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34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护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其技术方案包括:臂部垫块a以及可调节与臂部垫块a之间间距的臂部垫块b,所述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捆绑件a,所述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之间可填充放置有衔接垫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患者的手指塞入至对应的手指定位孔中,使得患者的手指处于伸直状态,避免手指发生痉挛,同时肘部软垫块可使肩胛前伸,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肩胛骨后坠及防止肩半脱位,避免出现肩关节脱位、肩手综合;可在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之间添加合适宽度的衔接垫块,调节了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末端的总长度,适用于不同长度小臂的患者,增加了适用性。增加了适用性。增加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护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流行病学考察结果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有75%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以偏瘫最为常见,重度致残者约占40%,偏瘫后肢体不正确的姿势及位置不仅容易恶化患侧肢体痉挛,还会引起关节挛缩、变性及易感染,目前市场上和临床上使用的良肢位摆放工具较少,大多数是枕头,且以软枕为主,不能很好地解决偏瘫、瘫痪患者因良肢位摆放不正确引发的痉挛、肩关节脱位、肩手综合征等问题,同时现有的上肢垫机构的长度不可进行调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40871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医疗骨科康复用手肘定位装置虽然架空防护主体内壁与病患手肘之间会存在空隙,增大空气流动的面积,进而达到有效的透气的效果,但其长度不可进行调节,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市场上和临床上使用的良肢位摆放工具较少,大多数是枕头,且以软枕为主,不能很好地解决偏瘫、瘫痪患者因良肢位摆放不正确引发的各种问题以及现有的上肢垫机构的长度不可进行调节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正确的摆放肢位以及能调节长度的上肢垫机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包括臂部垫块a以及可调节与臂部垫块a之间间距的臂部垫块b,所述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捆绑件a,所述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之间可填充放置有衔接垫块,所述臂部垫块b远离臂部垫块a的一端固定有手掌撑块,所述手掌撑块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手指的手指定位孔,所述臂部垫块a远离臂部垫块b的一侧设置有肘部软垫块,所述肘部软垫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捆绑件b。
[0005]优选的,所述臂部垫块a横向贯穿转动有螺杆,所述臂部垫块b开设有与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臂部垫块b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收纳孔,所述臂部垫块a固定有延伸至收纳孔内的连接杆,所述臂部垫块b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a,所述臂部垫块a的侧壁固定有与定位孔a适配的定位杆a。
[0006]优选的,所述衔接垫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杆a适配的定位孔b,所述衔接垫块的另一侧固定有与定位孔a适配的定位杆b,所述衔接垫块的下侧开设有避让螺杆与连接杆的避让槽。
[0007]优选的,所述捆绑件b包括固定于肘部软垫块两侧的两个捆绑带,其中一个所述捆绑带上固定有魔术贴勾面,另一个所述捆绑带上固定有与魔术贴勾面适配的魔术贴毛面,所述捆绑件a的结构与捆绑件b的结构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手指定位孔的个数为6个,所述手指定位孔为倾斜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肘部软垫块与臂部垫块a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肘部软垫块具
有一定坡度,且所述肘部软垫块远离臂部垫块a的一侧为厚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1]1、患者的手指塞入至对应的手指定位孔中,使得患者的手指处于伸直状态,避免手指发生痉挛,同时肘部软垫块可使肩胛前伸,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肩胛骨后坠及防止肩半脱位,避免出现肩关节脱位、肩手综合;
[0012]2、可在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之间添加合适宽度的衔接垫块,调节了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末端的总长度,适用于不同长度小臂的患者,增加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衔接垫块分离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臂部垫块a与臂部垫块b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1、臂部垫块a;12、臂部垫块b;2、手掌撑块;21、手指定位孔;3、肘部软垫块;4、衔接垫块;41、避让槽;42、定位孔b;43、定位杆b;51、螺杆;52、内螺纹孔;53、连接杆;54、收纳孔;55、定位杆a;56、定位孔a;6、捆绑件a;7、捆绑件b;71、捆绑带;72、魔术贴勾面;73、魔术贴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一
[0019]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臂部垫块a11以及可调节与臂部垫块a11之间间距的臂部垫块b12,臂部垫块a11横向贯穿转动有螺杆51,螺杆51远离臂部垫块b12的一端开设有内角孔,用于旋转螺杆51转动,臂部垫块b12开设有与螺杆51配合的内螺纹孔52,螺杆51与内螺纹孔52啮合连接,在旋转螺杆51时,可调节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的间距,臂部垫块b12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收纳孔54,臂部垫块a11固定有延伸至收纳孔54内的连接杆53,臂部垫块b12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a56,臂部垫块a11的侧壁固定有与定位孔a56适配的定位杆a55,在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贴接触时,定位杆a55会进入到定位孔a56内;
[0020]如图1

2所示,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手臂的捆绑件a6,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可填充放置有衔接垫块4,衔接垫块4可具有多个不同宽度的规格,以便适用于不同的患者,调节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的间距之后,可将衔接垫块4放置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并通过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将衔接垫块4夹持固定住,衔接垫块4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杆a55适配的定位孔b42,衔接垫块4的另一侧固定有与定位孔a56适配的定位杆b43,定位杆a55可进入到定位孔b42内,定位杆b43进入到定位孔a56内,确保了衔接垫块4不会脱离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衔接垫块4的下侧开设有避让螺杆51与连接杆53的避让槽41,衔接垫块4放置在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时,两个连接杆53可对衔接垫块4进行支撑,确保衔接垫块4与臂部垫块a11以及臂部垫块b12匹配;
[0021]如图1

2所示,臂部垫块b12远离臂部垫块a11的一端固定有手掌撑块2,手掌撑块2
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手指的手指定位孔21,手指定位孔21的个数为6个,且其中4个手指定位孔21为并排设置,另两个分别位于手指定位孔21的两侧,即左右手均可进行使用,手指定位孔21为倾斜设置,以便于患者的手指插入至手指定位孔21内。
[0022]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依据患者小臂的长度调节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端部的总长度,并将合适宽度的衔接垫块4放置至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通过旋转螺杆51,使得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将衔接垫块4夹持固定住,臂部垫块a11、臂部垫块b12以及衔接垫块4共同组成用于放置患者小臂的肢垫,再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肢垫上,并通过捆绑件a6与患者的小臂捆绑固定,同时将患者的手指塞入至对应的手指定位孔21中,使得患者的手指处于伸直状态,避免手指发生痉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臂部垫块a(11)以及可调节与臂部垫块a(11)之间间距的臂部垫块b(12),所述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捆绑件a(6),所述臂部垫块a(11)与臂部垫块b(12)之间可填充放置有衔接垫块(4),所述臂部垫块b(12)远离臂部垫块a(11)的一端固定有手掌撑块(2),所述手掌撑块(2)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手指的手指定位孔(21),所述臂部垫块a(11)远离臂部垫块b(12)的一侧设置有肘部软垫块(3),所述肘部软垫块(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捆绑件b(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调节的上肢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垫块a(11)横向贯穿转动有螺杆(51),所述臂部垫块b(12)开设有与螺杆(51)配合的内螺纹孔(52),所述臂部垫块b(12)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收纳孔(54),所述臂部垫块a(11)固定有延伸至收纳孔(54)内的连接杆(53),所述臂部垫块b(12)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a(56),所述臂部垫块a(11)的侧壁固定有与定位孔a(56)适配的定位杆a(5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思颖蒋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