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海萍专利>正文

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3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包括导入管1、手柄10、蓄电池2、注液管3、注液管胶塞4构成,手柄10为空心管,蓄电池2装入手柄10的空心管内,在导入管1的前端密封固定上薄膜囊5,注液管3的前端穿过导入管1管腔与薄膜囊5连通,在注液管3的座端连接上压力盒6,在压力盒6上设压力控制阀7,在薄膜囊5内的导入管1端部设恒温头8,导线9、9′穿过导入管1管腔,一端与恒温头8连接,另一端连接蓄电池2,在恒温头8上设有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该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妇女子宫出血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
技术介绍
子宫功能性出血是妇产科临床中常见病,也是一种多发病,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大多为刮宫手术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出血多、恢复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患者痛苦小、止血快、能快速治愈且降低医疗费用的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包括导入管、手柄、蓄电池、注液管、注液管胶塞构成,手柄为空心管,蓄电池装入手柄的空心管内,其特征在于在导入管的前端密封固定上薄膜囊,注液管的前端穿过导入管管腔与薄膜囊连通,在注液管的座端连接上压力盒,在压力盒上设压力控制阀,在薄膜囊内的导入管端部设恒温头,导线穿过导入管管腔,一端与恒温头连接,另一端连接蓄电池,在恒温头上设有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压力盒为折叠式金属弹力盒,通过折叠式金属弹力盒的伸缩长度可测知薄膜囊内的注液压力,压力控制阀为弹簧球阀,通过调节弹簧压力来控制压力盒内的压力,压力盒内部的压力控制在0.021-0.024Mpa范围内,超过这个压力,压力控制阀自动打开,多注入的液体可从压力控制阀中流出,以达到稳压;所述的恒温头包括瓷管、加热丝、隔热网罩、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构成,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为半圆环状,套扣在瓷管上,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焊接固定,另一端设有与负极导线触点连接的活动触点,接通电源后,由于加热,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的活动触点向外扩张,双金属片端部的活动触点脱离负极导线触点,从而断开电源,停止加热,当温度降低时,双金属片内缩,又套紧在瓷管上,与负极触点接通,又开始加热,以次往复,达到恒温,恒温值可保持在80-90℃,此恒温值可通过对双金属片预先调整来实现;蓄电池的电压可采用12V工作电压即可;导入管的直径可为0.3-0.5mm。使用本技术时,可握住手柄,直接将薄膜囊经患者阴道插入宫腔内,达到治疗深度后,用注射器插入注液管胶塞向薄膜囊内注射浓度为5%的生理盐水,当视压力控制阀有液体流出时,即可得知薄膜囊内压力在0.021-0.024Mpa范围内,此时可停止注液,再打开电源开关,进行加热,由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控制薄膜囊内的温度,使其恒定在80-90℃范围内,此温度保持8分钟左右,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然后打开压力控制阀,使薄膜囊内的液体流出,并停止加热,即可取出,完成一个治疗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使用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止血快、容易治愈,且可降低患者医疗费,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局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薄膜囊、注液管、压力盒、压力控制阀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恒温头结构沿轴线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3制作本技术。该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包括导入管1、手柄10、蓄电池2、注液管3、注液管胶塞4构成,手柄10为空心管,蓄电池2装入手柄10的空心管内,在导入管1的前端密封固定上薄膜囊5,注液管3的前端穿过导入管1管腔与薄膜囊5连通,在注液管3的座端连接上压力盒6,在压力盒6上设压力控制阀7,在薄膜囊5内的导入管1端部设恒温头8,导线9、9′穿过导入管1管腔,一端与恒温头8连接,另一端连接蓄电池2,在恒温头8上设有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所述的压力盒6为折叠式金属弹力盒,通过折叠式金属弹力盒的伸缩长度可测知薄膜囊5内的注液压力,压力控制阀7为弹簧球阀,通过调节弹簧压力来控制压力盒6内的压力,压力盒6内部的压力控制在0.021-0.024Mpa范围内,超过这个压力,压力控制阀7自动打开,多注入的液体可从压力控制阀7中流出,以达到稳压;所述的恒温头8包括瓷管8a、加热丝8b、隔热网罩8c、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构成,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为半圆环状,套扣在瓷管8a上,一端与蓄电池2的正极导线9焊接固定,另一端设有与负极导线9′触点连接的活动触点,接通电源后,由于加热,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的活动触点向外扩张,双金属片端部的活动触点脱离负极导线触点,从而断开电源,停止加热,当温度降低时,双金属片内缩,又套紧在瓷管上,与负极触点接通,又开始加热,以次往复,达到恒温,恒温值可保持在80-90℃,此恒温值可通过对双金属片预先调整来实现;蓄电池2的电压可采用12V工作电压即可;导入管1的直径可为0.3-0.5mm。权利要求1.一种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包括导入管(1)、手柄(10)、蓄电池(2)、注液管(3)、注液管胶塞(4)构成,手柄(10)为空心管,蓄电池(2)装入手柄(10)的空心管内,其特征在于在导入管(1)的前端密封固定上薄膜囊(5),注液管(3)的前端穿过导入管(1)管腔与薄膜囊(5)连通,在注液管(3)的座端连接上压力盒(6),在压力盒(6)上设压力控制阀(7),在薄膜囊(5)内的导入管(1)端部设恒温头(8),导线(9、9′)穿过导入管(1)管腔,一端与恒温头(8)连接,另一端连接蓄电池(2),在恒温头(8)上设有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盒(6)为折叠式金属弹力盒,压力控制阀(7)为弹簧球阀,压力盒(6)内部的压力控制在0.021-0.024Mpa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头(8)包括瓷管(8a)、加热丝(8b)、隔热网罩(8c)、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构成,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为半圆环状,套扣在瓷管(8a)上,一端与蓄电池(2)的正极导线(9)焊接固定,另一端设有与负极导线(9′)触点连接的活动触点;导入管(1)的直径可为0.3-0.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包括导入管1、手柄10、蓄电池2、注液管3、注液管胶塞4构成,手柄10为空心管,蓄电池2装入手柄10的空心管内,在导入管1的前端密封固定上薄膜囊5,注液管3的前端穿过导入管1管腔与薄膜囊5连通,在注液管3的座端连接上压力盒6,在压力盒6上设压力控制阀7,在薄膜囊5内的导入管1端部设恒温头8,导线9、9′穿过导入管1管腔,一端与恒温头8连接,另一端连接蓄电池2,在恒温头8上设有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该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使用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61B17/12GK2688235SQ200420039770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邹海萍, 李颖, 郑立霞, 康淑芳, 曹明霞 申请人:邹海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子宫功能性出血恒温定压治疗器,包括导入管(1)、手柄(10)、蓄电池(2)、注液管(3)、注液管胶塞(4)构成,手柄(10)为空心管,蓄电池(2)装入手柄(10)的空心管内,其特征在于在导入管(1)的前端密封固定上薄膜囊(5),注液管(3)的前端穿过导入管(1)管腔与薄膜囊(5)连通,在注液管(3)的座端连接上压力盒(6),在压力盒(6)上设压力控制阀(7),在薄膜囊(5)内的导入管(1)端部设恒温头(8),导线(9、9′)穿过导入管(1)管腔,一端与恒温头(8)连接,另一端连接蓄电池(2),在恒温头(8)上设有双金属片恒温控制开关(8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萍李颖郑立霞康淑芳曹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邹海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