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及其风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51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及其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板、出风口、回风口、中风道板、风门、风机、和蒸发器,风道板围合形成风道;中风道板用于将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出风口位于第一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回风口位于第二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中风道板上具有气流通道;风门位于第二风道内,风门关闭时将第二风道分隔为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风机位于第三风道内;蒸发器位于第四风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风门控制出风口的出风为制冷风还是混合风,制冷风时可以实现快速制冷,混合风时可以提高从出风口处流出的气体温度,有利于出风口处的物品的存储,减弱箱内气体的温差,提高箱内的温度均匀性,避免风道板凝露。避免风道板凝露。避免风道板凝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风道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及其风道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风冷式制冷设备一般采用装于箱体内的翅片蒸发器进行制冷,蒸发器配置风机。具体的,在制冷设备内设置有风道,蒸发器和风机位于风道内,在风机的作用下,箱内气体循环流过蒸发器,对流经蒸发器的气体进行制冷,制冷后温度降低的气体再从出风口流出,然后流到箱体的各个角落,进而实现对制冷设备整个箱内空间的降温。
[0003]制冷设备一般通过箱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箱内温度对制冷设备进行控制,箱内温度传感器一般与出风口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其检测的温度高于出风口温度,在箱体内温度满足要求时,出风口温度可能已经低于要求温度。
[0004]由于蒸发器表面温度很低,所以,流经蒸发器的气体的温度就会被降的很低,低温的冷气体从出风口流出时,导致出风口的温度很低,因此,导致出风口处不利于物品存储。特别是医疗用制冷设备,包括存储生物样品、药品、疫苗等制冷设备,由于其对温度范围要求严格,若出风口温度很低,容易造成此处存储物品超出要求温度而变质或者失效。
[0005]另外,出风口的气体温度很低还容易造成风道表面凝露。
[0006]为解决出风口温度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在出风口处增加加热丝的方法,以提高低温冷气体流出风道立板时的温度。但是,采用加热丝一方面会增加产品能耗,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7]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及其风道组件,以解决现有制冷设备间室内温度适宜而出风口温度过低导致靠近出风口处的物品存储不符合温度要求而变质或失效的技术问题。
[0009]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板,围合形成风道;出风口,位于所述风道板上;回风口,位于所述风道板上,所述回风口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中风道板,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所述中风道板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气流通道;风门,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风门关闭时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为第三风道和
第四风道,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三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第四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风机,位于所述第四风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二风道的气体通过气流通道送入所述第一风道;蒸发器,位于所述第四风道内;在所述风门受控打开、所述风机运行时,气体分别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第四风道经过所述蒸发器后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第一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三风道经过所述风门后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在所述风门受控关闭、所述风机运行时,气体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第四风道经过所述蒸发器后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0010]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0011]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风道板上没有开设出风口的部位相对。
[0012]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板包括前风道板和后风道板,所述出风口和回风口均位于所述前风道板上。
[0013]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所述前风道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端部。
[0014]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所述前风道板包括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出风口包括若干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四端部。
[0015]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所述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的出风口和回风口与所述制冷间室连通;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间室的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和风机启动、控制所述风门关闭;用于在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没有超过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和风机启动、控制所述风门打开。
[0016]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冷间室的温度和第一设定阈值的关系控制所述风门的开度。
[0017]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控制所述风机启动、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0018]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位于制冷间室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位于出风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风门的开关状态。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板、出风口、回风口、中风道板、风门、风机、和蒸发器,风道板围合形成风道;出风口位于风道板上;回风口位于风道板上,回风口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中风道板位于风道内,用于将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出风口位于第一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回风口位于第二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中风道板上具有连通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气流通道;
风门位于第二风道内,风门关闭时将第二风道分隔为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第一回风口位于第三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第二回风口位于第四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风机位于第四风道内,用于将第二风道的气体通过气流通道送入第一风道;蒸发器位于第四风道内;在风门受控打开、风机运行时,气体从第二回风口进入第四风道经过蒸发器后进入第一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气体从第一回风口进入第三风道所述风门后进入第一风道并从出风口排出;在风门受控关闭、风机运行时,气体从第二回风口进入第四风道经过蒸发器后进入第一风道并从出风口排出。本专利技术增设中风道板和风门,风门打开时,箱体内的循环气体能够部分经过蒸发器、部分不经过蒸发器,使得制冷间室内的气体部分流经蒸发器、部分不流经蒸发器,流经蒸发器和不流经蒸发器的气体混合以后再流出风道,可以提高从出风口处流出的气体温度,有利于出风口处的物品的存储,减弱箱内气体的温差,提高箱内的温度均匀性,降低箱内的温度波动;风门关闭时,箱体内的循环气体能够全部经过蒸发器,实现快速制冷。风门打开时混合之后的混合风流经整个风道表面时,还可以提高风道板表面的温度,避免风道板凝露。
[0020]本专利技术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控制风门打开或者关闭,在制冷间室需要快速降温时,关闭风门,箱体内的循环气体能够全部经过蒸发器,实现快速制冷,在制冷间室不需要快速降温时,打开风门,箱体内的循环气体能够部分流经蒸发器、部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板,围合形成风道;出风口,位于所述风道板上;回风口,位于所述风道板上,所述回风口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中风道板,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所述中风道板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气流通道;风门,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风门关闭时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为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三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第四风道对应的风道板上;风机,位于所述第四风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二风道的气体通过气流通道送入所述第一风道;蒸发器,位于所述第四风道内;在所述风门受控打开、所述风机运行时,气体分别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第四风道经过所述蒸发器后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第一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三风道经过所述风门后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在所述风门受控关闭、所述风机运行时,气体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第四风道经过所述蒸发器后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风道板上没有开设出风口的部位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板包括前风道板和后风道板,所述出风口和回风口均位于所述前风道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道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川牛愉涛陈君杨波褚万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