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32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锁体;感测单元,用于侦测所述智能门锁前是否有人体运动以产生相应的侦测信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锁体和所述感测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检测单元被使能激活,从而基于所述侦测信号确定是否发出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锁体;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检测单元非使能激活,从而非唤醒所述锁体。该智能门锁能够降低误触发率,从而降低智能门锁的整体功耗。降低智能门锁的整体功耗。降低智能门锁的整体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


[0001]本技术涉及微波探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0002]“全屋智能”的概念逐渐在物联网领域流行起来。所谓全屋智能,即指整体智能家居系统,如智能厨电、智能卫浴、照明、影音、安防等于一体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此,终端设备需要自动感知人体,现有人体运动感应技术主要是用微波雷达传感器、被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感知人体运动。微波雷达应用中,通过多普勒效应以及雷达散射截面原理,检测移动中的人体。多普勒效应是由人体的移动导致回波频率的变化而产生,借助雷达散射截面原理,可得知人体散射回波幅度的强弱。
[0003]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可检测人体距离的智能门锁,其设计要点是利用微波雷达探测人体与门锁的距离,根据预设距离阈值来判断是否唤醒智能锁,以达到更好的开锁体验以及降低一定的功耗。但是该方法只有两种距离的阈值,当人体移动触发预设阈值后,智能锁只是“感知”有人触发了阈值,而无法判断人体移动趋势是靠近、离开或路过。靠近可理解为需要开锁,离开、路过可理解为不需要开锁。但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此时门锁必会唤醒。在一些空间较窄的应用下,人体与智能锁的距离会更近,但不需要开锁时,摄像头也会启动,无疑增加了智能锁的功耗。如果为了降低由此造成的误触概率,缩短触发距离,则会增加等待开锁时间,智能化体验也会下降。
[0004]现有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FMCW模式的雷达,其一方面需要较高的发射频率,另一方面架构和算法也更为复杂,这些都会导致系统整体功耗偏高,成本增加。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能够降低误触发率,从而降低智能门锁的整体功耗。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锁体;感测单元,用于侦测所述智能门锁前是否有人体运动以产生相应的侦测信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锁体和所述感测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检测单元被使能激活,从而基于所述侦测信号确定是否发出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锁体;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检测单元非使能激活,从而非唤醒所述锁体。
[0007]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使能单元,连接所述锁体以侦测所述锁体的状态并根据所述锁体的状态而确定是否输出使能信号,其中,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使能单元输出所述使能信号;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使能单元非输出所述使能信号;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使能单元和所述感测单元,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在收到所述使能单元输出的所述使能信号后被使能激活,从而基于所述感测单元输出的所述侦测信号确定是否发出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锁体。
[0008]其中,所述锁体包括主控制器,当所述锁体未被唤醒且未收到开锁动作,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主控制器发出的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一逻辑电平;当所述锁体未被唤醒且收到开锁动作,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主控制器发出的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二逻辑电平。
[0009]其中,所述使能单元包括:反相器,连接所述锁体,以接收所述锁体发出的门锁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门锁状态信号而确定所述使能单元是否发出所述使能信号,其中,当所述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一逻辑电平,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反相器促使所述使能单元发出所述使能信号;当所述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二逻辑电平,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反相器促使所述使能单元非发出所述使能信号。
[0010]其中,所述使能单元还包括:单向导通件,设置在所述反相器与所述锁体之间,以将所述锁体发出的门锁状态信号输入至所述单向导通件;电压维持电路,设置在所述反相器与所述单向导通件之间的第一节点与地电压之间,以维持输向所述反相器的所述门锁状态信号。
[0011]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参考电压提供电路,用于提供参考电压;比较器,连接所述参考电压提供电路和所述感测单元,以比较所述侦测信号和所述参考电压,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输出所述唤醒信号。
[0012]其中,所述感测单元为微波雷达感测单元。
[0013]其中,所述感测单元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本振源、发射处理电路和发射天线,以发射微波雷达信号;信号接收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天线、接收处理电路和混频器,其中,所述混频器还进一步连接所述本振源,所述接收天线接收所述微波雷达信号由人体反射而产生的反馈信号,所述反馈信号经过所述接收处理电路的处理和在所述混频器中与本振信号的混频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所述侦测信号。
[0014]其中,所述感测单元包括:信号发射接收单元,其包括天线、处理电路、混频器和本振源,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本振源和所述天线,以对所述本振源输出的本振信号进行处理,并利用所述天线发出处理后的微波雷达信号;所述天线还进一步接收所述微波雷达信号由人体反射而产生的反馈信号,并利用所述处理电路对接收的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处理,且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连接所述混频器,所述混频器连接所述本振源,处理后的所述反馈信号在所述混频器中与本振信号的混频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所述侦测信号。
[0015]其中,当所述人体运动为静止时,所述感测单元产生的所述侦测信号为零,所述检测单元基于所述侦测信号非发出所述唤醒信号。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锁,包括:锁体;感测单元,用于侦测所述智能门锁前是否有人体运动以产生相应的侦测信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锁体和所述感测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检测单元被使能激活,从而基于所述侦测信号确定是否发出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锁体;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检测单元非使能激活,从而非唤醒所述锁体。该智能门锁能够降低误触发率,从而降低智能门锁的整体功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智能门锁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智能门锁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智能门锁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见图1,为本技术智能门锁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锁体11、感测单元12以及检测单元13。其中,感测单元12用于侦测所述智能门锁前是否有人体运动以产生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感测单元,用于侦测所述智能门锁前是否有人体运动以产生相应的侦测信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锁体和所述感测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检测单元被使能激活,从而基于所述侦测信号确定是否发出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锁体;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检测单元非使能激活,从而非唤醒所述锁体;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使能单元,连接所述锁体以侦测所述锁体的状态并根据所述锁体的状态而确定是否输出使能信号,其中,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使能单元输出所述使能信号;响应于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使能单元非输出所述使能信号;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使能单元和所述感测单元,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在收到所述使能单元输出的所述使能信号后被使能激活,从而基于所述感测单元输出的所述侦测信号确定是否发出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主控制器,当所述锁体未被唤醒且未收到开锁动作,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主控制器发出的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一逻辑电平;当所述锁体未被唤醒且收到开锁动作,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主控制器发出的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二逻辑电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单元包括:反相器,连接所述锁体,以接收所述锁体发出的门锁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门锁状态信号而确定所述使能单元是否发出所述使能信号,其中,当所述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一逻辑电平,所述锁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反相器促使所述使能单元发出所述使能信号;当所述门锁状态信号处于第二逻辑电平,所述锁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反相器促使所述使能单元非发出所述使能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单元还包括:单向导通件,设置在所述反相器与所述锁体之间,以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兵兵张叔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