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633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应急疏散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本体和防护壳,报警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门体的顶端内壁连接有连接杆;防护壳的顶端并且靠近门体处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连接连接杆;锁紧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T形安装座,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螺杆,T形安装座的顶端连接防护壳的顶端,第一螺杆的底端延伸至防护壳的内部并且与T形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一螺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插杆,插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防护,提高安全性,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用者带来便利。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应急疏散报警
,具体为及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业用的消防应急疏散报警器,是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通常是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发生事故,报警器上设置有按钮,一键报警,使用方便快捷。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53413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物业用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采用单一的荧光纸部件,即可达到警报器夜晚发光的作用,避免了人夜晚看不见警报器,使用警报器进行预警,提高了警报器的使用效率,使得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更加重要。
[000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设备通常直接安装在居民触手可及的地方,便于及时按下按钮做出报警提醒,但是未设置有防护机构,报警器上的按钮直接裸露在外,容易被人发生误碰报警,对居民造成日常恐慌,安全性较低,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本体和防护壳,报警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防护壳的前端底部铰接有门体,门体的顶端内壁连接有连接杆;
[0007]防护壳的顶端并且靠近门体处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连接连接杆;锁紧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T形安装座,第一伺服电机连接防护壳的顶端,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螺杆,T形安装座的顶端连接防护壳的顶端,T形安装座的底端一侧安装有连接座,第一螺杆的底端延伸至防护壳的内部并且与T形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一螺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插杆,插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连接杆。
[0008]优选的,门体与水平面呈倾斜状;门体的顶端外壁安装有配重块。
[0009]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连接防护壳的顶端,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转杆,转杆传动连接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外壁与连接座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螺纹套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插杆的底端。
[0010]优选的,第一螺杆与T形安装座的连接处、第二螺杆与连接座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轴承。
[0011]优选的,转杆的底端安装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有另一组锥形齿轮,另一组锥形齿轮连接第二螺杆。
[0012]优选的,控制开关与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T形安装座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滑轨,限位滑轨滑动连接滑杆,滑杆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杆的外壁顶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防护壳与门体的设置便于将报警器本体上的报警按钮进行保护,避免发生误碰;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螺杆、移动杆以及插杆的设置,便于与门体上的连接杆进行连接,进而可以避免门体被轻易打开被误碰,提高安全性;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限位杆的设置可以将插杆进行锁定,避免连接杆与插杆发生脱落;当居民楼发生危情时,按压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伺服电机,进而带动限位杆向着锥形齿轮的方向运动直至限位杆与插杆的底端分离,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伺服电机,使得插杆与连接杆分离,此时门体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以防护壳底端的铰接座为圆心向下转动,报警器本体上的按钮即可露出,操作简单,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报警器本体;2、防护壳;201、门体;202、配重块;203、连接杆;3、第一伺服电机;301、第一螺杆;302、移动杆;303、插杆;4、T形安装座;401、连接座;402、限位滑轨;403、滑杆;5、第二伺服电机;501、转杆;502、锥形齿轮;503、第二螺杆;504、限位杆;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本体1和防护壳2,报警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2,防护壳2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6,控制开关6与第一伺服电机3电性连接,防护壳2的前端底部铰接有门体201,门体201与水平面呈倾斜状;门体201的顶端外壁安装有配重块202,门体201的顶端内壁连接有连接杆203,控制开关6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开关6的设置便于危险发生时,通过按压控制开关6,控制器控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3,进而将门体201打开,即可对报警器本体1上的报警按钮进行操作;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防护壳2的顶端并且靠近门体201处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连接连接杆203;锁紧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和T形安装座4,第一伺服电机3连接防护壳2的顶端,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螺杆301,第一螺杆301与T形安装座4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T形安装座4的顶端连接防护壳2的顶端,T形安装座4的底端一侧安装有连接座401,T形安装座4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滑轨402,限位滑轨402滑动连接滑杆403,第一螺杆301的底端延伸至防护壳2的内部并且与T形安装座4转动连接,第一螺杆301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302,移动杆302的一端滑动连接T形安装座4,移动杆302的另一端安装有插杆303,插杆303的另一端活动插接连接杆203,第一伺服电机3启动带动第一螺杆301转动,进而移动杆302沿着第一螺杆301向上运动,带动插杆303从连接杆203上拔出,进而门体
201在配重块202的作用下沿着防护壳2的底端发生转动,进而门体201被打开,即可对报警器本体1上的报警按钮进行操作。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护壳2与门体201的设置便于将报警器本体1上的报警按钮进行保护,避免发生误碰,防护壳2上设置有安装座便于将防护壳2与物业墙体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螺杆301、移动杆302以及插杆303的设置,便于与门体201上的连接杆203进行连接,进而可以避免门体201被轻易打开被误碰,提高安全性,通过第二伺服电机5、限位杆504的设置可以将插杆303进行锁定,避免连接杆203与插杆303发生脱落;当居民楼发生危情时,按压控制开关6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伺服电机5,带动第二螺杆503转动,进而带动限位杆504向着锥形齿轮502的方向运动直至限位杆504与插杆303的底端分离,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伺服电机3,使得移动杆302带动插杆303向上运动,直至插杆303与连接杆203分离,此时门体201在配重块202的作用下以防护壳2底端的铰接座为圆心向下转动,报警器本体1上的按钮即可露出。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本体(1)和防护壳(2),其特征在于,报警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2),防护壳(2)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6),防护壳(2)的前端底部铰接有门体(201),门体(201)的顶端内壁连接有连接杆(203);防护壳(2)的顶端并且靠近门体(201)处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连接连接杆(203);锁紧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和T形安装座(4),第一伺服电机(3)连接防护壳(2)的顶端,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螺杆(301),T形安装座(4)的顶端连接防护壳(2)的顶端,T形安装座(4)的底端一侧安装有连接座(401),第一螺杆(301)的底端延伸至防护壳(2)的内部并且与T形安装座(4)转动连接,第一螺杆(301)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302),移动杆(302)的另一端安装有插杆(303),插杆(303)的另一端活动插接连接杆(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门体(201)与水平面呈倾斜状;门体(201)的顶端外壁安装有配重块(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业消防应急疏散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俞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恩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