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14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包括底箱、升降柱、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所述底箱顶部中端设置有升降柱且通过铆钉相连接,所述底箱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柱一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底箱顶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二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支撑柱一前侧设置有导轨一,所述支撑柱二前侧设置有导轨二,所述顶升板后侧左端设置有滑块一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顶升板后侧右端设置有滑块二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滑块一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一,所述滑块二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二,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提高了顶升移栽机构面对高重量和长攀升距离时的两侧稳定性,同时缓解了顶升板区域输送物件的晃动问题。晃动问题。晃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线
,具体为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输送线主要是完成其物料的输送任务,在环绕库房、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的场地,设置有由许多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等组成的一条条输送链,经首尾连接形成连续的输送线,在输送线的众多组件中,顶升移栽机构十分重要,但是现有的顶升移栽机构在使用时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0003]当顶升较重物件,同时顶升高度高时,顶升移栽机构的框架稳定性便会存在挑战,两侧稳定性不足的情况,同时顶升板区域的也会发生输送物件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提高了顶升移栽机构面对高重量和长攀升距离时的两侧稳定性,同时缓解了顶升板区域输送物件的晃动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包括底箱、升降柱、顶升板、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底箱顶部中端设置有升降柱且通过铆钉相连接,底箱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柱一且通过焊接相连接,底箱顶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二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支撑柱一前侧设置有导轨一,支撑柱二前侧设置有导轨二,顶升板后侧左端设置有滑块一且通过焊接相连接,顶升板后侧右端设置有滑块二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滑块一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一,滑块二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二,支撑柱一右侧顶端、支撑柱右侧中端均设置有稳定杆一,稳定杆一右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柱,支撑柱二左侧顶端、支撑柱二左侧中端均设置有稳定杆二,稳定杆二左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柱。
[0008]优选的,底箱内壁右端设置有驱动座,驱动座设置有驱动齿轴且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升降柱内壁顶端设置有支撑齿轴。
[0009]优选的,驱动齿轴外壁啮合连接有升降链条,升降链条顶端啮合连接支撑齿轴,升降链条靠近中端处设置有带动块,带动块前端焊接连接顶升板。
[0010]优选的,顶升板顶部靠近左端处设置有驱动辊一,顶升板顶部靠近右端处设置有驱动辊二。
[0011]优选的,顶升板顶部靠近后端处设置有电动吸盘一,顶升板顶部靠近前端处设置有电动吸盘二。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通过设有底箱、升降柱、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当
使用时,底箱负责整体支撑,升降柱区域组件负责带动升降,所以通过两侧部署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可以有效增强稳定性,增强顶升移栽机构面对高重量和长攀升距离时的两侧稳定性,因为支撑柱一前侧设置有导轨一,支撑柱二前侧设置有导轨二,而滑块一和滑块二分别部署在顶升板后侧两端,当顶升板承载物件上升时,滑块一可以与导轨一保持持续稳定滑动支撑,滑块二可以与导轨二保持持续稳定滑动支撑,共同分散两端倾斜力,减少两侧不稳,两侧设有稳定杆一和稳定杆二,可以使支撑柱一与升降柱形成支撑点,支柱柱二与升降柱形成支撑点,对称式的稳定支撑点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两侧稳定性,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提高了顶升移栽机构面对高重量和长攀升距离时的两侧稳定性;
[0015](2)、该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通过设有顶升板,当顶升板带动物件上升时,两侧的双支撑柱区域可以提供稳定防倾,同时因为顶升板顶部靠近后端处设置有电动吸盘一,顶升板顶部靠近前端处设置有电动吸盘二,当电动吸盘一和电动吸盘二得电后,吸盘顶端便可以通过负压产生吸附力,通过吸附物件底端,可以提供稳定性,减少晃动,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同时缓解了顶升板区域输送物件的晃动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顶升板去除状态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底箱及升降柱区域左视剖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顶升板区域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0]图中:1、底箱;2、升降柱;3、支撑柱一;4、导轨一;5、滑块一;6、支撑柱二;7、导轨二;8、滑块二;9、顶升板;10、稳定杆一;11、稳定杆二;12、驱动辊一;13、驱动辊二;14、电动吸盘一;15、电动吸盘二;16、驱动座;17、驱动齿轴;18、升降链条;19、支撑齿轴;20、带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包括底箱1、升降柱2、顶升板9、支撑柱一3和支撑柱二6,底箱1顶部中端设置有升降柱2且通过铆钉相连接,底箱1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柱一3且通过焊接相连接,底箱1顶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二6且通过焊接相连接,当使用时,底箱1负责整体支撑,升降柱2区域组件负责带动升降,所以通过两侧部署支撑柱一3和支撑柱二6可以有效增强稳定性,增强顶升移栽机构面对高重量和长攀升距离时的两侧稳定性,支撑柱一3前侧设置有导轨一4,支撑柱二6前侧设置有导轨二7,顶升板9后侧左端设置有滑块一5且通过焊接相连接,顶升板9后侧右端设置有滑块二8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滑块一5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一4,滑块二8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二7,因为支撑柱一3前侧设置有导轨一4,支撑柱二6前侧设置有导轨二7,而滑块一5和滑块二8分别部署在顶升板9后侧两端,当顶升板9承载物件上升时,滑块一5可以与导轨一4保持持续稳定滑动支撑,滑块二8可以与导轨二7保持持续稳定滑动支撑,共同分散两端倾斜力,
减少两侧不稳,支撑柱一3右侧顶端、支撑柱右侧中端均设置有稳定杆一10,稳定杆一10右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柱2,支撑柱二6左侧顶端、支撑柱二6左侧中端均设置有稳定杆二11,稳定杆二11左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柱2,两侧设有稳定杆一10和稳定杆二11,可以使支撑柱一3与升降柱2形成支撑点,支柱柱二与升降柱2形成支撑点,对称式的稳定支撑点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两侧稳定性。
[0023]底箱1内壁右端设置有驱动座16,驱动座16设置有驱动齿轴17且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升降柱2内壁顶端设置有支撑齿轴19,该顶升移栽机构采取的是链传动带动升降,所以驱动座16得电运行时通过自身电驱组件可以驱使驱动齿轴17旋转,而支撑齿轴19则是负责顶部支撑,提供链条的顶部传动连接点。
[0024]驱动齿轴17外壁啮合连接有升降链条18,升降链条18顶端啮合连接支撑齿轴19,升降链条18靠近中端处设置有带动块20,带动块20前端焊接连接顶升板9,当驱动齿轴17旋转时便会带动升降链条18传动,支撑齿轴19位于顶端啮合连接升降链条18,可以保持升降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送线的顶升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升降柱(2)、顶升板(9)、支撑柱一(3)和支撑柱二(6),所述底箱(1)顶部中端设置有升降柱(2)且通过铆钉相连接,所述底箱(1)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柱一(3)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底箱(1)顶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二(6)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支撑柱一(3)前侧设置有导轨一(4),所述支撑柱二(6)前侧设置有导轨二(7),所述顶升板(9)后侧左端设置有滑块一(5)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顶升板(9)后侧右端设置有滑块二(8)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滑块一(5)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一(4),所述滑块二(8)后端滑动连接导轨二(7),所述支撑柱一(3)右侧顶端、所述支撑柱右侧中端均设置有稳定杆一(10),所述稳定杆一(10)右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柱(2),所述支撑柱二(6)左侧顶端、所述支撑柱二(6)左侧中端均设置有稳定杆二(11),所述稳定杆二(11)左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雷朱涛虞跃陆全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斯托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