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54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安装至瓶口处,瓶盖包括盖体以及按压件;盖体具有伸入瓶口的投料段、环绕投料段的连接段以及容纳按压件的支撑段,投料段内设置有密封件,连接段设置有与瓶口连接的内螺纹;按压件包括与支撑段的内壁抵接的支撑部、朝向密封件设置的刺破部以及固定支撑部和刺破部的按压部,刺破部伸入投料段内并与投料段的内壁围成储料腔,密封件封堵储料腔,连接段开设有朝向支撑部的密封槽。通过设置储料腔以实现调味材料与水的隔离,且通过按压按压件能够刺破密封件以实现调味材料与水的混合。按压件刺破密封件后,支撑部插接至密封槽内以防止瓶内水源从按压件与瓶盖之间的间隙处泄露。压件与瓶盖之间的间隙处泄露。压件与瓶盖之间的间隙处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


[0001]本技术属于瓶盖
,具体涉及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多为混合型饮料,即预先将待冲泡物与饮用水混合后装罐密封,这种混合型饮料在放置时间过长后会产生沉淀导致饮料口味变差或变质。
[0003]现市面上有出现可使调味材料与纯净水处于隔离状态的饮料瓶盖,饮用时将瓶盖内的调味材料释放到瓶身内与水混合,即可即时配制成加味饮料。这种配制饮料通常包括用于盛装纯净水的瓶身及设置于瓶身顶部用于盛装调味材料的瓶盖。
[0004]现有的这些即配式饮料瓶虽然方便了饮料的配制,且克服了瓶装饮料放置时间过长后会产生沉淀导致饮料口味变差或变质的缺陷。但是,这种即配式饮料瓶盖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当瓶盖内的密封件被刺破后,瓶身内的水很容易通过瓶盖泄露至外界。瓶盖内的按压件刺破密封件时必然需要沿瓶盖滑动,也就使得按压件与瓶盖之间存在间隙,很容易导致瓶身内的水在上述间隙处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通过设置储料腔以实现调味材料与水的隔离,且通过按压按压件能够刺破密封件以实现调味材料与水的混合。按压件刺破密封件后,支撑部插接至密封槽内以防止瓶内水源从按压件与瓶盖之间的间隙处泄露。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安装至瓶口处,瓶盖包括盖体以及按压件;盖体具有伸入瓶口的投料段、环绕投料段的连接段以及容纳按压件的支撑段,投料段内设置有密封件,连接段设置有与瓶口连接的内螺纹;按压件包括与支撑段的内壁抵接的支撑部、朝向密封件设置的刺破部以及固定支撑部和刺破部的按压部,刺破部伸入投料段内并与投料段的内壁围成储料腔,密封件封堵储料腔,连接段开设有朝向支撑部的密封槽。按压按压部以使刺破部刺破密封件,实现储料腔内的物料与瓶内水源的混合。同步地,支撑部插接至密封槽内防止混合后的液体在按压件与瓶盖的间隙处泄露。
[0008]进一步地,支撑部的端部安装有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条,密封槽为凸型结构的凹槽。支撑部插接至密封槽后,瓶内液体与橡胶止水条接触使得橡胶止水条膨胀以将密封槽填充,提高瓶盖本身的密封性。密封槽设计为凸型的凹槽结构,橡胶止水条在密封槽内膨胀后能够对按压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按压件向远离瓶身的方向滑动。
[0009]进一步地,连接段上凸出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投料段与内螺纹之间,密封圈与内螺纹之间形成有容纳瓶口的密封空间。将瓶盖拧至瓶身上后,瓶盖插入至上述密封空间内,密封圈能够防止瓶内水源从瓶盖与瓶口的连接处泄露。
[0010]进一步地,刺破部为中空柱体,刺破部一端通过按压部密封,另一端具有开口,且开口具有尖刺斜面。刺破部内部的空间与投料段的内部空间共同组成储料腔,储料腔内容纳有调味材料,储料腔被投料段、刺破部、按压部以及密封件围制密封。刺破部开口的尖刺斜面有助于将密封件刺破。
[0011]进一步地,刺破部的外侧面凸出有两组限位圈,投料段的内侧面凸出有位于限位圈之间的限位部,限位部与限位圈配合以将按压件固定在盖体内。
[0012]进一步地,储料腔具有储料状态和混合状态,按压件沿支撑段向瓶口处滑动能够使刺破部刺破密封件,以完成盖体由储料状态至混合状态的转变。
[0013]进一步地,密封件为铝箔封口膜。铝箔封口膜的表面清洁、不会生长或附着细菌,符合卫生和环境标准。
[0014]进一步地,密封件为密封塞,密封塞与投料段的外壁之间连接有防坠短绳。刺破部推出密封塞后,防坠短绳能够限制密封塞在瓶内的活动范围,防止误食密封塞。
附图说明
[0015]图1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的储料状态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用以说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的混合状态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用以说明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盖体,11、投料段,111、限位部,12、连接段,121、密封槽,122、密封圈,13、支撑段,14、密封件,15、内螺纹,16、密封空间,2、按压件,21、支撑部,211、橡胶止水条,22、刺破部,221、限位圈,23、按压部,3、储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0023]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002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安装至瓶口处,瓶盖包括盖体1以及按压件2;盖体1具有伸入瓶口的投料段11、环绕投料段11的连接段12以及容纳按压件2的支撑段13,投料段11内设置有密封件14,连接段12设置有与瓶口连接的内螺纹15;按压件2包括与支撑段13的内壁抵接的支撑部21、朝向密封件14设置的刺破部22以及固定支撑部21和刺破部22的按压部23,刺破部22伸入投料段11内并与投料段11的内壁围成储料腔3,密封件14封堵储料腔3,连接段12开设有朝向支撑部21的密封槽121。按压按压部23以使刺破部22刺破密封件14,实现储料腔3内的物料与瓶内水源的混合。同步地,支撑部21插接至密封槽121内防止混合后的液体在按压件2与瓶盖的间隙处泄露。
[0026]在一实施例中,瓶盖拧紧至瓶身的瓶口处,瓶盖内的储料腔3内容纳有调味材料,调味材料被密封件14密封在储料腔3进而与瓶身内的水源分隔。使用时,摁压按压件2的按压部23,固定在按压部23的刺破部22向下移动以将密封件14刺破,进而连通储料腔3与瓶身内部空间,储料腔3内的调味材料与瓶身内的水源混合,以便于提高饮品的口味。同步地,随着按压部23的向下移动,固定在按压部23下方的支撑部21沿盖体1的支撑段13向下滑动,直至插接至连接段12的密封槽121内。支撑部21插接至密封槽121的部分被密封槽121所密封,防止液体在支撑部21与密封槽121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安装至瓶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盖体以及按压件;所述盖体具有伸入所述瓶口的投料段、环绕所述投料段的连接段以及容纳所述按压件的支撑段,所述投料段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连接段设置有与所述瓶口连接的内螺纹;所述按压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段的内壁抵接的支撑部、朝向所述密封件设置的刺破部以及固定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刺破部的按压部,所述刺破部伸入所述投料段内并与所述投料段的内壁围成储料腔,所述密封件封堵所述储料腔,所述连接段开设有朝向所述支撑部的密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安装有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条,所述密封槽为凸型结构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混合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上凸出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投料段与所述内螺纹之间,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内螺纹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瓶口的密封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东郝珍艺李姝桐张甄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超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