TdSH
n
‑1,KS
n
=KS
n
‑1+30,调节周期T10=20

(TdSH
n

TdSH
n
‑1);
[0018]当15<TdSH≤30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调节周期T11=0,KS
n
=KS
n
‑1;
[0020]当30<TdSH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TdSH
n

TdSH
n
‑1≤

10,KS
n
=KS
n
‑1+15,调节周期T7=30

(TdSH
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每次机组除霜运行开始前,基于水温以及环温得到一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值K;机组除霜运行,基于排气过热度值TdSH与设定值比较或者基于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每次调节形成一调节周期Tn,当前调节周期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S
n
,上一调节周期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为KS
n
‑1,KS
n
在KS
n
‑1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幅度;所述调节周期T根据总除霜时长以及排气过热度值TdSH或基于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发生相应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值K是随着水温和环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系数;每次除霜结束前至下一次除霜运行开始前,当同时满足条件一:除霜退出条件和条件二:12≤排气过热度值TdSH≤35,则将一个动态系数赋值于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值K,进行自动修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排气过热度值TdSH与设定值比较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的具体步骤如下:当TdSH≤15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1,KS
n
=KS
n
‑1–
50,T1=30S;当15<TdSH≤30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2,KS
n
=KS
n
‑1,T2=0S;当30<TdSH≤40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3,KS
n
=KS
n
‑1+20,T3=25

TdSH/5;当40<TdSH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周期为T4,KS
n
=KS
n
‑1+30,T4=20

TdSH/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节的具体步骤如下:设定至少两个排气过热度临界点,并形成多个区间,以实时监测当前调节周期的TdSH
n
落入于多个区间中,基于不同区间的排气过热度的变化速率进行调节电子膨胀阀开度;所述变化速率=TdSH
n

TdSH
n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霜过程中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过热度临界点A以及B,形成三个区间,临界点A=15,临界点B=30;当TdSH≤15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TdSH
n

TdSH
n
‑1≤0,KS
n
=KS
n
‑1–
60,调节周期T6=15

(TdSH
n

TdSH
n
‑1);0<TdSH
n

TdSH
n
‑1≤5,KS
n
=KS
n
‑1–
30,调节周期T7=30

(TdSH
n

TdSH
n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彦涛袁晓军张树前范岳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