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倍稀释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812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洗涤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倍稀释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浓缩洗涤剂包括40~70wt%的活性物和水;以浓缩洗涤剂的总重为基准,所述活性物包括以下组分: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10~20wt%,碳链数≥18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3~8wt%,有机胺3~5wt%,无机盐3.0~6.0wt%,30~50wt%除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之外的其它表面活性剂;所述其它表面活性剂中至少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浓缩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无机盐以及脂肪酸等原料的种类及含量优化,在一个较窄的配方范围内获得了一种在高倍稀释后具有出色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色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倍稀释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涤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倍稀释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消费者通常会主观地把洗涤剂产品的粘度与含量相联系,因此具有一定粘度的浓缩产品更受人们的青睐。然而,目前高浓缩洗涤剂通常外观为低粘、速溶的液体,且往往稀释后使用时的粘度更低,因此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主观实际感受产品的浓缩特性。若浓缩洗涤剂具有稀释增稠性能,即产品初始保持低粘特性,但在稀释至常规洗衣液浓度后,产品的粘度增加至常规普通洗衣液粘度,那么,消费者不仅可以依照普通洗衣液的用量正常使用浓缩产品,也能够直观感受到产品的浓缩特性,可见应用该技术的产品将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0003]已有的公开专利显示,具有稀释增稠功能的液体洗涤剂在技术上是可实现的,如CN1079225478B中公开了以羟烷基甲基纤维素醚、丙烯酸(脂肪酸)酯类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洗涤剂组合物,能够在稀释2倍或3倍后仍保持较高粘度;再如CN 101563443B中公开了以AES、磺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形成的30%左右活性物的餐具洗涤剂产品在稀释2倍后,粘度不降反升,具有稀释增稠性能;再如CN107446711B中公开了一种含有梳形聚醚的高浓缩洗涤剂,以烷基苯磺酸、FMEE、AOS、异构醇醚等常规表面活性剂配伍特定结构的梳形聚醚高聚物制备的高浓缩洗涤剂稀释4倍后仍具有较高粘度。
[0004]综合以上已有公开的专利可知,浓缩洗涤剂产品稀释增稠功能的实现目前主要有两方面的技术开发方向:一是可以通过寻找和添加特定结构的功能聚合物的方式,如CN1079225478B中的纤维素醚、丙烯酸酯共聚物和CN107446711B中的梳形聚醚聚合物。但由于聚合物本身并不具有去污性能,同时通常价格昂贵,因而暂不适于实际推广;另一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避开传统原料如AES、AEO9本身的凝胶区,同时添加特定的增稠剂成分,在小范围内实现最终产品的稀释增稠,如CN 101563443B中未使用传统的织物洗涤原料AEO9,应用特定比例的AES、磺酸和CAB

35,实现在活性物30%左右产品2倍稀释增稠。可能由于所用的CAB

35以及AES,本身具有凝胶区间,限制了最终产品的活性物范围,因而仅在低倍(2倍)稀释下保持有较高的粘度。因此,有必要开发出在高倍稀释下仍具有出色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倍稀释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配方的浓缩洗涤剂在具备出色稳定性的基础上,在高倍稀释后具有出色增稠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倍稀释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包括40~
70wt%的活性物和水。以浓缩洗涤剂的总重为基准,所述活性物包括以下组分: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10~20wt%,碳链数≥18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3~8wt%,有机胺3~5wt%,无机盐3.0~6.0wt%,30~50wt%除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之外的其它表面活性剂;所述其它表面活性剂中至少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典型特征是分子中均含有酰胺键结构,且分子亲水基中应含有一个或多个醇羟基,包括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脂肪酸单乙醇酰胺(CMEA)、脂肪酸甲基单乙醇酰胺(CMMEA)和脂肪酸酰胺MIP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盐包括氯化钾、氯化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氯化钾。
[0008]本专利技术的浓缩洗涤剂为高浓缩配方,使用前需消费者进行稀释。通常稀释至普通洗衣液的浓度后,产品稀释液的粘度增加,与市售常规普通洗衣液相当,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感知浓缩产品的“浓缩”、“有料”特性。本专利技术浓缩洗涤剂的关键核心成分为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有机胺以及高添加量的无机盐,它们的作用和有益效果主要如下:(1)在常规使用情况下,普通洗涤剂产品中的无机盐通常不超过3.0wt%。而在本专利技术中,高添加量的无机盐是产品能够稀释增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团队在前期的调研和试验中发现,洗涤剂的粘度会随某些无机盐含量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加盐量范围内,洗涤剂的粘度随加盐量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这些无机盐的特性为实现浓缩洗涤剂的高倍稀释增稠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稀释前无机盐含量处于粘度较低的区间,而稀释后刚好处于粘度较高的区间)。但遗憾的是,我们在进一步的试验中发现,在未稀释状态下,在浓缩洗涤剂中过量添加盐会导致表面活性剂分相析出。因此虽然在稀释后过量盐能够起降粘作用,但也会对洗涤剂体系的稳定性造成无法逆转的不利影响。为了克服了浓缩洗涤剂高加盐量下的不稳定问题。本专利技术对表面活性剂及其含量进行了限定以及选用有机胺来中和部分酸性原料(如磺酸、脂肪酸等),并对有机胺的用量进一步地进行了限制,上述措施能够解决表面活性剂在高盐体系中稳定性变差的问题。但我们在测试中又发现,在常规浓缩洗涤剂中过量应用有机胺时,虽然会使浓缩产品的稳定性变好,但同时又出现了浓缩洗涤剂稀释后的增稠性能变差的问题。再进一步地,我们通过研究最终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使有机胺与体系中的部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相中以有机胺反离子耦合盐的形式存在,该结构本身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更高的耐盐性,能同步提升配方整体的耐盐性能,使浓缩洗涤剂耐受更多的盐变成可能。综上,本专利技术中应用高添加量的盐,能使浓缩洗涤剂在稀释前保持较低的粘度,同时保证浓缩洗涤剂本身的低粘速溶特性,同时由于本身加盐量在高倍稀释后(如3倍、4倍、5倍、6倍等)实际盐含量能够有效地降至盐的增稠区间浓度范围内,因而可以在无需添加其它增稠聚合物的前提下,从而实现产品最终稀释增稠。
[0009](2)本专利技术中筛选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碳链数≥18)对于产品稀释后的粘度增加和样品稳定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常,碳链更长(碳链数≥18)的饱和脂肪酸皂本身的Krafft点较高,因此在洗涤剂配方中应用受限。然而依据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堆积参数理论,当亲水基一定的情况下,疏水链长度增加,微观上有利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由球形胶束堆积转化为粘度更高的棒状胶束,宏观上表现为配方的粘度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选用是必要的,有利于提高稀释后样品的粘度。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不
饱和键结构改善了脂肪酸的水溶解性能,因而能够在稀释前后的产品溶液体系中维持有良好的稳定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胺包括四甲基乙二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和1

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作为优选,所述其它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大于1∶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而成。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不含凝胶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烷基苯磺酸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倍稀释增稠性能的浓缩洗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40~70wt%的活性物和水;以浓缩洗涤剂的总重为基准,所述活性物包括以下组分: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10~20wt%,碳链数≥18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3~8wt%,有机胺3~5wt%,无机盐3.0~6.0wt%,30~50wt%除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之外的其它表面活性剂;所述其它表面活性剂中至少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洗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包括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脂肪酸甲基单乙醇酰胺和脂肪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洗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洗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包括氯化钾、氯化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洗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包括四甲基乙二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和1

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宁屠吉利刘英邱金丹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