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32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用于片状无规则材料的下料,所述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下料部与第二下料部,所述第一下料部呈圆环状,所述第二下料部从靠近第一下料部一端往远离第一下料部一端是逐渐缩小的,且所述第二下料部在延其轴线的剖面上的两个侧边呈抛物线状,所述抛物线为x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下料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含有一些片状不规则原材料的产品时,如二次利用粉碎材料,如回料PC、回料PP、回料ABS、回料PA等等材料,需将原材料倒入下料斗中进入螺杆部位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常规的下料斗通常是直筒状的结构,其腰线是直线分布的,在下料时往往因腰线为直线在重力方向的分量恒定,在短程下料终端极易产生层层堆叠进而产生下料困难,导致生产难以有序进行,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提供一种便于下料的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用于片状无规则材料的下料,所述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下料部与第二下料部,所述第一下料部呈圆环状,所述第二下料部从靠近第一下料部一端往远离第一下料部一端是逐渐缩小的,且所述第二下料部在延其轴线的剖面上的两个侧边呈抛物线状,所述抛物线为x2=

2py,其中p=0.22

0.56。
[0005]在数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下料部具有一个进料口与一个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下料部具有一个接料口与一个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位置与接料口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下料部与第二下料部的连接处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0006]在数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出料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向内凹陷的卡槽,所述接料口处环绕设置有一圈卡边,所述卡边贴合设置在卡槽内,且卡边的内壁与第一下料斗的内壁平齐。
[0007]在数个实施方式中,卡边与第一下料部之间通过锁紧件进行连接。
[000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的特殊结构,实现在下料不同支点,重力分量称规则梯度增加,明显减低层层堆叠的概率,使材料进入机筒时呈现竖线下料,与螺杆接触时刻的面积最小,进料更加均匀有序,生产更为顺畅,进而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改善,产量也能较大程度增加。
附图说明
[0010]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择实施例的阐述目的,而不代表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且不应认为是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制。
[0011]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的整体结构;
[0012]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处于分离状态的剖面结构;
[0013]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中第二下料部的抛物线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本文使用的术语旨在解释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和/或限定本技术。
[0016]例如,“在某一方向”、“沿某一方向”、“平行”、“同轴”、“中心”、“相对”、“前后左右”等表示相对或绝对配置的表述,不仅表示严格意义上如此配置,还表示具有公差、或具有可得到相同功能程度的角度或距离而相对地位移的状态。
[0017]如图1

图3所示,本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用于片状无规则材料的下料,特别是二次回收的塑料,如回料PC、回料PP、回料ABS、回料PA等,其由相连通的第一下料部100与第二下料部200构成,第一下料部100是呈圆环状的,第二下料部200从靠近第一下料部100一端往远离第一下料部100一端是逐渐缩小的,且所述第二下料部200在延其轴线的剖面上的侧边201呈抛物线状,所述抛物线为x2=

2py,其中p=0.22

0.56,且第一下料部100的高度大体是第二下料部200高度的1/3,抛物线的轨迹如图3所示,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直径的第一下料部以及相应尺寸规格的第二下料部,由抛物线状的结构,实现重力分量称规则梯度增加,明显减低层层堆叠的概率,使材料进入机筒时呈现竖线下料,避免堆叠,实现快速下料,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0018]其中,第一下料部100具有一个进料口110与一个第一出料口120,进料口100位于上端,第一出料口120位于下端,两者的位置是相对应的。
[0019]相应的,第二下料部200同样具有一个接料口210与一个第二出料口220,接料口210位于上端,且其位置与接料口210的位置相对应,与第一出料口120连接并连通,两者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并且,第一下料部100与第二下料部200的连接处的内壁是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即内壁是平齐的,避免阻挡产生。
[0020]当然,第一下料部100与第二下料部200还可以是可拆分的结构,便于对容易磨损的第二下料部200进行更换或者清洁,首先在第一出料口120的内壁上设置一圈向内凹陷的卡槽121,同时在接料口210处环绕设置一圈卡边211,卡边211的厚度以及高度与卡槽的厚度以及高度是一致的,当卡边211贴合设置在卡槽121内时,卡边211的内壁与第一下料斗的内壁平齐,当然卡边211的内壁与第二下料部200的内壁也是平齐的光滑的,然后通过旋入锁紧件300如销钉、螺丝等,将第一下料部100与第二下料部进行连接即可,为了方便锁紧件300的连接,卡边211与第二下料部200上均开设同样数量与规格的连接孔体(图中未示出),供锁紧件300插入连接。
[0021]本技术叙述了优选实施方案,包括本技术人所知的进行本技术的最佳方式。当然,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显然可以看出这些优选实施方案的变化。本技术人预想熟练技术人员可以酌情使用该变化,本技术人指出本技术可以按照不同于本文具体所述的其它方式实施。因此,本技术包括由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技术主旨和范围所包括的所有改进。而且,除非另有陈述或内容上明显矛盾,本技术包括任何上述因素及其所有可能的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用于片状无规则材料的下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下料部与第二下料部,所述第一下料部呈圆环状,所述第二下料部从靠近第一下料部一端往远离第一下料部一端是逐渐缩小的,且所述第二下料部在延其轴线的剖面上的两个侧边呈抛物线状,所述抛物线为x2=

2py,其中p=0.22

0.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无规则下料斗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部具有一个进料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潘义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