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手术内切刀以及手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598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手术内切刀以及手术系统。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杆,电极杆上设有绝缘基座和通过绝缘基座隔离的工作极、回路极:绝缘基座上设有用于将工作极围在其中的凸沿,工作极的最高点低于凸沿的最低点,或工作极的最高点与凸沿的最低点平齐;电极杆为中空管状结构,回路极内置于电极杆内,电极杆内设有用于将目标组织吸引到工作极处进行切割消融的吸引通道;绝缘基座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工作极设置在凹陷部上。手术中可以避免电流外溢,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解决了做手术时候频繁换刀的麻烦,可以利用一把刀就把颅底肿瘤切除,而且还可以用于止血,节省时间,简化手术操作。简化手术操作。简化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手术内切刀以及手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为一种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手术内切刀以及手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颅底肿瘤是指源自脑底、颅底骨上面、颅底骨本身和颅底骨下面的肿瘤,可以向头端发展,侵入颅内,也可向尾端延伸,累及眼眶、鼻窦、鼻腔、颞下窝、咽旁间隙等区域。颅底肿瘤包括脑垂体肿瘤、脑膜瘤、胶质瘤等。
[0003]现有治疗颅底肿瘤的刀头主要是冷刀,在一台手术中,需要频繁换取不同的刀来进行手术,非常麻烦,耗费时间,而且在止血方面没有理想的器具,对于止血非常乏力,其原因在于:病灶靠近大脑,脑部神经非常丰富,其他类型的电刀或者高频刀头止血对大脑神经有刺激,容易损伤大脑。
[0004]综上,现有的治疗颅底肿瘤的刀头主要存在着如下缺陷:1、使用不便,需要频繁更换各种手术器具才能完成手术;2、术中无法及时进行止血;3、术中容易对患者脑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0005]因此,亟需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术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手术内切刀以及手术系统,能够提升手术的安全系数,节省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杆,所述电极杆上设有绝缘基座和通过所述绝缘基座隔离的工作极、回路极: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工作极围在其中的凸沿,所述工作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凸沿的最低点,或所述工作极的最高点与所述凸沿的最低点平齐;所述电极杆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回路极内置于所述电极杆内,所述电极杆内设有用于将目标组织吸引到所述工作极处进行切割消融的吸引通道;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工作极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上;所述凹陷部为多级台阶式结构,各级台阶从外到内尺寸逐级减小,每级台阶上分别设有作为所述工作极的电极,从外到内的每级台阶上的所述电极尺寸逐渐减小;或所述凹陷部为从外到内尺寸逐渐减小的螺旋台阶式结构,所述凹陷部上设有从外到内尺寸逐渐减小并与所述螺旋台阶式结构的凹陷部相匹配的螺旋式工作极。
[0008]进一步,当所述凹陷部为多级台阶式结构时,每层台阶高度为0.1

1mm,宽度为0.1

1mm;当所述凹陷部为螺旋台阶式结构时,其螺旋角度为0

45
°

[0009]进一步,所述回路极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腔道构成所述吸引通道的一部分。
[0010]进一步,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的一端位于所述工作极所在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吸引通道相连通。
[0011]进一步,所述吸引通道内径大于等于0.5mm。
[0012]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手术时对所述工作极注入生理盐水的注水机构。
[0013]进一步,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注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工作极所在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注水通道相连通。
[0014]进一步,所述电极杆内壁和回路极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注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绝缘基座上。
[0015]进一步,当所述凹陷部为多级台阶式结构时,每级台阶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所述出水通道;当所述凹陷部为螺旋台阶式结构时,所述螺旋台阶式的侧壁上均布设有所述出水通道。
[0016]进一步,所述工作极与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之间设有间隙。
[0017]进一步,所述出水通道直径为0.1

0.3mm。
[0018]进一步,所述电极杆壁上设有出水口。
[0019]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工作极进行供电的导线。
[0020]进一步,所述工作极为丝状或片状;当工作极为丝状时,所述工作极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手术内切刀,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手术系统,包括等离子体主机、吸引器、注水装置和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手术内切刀。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手术电极、手术内切刀以及手术系统,手术时,通过吸引通道将目标组织吸引到工作极所在位置进行切割消融,由于回路极内置在电极杆中,手术中可以避免电流外溢,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安全系数,解决了做手术时候频繁换刀的麻烦,可以利用一把刀就把颅底肿瘤切除,而且还可以用于止血,节省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在凹陷部外大内小层层缩进的特殊结构的大端会将肿瘤不断的切割分离,切割后的组织被吸入到内切刀小端并将切割的组织打碎,从而切割的组织被吸走排出,完成对肿瘤的精准切割,且不会产生堵塞,随切随排,不会影响手术视野,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手术后续的肿瘤切除工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组件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绝缘基座的剖视图;图4为工作极的示意图一(俯视图和主视图);图5为工作极的示意图二(俯视图和主视图);图6为工作极的示意图三(俯视图和主视图);图7 为实施例1中绝缘基座的安装示意图一;图8为实施例1中绝缘基座的安装示意图二;图9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组件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10为图9的B向视图;图11为实施例2中绝缘基座的剖视图;图12为螺旋式工作极的示意图一(俯视图和主视图);图13为螺旋式工作极的示意图二(俯视图和主视图);图14 为实施例2中绝缘基座的安装示意图一;图15为实施例2中绝缘基座的安装示意图二;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手术内切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手术系统示意图;图18为现有技术中电极组件工作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

绝缘基座;2

电极杆;3

回路极;4

绝缘层;5

台阶;6

第一工作极;7

第二工作极;8

第三工作极;9

电极孔;10

导线;11

注水通道;12

出水通道;13

凸沿;14

吸引通道;15

吸引孔;16

螺旋式工作极;17

手柄;18

吸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杆,所述电极杆上设有绝缘基座和通过所述绝缘基座隔离的工作极、回路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工作极围在其中的凸沿,所述工作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凸沿的最低点,或所述工作极的最高点与所述凸沿的最低点平齐;所述电极杆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回路极内置于所述电极杆内,所述电极杆内设有用于将目标组织吸引到所述工作极处进行切割消融的吸引通道;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工作极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上;所述凹陷部为多级台阶式结构,各级台阶从外到内尺寸逐级减小,每级台阶上分别设有作为所述工作极的电极,从外到内的每级台阶上的所述电极尺寸逐渐减小;或所述凹陷部为从外到内尺寸逐渐减小的螺旋台阶式结构,所述凹陷部上设有从外到内尺寸逐渐减小并与所述螺旋台阶式结构的凹陷部相匹配的螺旋式工作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凹陷部为多级台阶式结构时,每层台阶高度为0.1

1mm,宽度为0.1

1mm;当所述凹陷部为螺旋台阶式结构时,其螺旋角度为0

4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极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腔道构成所述吸引通道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的一端位于所述工作极所在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吸引通道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通道内径大于等于0.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颅底肿瘤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手术时对所述工作极注入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山周渝力邹剑尹辉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