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698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一起夹住被检测布料;还包括:挂钩,均布在第一夹持件的内壁上;吸水布,边缘处与挂钩钩挂,中间部位悬空在第一夹持件内,且在被检测布料承受水压形成弧形凸起时,吸水布的中间悬空部位与弧形凸起处接触,吸水布吸附弧形凸起处的水珠;支撑台,均布第一夹持件的内壁上;及湿度变送器,连接在支撑台上,湿度变送器用于检测吸水布处的湿度;克服了渗水检测时,一般都是采用照灯,人工观察水珠,然而由于被检测布料在承受水压时,布料的中间部位会向上凸起,形成弧形,导致肉眼观察水珠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察水珠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察水珠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渗水检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渗水性测定仪是一种用于纺织材料耐水压透过率试验的测定仪,测定的方法是在标准大气下,测试试样的一面承受一个持续升高的水压,直到测试试样的表面出现三滴水珠为止记录此时的压力,从而得到织物的耐水压透过率的性能,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1201647.0,专利主题名称为一种高效检测的渗水性测定仪的现有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渗水检测时,一般都是采用照灯,人工观察水珠,然而由于被检测布料在承受水压时,布料的中间部位会向上凸起,形成弧形,导致肉眼观察水珠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渗水检测时,一般都是采用照灯,人工观察水珠,然而由于被检测布料在承受水压时,布料的中间部位会向上凸起,形成弧形,导致肉眼观察水珠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一起夹住被检测布料;还包括:
[0005]三个挂钩,均布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内壁上;
[0006]一吸水布,边缘处与所述挂钩钩挂,中间部位悬空在所述第一夹持件内,并且在所述被检测布料承受水压形成弧形凸起时,所述吸水布的中间悬空部位与弧形凸起处接触,所述吸水布吸附弧形凸起处的水珠;
[0007]三个支撑台,均布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内壁上,与所述挂钩间隔设置;
[0008]以及三个湿度变送器,一对一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湿度变送器的一端探头处与所述吸水布接触,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夹持件的顶部穿出,所述湿度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吸水布处的湿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布包括:三个钩挂头;以及一圆形吸水部,连接在所述钩挂头的中间部位,与所述被检测布料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包括:一折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内壁连接;以及一卡件,连接在所述折弯架上,用于卡住所述湿度变送器上的探头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件包括:一长方形板,与所述折弯架连接;以及一弧形卡托,连接在所述长方形板上,卡住所述湿度变送器上的探头处。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挂钩,吸水布,支撑台和湿度变送器;挂钩和支撑台设置
在第一夹持件的内壁上,吸水布钩挂在挂钩上,湿度变送器连接在支撑台上,检测时,被检测布料承受水压中间部位形成弧形凸起,吸水布与弧形凸起处接触,吸附弧形凸起处的水珠,湿度变送器检测吸水布处的湿度,实现了不需要人工观察水珠,检测相对方便;从而克服了渗水检测时,一般都是采用照灯,人工观察水珠,然而由于被检测布料在承受水压时,布料的中间部位会向上凸起,形成弧形,导致肉眼观察水珠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不需要人工观察水珠,检测相对方便的技术效果,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去除部分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挂钩和吸水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支撑台和湿度变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挂钩,20.吸水布,21.钩挂头,22.圆形吸水部,30.支撑台,31.折弯架,32.卡件,321.长方形板,322.弧形卡托,40.湿度变送器,100.第一夹持件,200.第二夹持件,300.被检测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渗水检测时,一般都是采用照灯,人工观察水珠,然而由于被检测布料在承受水压时,布料的中间部位会向上凸起,形成弧形,导致肉眼观察水珠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不需要人工观察水珠,检测相对方便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
[0022]一实施方式:
[0023]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100;以及第二夹持件200,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00一起夹住被检测布料300;还包括:
[0024]三个挂钩10,均布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上;
[0025]一吸水布20,边缘处与所述挂钩10钩挂,中间部位悬空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内,并且在所述被检测布料300承受水压形成弧形凸起时,所述吸水布20的中间悬空部位与弧形凸起处接触,所述吸水布20吸附弧形凸起处的水珠;
[0026]三个支撑台30,均布所述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上,与所述挂钩10间隔设置;
[0027]以及三个湿度变送器40,一对一连接在所述支撑台30上,所述湿度变送器40的一端探头处与所述吸水布20接触,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夹持件100的顶部穿出,所述湿度变送器40用于检测所述吸水布20处的湿度;
[0028]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挂钩10,吸水布20,支撑台30和湿度变送器40;挂钩10和支撑台30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上,吸水布20钩挂在挂钩10上,湿度变送器40连接在支撑台30上,检测时,被检测布料300承受水压中间部位形成弧形凸起,吸水布20与弧形凸
起处接触,吸附弧形凸起处的水珠,湿度变送器40检测吸水布20处的湿度,实现了不需要人工观察水珠,检测相对方便;
[0029]另一实施方式:
[0030]见图1、图2、图3;实施时,挂钩10为折弯结构,一侧与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之间粘接(采用胶水粘接为公知常识),另一端为钩形结构,用于钩挂吸水布20,吸水布20被限位,使得吸水布20处于悬空绷紧状态,有利于吸水布20吸附水珠;
[0031]另一实施方式:
[0032]见图1、图2、图3;实施时,所述吸水布20包括:三个钩挂头21;以及一圆形吸水部22,连接在所述钩挂头21的中间部位,与所述被检测布料300接触;吸水布20采用吸水无纺布;钩挂头21为条状结构;圆形吸水部22的设置,与弧形凸起处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充分吸附水珠;
[0033]另一实施方式:
[0034]见图1、图2、图4、图5、图6;实施时,所述支撑台30包括:一折弯架31,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连接;以及一卡件32,连接在所述折弯架31上,用于卡住所述湿度变送器40上的探头处;
[0035]折弯架31为折弯结构,一侧与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之间粘接(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渗出水珠的布料渗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100);以及第二夹持件(200),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00)一起夹住被检测布料(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挂钩(10),均布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上;一吸水布(20),边缘处与所述挂钩(10)钩挂,中间部位悬空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内,并且在所述被检测布料(300)承受水压形成弧形凸起时,所述吸水布(20)的中间悬空部位与弧形凸起处接触,所述吸水布(20)吸附弧形凸起处的水珠;三个支撑台(30),均布所述第一夹持件(100)的内壁上,与所述挂钩(10)间隔设置;以及三个湿度变送器(40),一对一连接在所述支撑台(30)上,所述湿度变送器(40)的一端探头处与所述吸水布(20)接触,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夹持件(100)的顶部穿出,所述湿度变送器(40)用于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伟姚雅琳林文锋王晓鹏徐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纺标福建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