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49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靠,包括腰靠本体和调节带,腰靠本体与调节带升降滑动连接,调节带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腰靠本体并与座椅连接,腰靠本体与调节带之间设有配合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相互吸附的第一磁吸片和第二磁吸片,第一磁吸片沿其长度方向设于调节带的内部,第二磁吸片设于腰靠本体面向调节带的一侧的中央,第一磁吸片长于第二磁吸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腰靠本体的背面滑动设置调节带,并在调节带与腰靠本体之间设置定位组件,使得使用者可单手调节腰靠的设置高度,并在调节过程中无需反复拆装,可以边试边调,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靠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腰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通过自驾出行,长时间驾驶或乘坐会使得人们腰部劳损,为了缓解久坐带来的疲劳,人们在座椅上设置腰靠以调节人体与座椅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可以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0003]现有的腰靠或是直接放置在座椅上,使用时容易晃动,人起身后容易倾倒,需要反复调整位置;或是通过固定带横向固定于座椅上,纵向调节十分不便,需要解开固定带再调整,调整时仅能依靠目测调整位置,需要多次调整才能合适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靠,通过设置与腰靠本体滑动连接的调节带,实现对腰靠本体搞得的调节,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腰靠,包括腰靠本体和调节带,腰靠本体与调节带升降滑动连接,调节带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腰靠本体并与座椅连接,腰靠本体与调节带之间设有配合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相互吸附的第一磁吸片和第二磁吸片,第一磁吸片沿其长度方向设于调节带的内部,第二磁吸片设于腰靠本体面向调节带的一侧的中央,第一磁吸片长于第二磁吸片。
[0006]作为优选的:腰靠本体的背面设有限位带,限位带与腰靠本体形成与调节带配合的导向槽,调节带从导向槽中穿出,限制腰靠本体左右晃动,使得腰靠本体升降更加稳定。
[0007]作为优选的:腰靠本体外包裹有配合的套布,限位带紧贴固定于套布的背面。限位带可以是弹力带或布料等材质。
[0008]作为优选的:第二磁吸片固定于套布面向腰靠本体的一侧。
[0009]作为优选的:限位带盖设于第二磁吸片的外侧。
[0010]作为优选的:套布可拆卸地包裹于腰靠本体。
[0011]作为优选的:套布上设有诸如拉链的开合件,便于将腰靠本体取出,对套布进行清洁。
[0012]作为优选的:调节带的顶端通过卡扣与座椅连接,调节带的顶端设有若干插套,卡扣可选择地插入任一插套,从而调节调节带的使用长度,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座椅。
[0013]作为优选的:调节带的底端通过松紧带连接有梅花扣,梅花扣可插接于座椅的缝隙。
[0014]作为优选的:腰靠本体包括支撑部和设于支撑部两侧的侧挡部,侧挡部的正面凸出于支撑部设置,支撑部对腰部形成支撑,两侧挡部对腰侧形成抵挡支撑,腰靠本体支撑稳定,包裹性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在腰靠本体的背面滑动设置调节带,并在调节带与腰靠本体之间设置定位组件,使得使用者可单手调节腰靠的设置高度,并在调节过程中无需反复拆装,可以边试边调,操作简单。
[0017](2)通过调节带将腰靠固定于座椅,避免使用者起身后腰靠倾倒,下次使用时无需动手将腰靠摆正,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腰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腰靠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调节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的腰靠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3]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4]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5]如图1

4所述,一种腰靠,包括腰靠本体100和调节带103,腰靠本体 100与调节带103升降滑动连接,调节带103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腰靠本体100并与座椅连接,腰靠本体100与调节带103之间设有配合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相互吸附的第一磁吸片105和第二磁吸片104,第一磁吸片 105沿其长度方向设于调节带103的内部,第二磁吸片104设于腰靠本体 100面向调节带103的一侧的中央,第一磁吸片105长于第二磁吸片104。
[0026]在本实施例中,腰靠本体100包括支撑部101和设于支撑部101两侧的侧挡部102,侧挡部102的正面凸出于支撑部101设置,支撑部101对腰部形成支撑,两侧挡部102对腰侧形成抵挡支撑,腰靠本体100支撑稳定,包裹性好。
[0027]在本实施例中,腰靠本体100外可拆卸地包裹有配合的套布111,第二磁吸片104固定于套布111面向腰靠本体100的一侧,即套布111的后幅料上。套布111的背面通过车缝紧贴固定有布料材质的限位带106,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带106也可以为弹力带材质。限位带106盖设于第二磁吸片104的外侧,限位带106与套布111之间形成与调节带103配合的导向槽,调节带103从导向槽中穿出,限制腰靠本体100左右晃动,使得腰靠本体100升降更加稳定。套布上设有拉链(图中未画出),拉链位于限位带106的下方,便于将腰靠本体100取出,对套布111进行清洁。
[0028]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带103的顶端通过卡扣110与座椅连接,调节带 103的顶端设有三个插套109,卡扣110可选择地插入任一插套109,从而调节调节带103的使用长度,适用
于不同尺寸的座椅。调节带103的底端通过松紧带107连接有梅花扣108,梅花扣108可插接于座椅的缝隙。
[0029]本实施例安装时,先将梅花扣108插入座椅的缝隙处从而将调节带103 的下端固定,再将卡扣110扣在车内座椅的顶端,此时腰靠本体100被固定于座椅上。本实施例调节时,可手持腰靠本体100进行上下滑动至合适的位置,第一磁吸片105与第二磁吸片104相互吸附从而将腰靠本体100 固定于调节带103上的某一位置。
[003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靠本体和调节带,所述腰靠本体与所述调节带升降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带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腰靠本体并与座椅连接,所述腰靠本体与所述调节带之间设有配合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互吸附的第一磁吸片和第二磁吸片,所述第一磁吸片沿其长度方向设于调节带的内部,所述第二磁吸片设于所述腰靠本体面向所述调节带的一侧的中央,所述第一磁吸片长于所述第二磁吸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本体的背面设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与所述腰靠本体形成与所述调节带配合的导向槽,所述调节带从所述导向槽中穿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本体外包裹有配合的套布,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喵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