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重症流食喂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38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0
一种新生儿重症流食喂养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流食喂养器操作繁琐且无法控制流速的问题;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勺形盒,控制盒内设有位于勺形盒上方的方盒,勺形盒右端经软管与方盒下端连通,勺形盒左端连通有贯穿控制盒的喂食管,勺形盒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下端铰接有勺形框,勺形框内转动连接有圆盘,控制盒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前端伸入勺形盒内且与圆盘偏心固定连接,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喂食管前方的推板,控制盒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控制盒的圆轴,圆轴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沿顺时针方向直径依次增大的弧形块,推板前端与弧形块保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重症流食喂养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新生儿护理
,特别是一种新生儿重症流食喂养器。

技术介绍

[0002]流食喂养器能够为食管术后、胃肠术后禁食、昏迷不醒等患提供进食的帮助,流食喂养器也常被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由于新生儿无法自主进食,所以流食喂养器能够起到新生儿营养维持的作用,在现有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喂养器在使用时,需要由医护人员将流食抽取至注射器内,再将注射器内的流食注射至新生儿口腔内,由于新生儿消化能力较弱,现有的流食喂养器无法控制其流食的流速,流食流速过快时,容易导致新生儿呛食,且整个操作过程繁琐,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重症流食喂养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流食喂养器操作繁琐且无法控制流速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勺形盒,控制盒内设有位于勺形盒上方的方盒,勺形盒右端经软管与方盒下端连通,勺形盒左端连通有贯穿控制盒的喂食管,勺形盒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下端铰接有勺形框,勺形框内转动连接有圆盘,控制盒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前端伸入勺形盒内且与圆盘偏心固定连接,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喂食管前方的推板,控制盒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控制盒的圆轴,圆轴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沿顺时针方向直径依次增大的弧形块,推板前端与弧形块保持接触。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可对流食喂食的速度进行调节,避免了新生儿呛食,且可代替医护人员手动操作自动对新生儿进行喂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0011]图6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控制盒1,控制盒1内设有勺形盒2,控制盒1内设有位于勺形盒2上方的方盒3,勺形盒2右端经软管与方盒3下端连通,勺形盒2左端连通有贯穿控制盒1
的喂食管4,勺形盒2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5,滑块5下端铰接有勺形框6,勺形框6内转动连接有圆盘7,控制盒1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转轴8前端伸入勺形盒2内且与圆盘7偏心固定连接,控制盒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喂食管4前方的推板9,控制盒1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控制盒1的圆轴10,圆轴10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沿顺时针方向直径依次增大的弧形块11,推板9前端与弧形块11保持接触。
[0014]为了使转轴8转动,所述的控制盒1内设有前后轴向的电机12,电机12输出端与转轴8后端同轴固定连接。
[0015]为了使推板9右端与弧形块11保持接触,所述的推板9前端经多个弹簧与控制盒1内壁连接。
[0016]为了使推板9与控制盒1实现滑动连接,所述的控制盒1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矩形槽,两个矩形槽开口相对,推板9与矩形槽滑动连接。
[0017]为了对圆轴10进行限位,所述的圆轴10上开设有多个与弧形块11一一对应且开口朝外的限位槽13,限位槽13为半球形,控制盒1前侧壁经压簧连接有可插入限位槽13内的限位柱14,限位柱14后端为半球形。
[0018]为了便于将流食添加至方盒3内,所述的方盒3上端连通有贯穿控制盒1的进食管,进食管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5。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其初始状态为滑块5在勺形盒2内滑动至最上端,勺形框6上端面与勺形盒2内壁接触,此时勺形盒2左右两侧处于连通状态,推板9后端与喂食管4接触,推板9前端与直径最小的弧形块11接触,此时喂食管4未发生形变,喂食管4中流食的速率最大,将喂食管4放入新生儿口腔内,逆时针将密封盖15拧下,将流食经进食管倒入方盒3内,顺时针将密封盖15拧至进食管上,流食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软管流入至勺形盒2内,开启电机12,电机12带动转轴8顺时针转动90
°
,转轴8带动圆盘7顺时针转动90
°
,使圆盘7带动勺形框6向右移动的同时并向下摆动,滑块5向下滑动至中间位置,此时勺形框6右端开始与勺形盒2内壁贴合,且勺形盒2左右两侧处于不连通状态,电机12继续带动转轴8顺时针转动90
°
,转轴8带动圆盘7顺时针转动90
°
,使圆盘7带动勺形框6向下移动的同时并向左摆动,滑块5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此过程勺形框6外缘面始终与勺形盒2内壁贴合,使勺形框6推动勺形盒2中的流食向左经喂食管4流入新生儿口腔内,对新生儿进行喂食;
[0020]电机12继续带动转轴8顺时针转动90
°
,转轴8带动圆盘7顺时针转动90
°
,使圆盘7带动勺形框6向左移动的同时并向上摆动,滑块5向上滑动至中间位置,此过程勺形框6外缘面始终与勺形盒2内壁贴合,使勺形框6继续推动勺形盒2内的流食向左经喂食管4流入新生儿口腔内,使得勺形盒2右侧的容积增大,方盒3内的流食继续流入勺形盒2内,然后电机12继续带动转轴8顺时针转动90
°
回到初始位置,转轴8经圆盘7带动勺形框6向上移动的同时并向右摆动至初始位置,滑块5向上滑动至初始位置,此时勺形框6上端面与勺形盒2内壁接触,勺形盒2左右两侧处于连通状态,方盒3中的流食持续流入勺形盒2内,随着电机12的转动,使方盒3内的流食持续的经勺形盒2及喂食管4送入新生儿的口腔内对其进行喂食,喂食结束后关闭电机12即可;
[0021]当需要调节流食的流速时,逆时针转动转轴8,转轴8带动弧形块11逆时针转动,限位槽13将限位柱14挤出限位槽13并压缩压簧,解除对圆轴10的限位,因圆轴10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沿顺时针方向直径依次增大的弧形块11,当直径较大的弧形块11转动至与推板9
前端接触时,弧形块11推动推板9向后移动,推板9向后挤压喂食管4,此时推板9位于未调节前推板9位置的后方,喂食管4在推板9和控制盒1后侧壁的挤压下横截面积减小,使喂食管4中流食的流速降低,当流食的流速减小至合适速度时,停止转动圆轴10,此时限位柱14在压簧的作用力下插入至限位槽13内,流食的流速被限定,喂食管中流食的流速调节完成。
[0022]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有方盒、进食管、及密封盖,便于医护人员将流食添加至方盒内进行保存,设置有电机、转轴、喂食管、勺形盒、勺形框及圆盘,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勺形框将勺形盒内的流食持续不断的推入喂食管内对新生儿进行喂食,代替的医护人员手动操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设置有推板、圆轴及弧形块,转动圆轴使不同直径的弧形块经推板挤压喂食管,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重症流食喂养器,包括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控制盒(1)内设有勺形盒(2),控制盒(1)内设有位于勺形盒(2)上方的方盒(3),勺形盒(2)右端经软管与方盒(3)下端连通,勺形盒(2)左端连通有贯穿控制盒(1)的喂食管(4),勺形盒(2)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5),滑块(5)下端铰接有勺形框(6),勺形框(6)内转动连接有圆盘(7),控制盒(1)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转轴(8)前端伸入勺形盒(2)内且与圆盘(7)偏心固定连接,控制盒(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喂食管(4)前方的推板(9),控制盒(1)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控制盒(1)的圆轴(10),圆轴(10)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沿顺时针方向直径依次增大的弧形块(11),推板(9)前端与弧形块(11)保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流食喂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吕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