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及可折叠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08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天线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设置在第一主体内,第二辐射体设置在第二主体内,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均在转轴处接地,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馈电点输入电信号,第二辐射体通过第二馈电点输入电信号,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通过射频连接线连接,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缝隙,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二缝隙;通过设置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位置,及控制电信号到达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相位差,可构造高效率、低SAR值的天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天线的高效率和低SAR值。可以实现天线的高效率和低SAR值。可以实现天线的高效率和低SAR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如手 机、耳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数据卡等。电子设备在进行正常通信时,会产生 电磁辐射,而强度过大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对 电子设备的头电磁波吸收率(hea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head SAR)和人体电磁波吸收 率(body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body SAR)等一般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对于可折叠电 子设备的天线设计,由于需要考虑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天线的效率和SAR值,天线设计 难度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天线的高效率和低SAR值。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 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两侧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天线包括馈源、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 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射频连接线;
[0005]第一辐射体设置在第一主体内,第二辐射体设置在第二主体内,第一辐射体的靠近转 轴的一端接地,第二辐射体的靠近转轴的一端接地,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馈电点馈入电信 号,第二辐射体通过第二馈电点馈入电信号,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通过射频连接线连 接,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缝隙,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二缝隙;
[0006]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位置与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设置为:
[0007]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均设置在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之间,第一馈电点和第二 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反相;或者,
[0008]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缝隙的远离第二缝隙的一侧,第二馈电点设置在第二缝隙 的远离第一缝隙的一侧,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反相;或者,
[0009]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之间,第二馈电点设置在第二缝隙的远离 第一缝隙的一侧,或者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缝隙的远离第二缝隙的一侧,第二馈电 点设置在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之间,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同相。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利用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两个主体上的空间分别设置辐射 体,两个辐射体通过射频连接线连接构成分布式天线,通过控制馈源馈入两侧辐射体信号 的相位差,实现展开状态下转轴两侧的至少部分辐射体上呈现对称分布的电流,折叠状态 下两个辐射体构成相邻的平行辐射体,且至少部分平行辐射体上的电流同向分布,从而可 以实现天线的高效率和低SAR值。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天线还包括移相器,移相器连接在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 点之间。
[0012]通过在射频连接线上增加移相器等能够对波的相位进行调节的装置,也可以控制电信 号到达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相位差。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相器设置在第一主体内或者第二主体内。
[0014]移相器可以设置在第一主体或者第二主体内,以提高位置排布的灵活性。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相对于转轴呈轴对称设置,第一 缝隙和第二缝隙相对于转轴呈轴对称设置。在达到天线效率要求的同时,不影响可折叠电 子设备的整体外观。
[0016]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相对于转轴呈轴对称设置时,有利于在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 时构造以转轴为中心的线天线的共模模式,在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使相邻且在电子设备 厚度方向上的电流同向分布,以提高天线的效率并降低天线的SAR值。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上还设置有第三缝隙,第二辐射体上还设置有 第四缝隙,第三缝隙位于第一缝隙的背离第二辐射体的一侧,第四缝隙位于第二缝隙的背 离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均设置在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之间。
[0018]位于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之间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构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 线的辐射体,以限制天线辐射体的长度。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射频连接线包括线缆或柔性电路板。
[0020]线缆、柔性电路板等射频连接线,均可以通过控制长度以控制电信号到达第一馈电点 和第二馈电点的相位差。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 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转轴的延伸方向,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之间的间距小于转轴的宽 度;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的延伸方向一致,且第一 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在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重合。
[0022]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相对于转轴呈轴对称分布,且 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之间的间距小于转轴的宽度,不仅有利于构造以转轴为中心的线 天线的共模模式,而且可以合理利用电子设备的空间来布置天线。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 体上的电流呈反向分布;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上的 电流呈同向分布。
[0024]展开状态下,上述电流分布可以构成线天线的共模模式,以提高天线的效率并降低SAR 值,折叠状态下,同向分布的电流干扰较小,可以保证天线的高效率和低SAR值。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和转轴电连接以通过转轴接地,第二辐射体和 转轴电连接以通过转轴接地。
[0026]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通过转轴接地,可以简化天线的接地结构,提高天线的空间 布置的紧凑性。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和地板之间具有间隙,第一辐射体和地板之间 电连接构造出槽,第二辐射体和地板之间具有间隙,第二辐射体和地板之间电连接构造出 槽。
[0028]对第一辐射体馈入电信号,第一辐射体和地可以视为形成了槽天线;对第二辐射体馈 入电信号,第二辐射体和地可以视为形成了槽天线。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调谐开关,两个调谐开关分别设置在 第一缝隙的两侧,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调谐开关,两个调谐开关分别设置在第二缝隙的两 侧。
[0030]设置调谐开关可以用来调节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各自的第一谐振、第二谐振的谐 振频率。
[0031]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设置在转轴两侧的第一 主体和第二主体以及如上实施例提供的天线。
[00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通过在转轴两侧分别设置辐射体构成分布式天 线,将两侧辐射体通过射频连接线连接,并控制电信号到达两侧辐射体的相位差,以使得 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形成线天线的共模模式,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 由于第一主体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两侧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天线包括馈源、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射频连接线;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内,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内,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辐射体的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馈入电信号,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二馈电点馈入电信号,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通过所述射频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设置为: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之间,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反相;或者,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的远离所述第二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二缝隙的远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反相;或者,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之间,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二缝隙的远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的远离所述第二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之间,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信号的相位同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移相器,所述移相器连接在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内或者所述第二主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相对于所述转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相对于所述转轴呈轴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上还设置有第三缝隙,所述第二辐射体上还设置有第四缝隙,所述第三缝隙位于所述第一缝隙的背离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一侧,所述第四缝隙位于所述第二缝隙的背离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馈电点均设置在所述第三缝隙和所述第四缝隙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连接线包括线缆或柔性电路板。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转轴的宽度;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上的电流呈反向分布;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
时,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上的电流呈同向分布。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堃吴鹏飞应李俊侯猛王汉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