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消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69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风机消声装置,其包括风道及设置于所述风道中的前消音套及风机,所述前消音套呈中空状且设于所述风机之前;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包括导流腔及固定栅,所述导流腔的前后两端开口,且所述导流腔的腔内直径沿进风方向由小变大,所述导流腔的腔尾导向所述前消音套的腔壁,所述固定栅包括若干栅片,所述若干栅片环形阵列地连接在所述导流腔的腔尾边缘,以实现固定;至少一个导流罩的前端开口与后端开口的比值为(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消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风机消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机是一种常见的供风元件,如应用于洗菜机为清洗水槽鼓风。
[0003]一般而言,风机会有三个主要的噪音源,主要为进风噪音、风机振动噪音及出风噪音。在不采用消声措施的情况下,风机进出风口向环境所射出的噪声可达110~120分贝,严重制约了相关装置在对噪声极为敏感的室内电器上的应用。
[0004]申请人曾对风机消声装置进行了优化,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5557351U,专利名称为《一种风机消声装置》的技术专利,即从三个主要噪音源抑制噪音的产生,然而,其仍然存在可改进之处,即,进风与出风采用直进直出的方式,与消音套的接触面小、时间短,因此,随着洗涤装置对风机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需对风机消声装置进行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抑制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更高功率风机下可靠抑制噪音的风机消声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风机消声装置,其包括风道及设置于所述风道中的前消音套及风机,所述前消音套呈中空状且设于所述风机之前;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包括导流腔及固定栅,所述导流腔的前后两端开口,且所述导流腔的腔内直径沿进风方向由小变大,所述导流腔的腔尾导向所述前消音套的腔壁,所述固定栅包括若干栅片,所述若干栅片环形阵列地连接在所述导流腔的腔尾边缘,以实现固定;至少一个导流罩的前端开口与后端开口的比值为 (0.3

0.5):1。
[000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罩为2

3个,且呈同轴分布,在后导流罩的前端开口直径小于在先导流罩的前端开口直径,且其差值等于在后导流罩与在先导流罩的轴向距离。
[0009]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罩呈喇叭状。
[001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前端开口直径最小的导流罩的内表面贴附有消音棉。
[001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道中的后消音套及消音罩,所述后消音套呈中空状且设于所述风机之后,所述消音罩封闭所述后消音套,所述消音罩呈向后侧凹陷状,所述消音罩上设有若干出风孔。
[0012]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的一端封闭所述风道的出口端,另一端变向且口径缩小,所述消音罩的形态适应于所述出风罩的形态。
[0013]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消音套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导流罩。
[0014]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进风罩,所述进风罩封闭所述风道的进口端,所述
进风罩上设有进风孔。
[0015]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减震套,所述减震套设置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减震套为橡胶套,其内圈连接所述风机,其外圈连接所述风道。
[0016]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为通过一筒体构筑。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技术在风道的进风段设置导流罩,利用导流罩对进风进行导流,使得进风的一部分被分流至前消音套,增加了与前消音套的接触面积与停留时间,提升了噪声抑制的效果;
[0019]2、本技术在导流罩的前端表面贴附有消音棉,进一步提升了噪音抑制的效果;
[0020]3、本技术在风道的出风段设置后消音套及消音罩,通过对消音罩的形态改进,实现出风量与噪音的均衡;
[0021]4、本技术风道的出风段设置导流罩,使得后消音套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抑制出风段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整机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24]图3为单个导流罩示意图;
[0025]图4为多层导流罩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进风罩100、进风孔110、风道200、前消音套300、导流罩400、导流腔 410、固定栅420、消音棉430、减震套500、风机600、后消音套700、消音罩800、消音孔810、出风罩900、出风口9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0029]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或者“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
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实施例
[0033]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消声装置,其包括进风罩100、风道200、前消音套300、导流罩400、减震套500、风机600、后消音套700及出风罩900。
[0034]其中,进风罩100用于封闭风道200的进口端,进风罩100上设有进风孔110以实现进风。出风罩900用于封闭风道200的出口端,出风罩900上设有出风口910,以实现出风。前消音套300、减震套500、风机600、后消音套700依次设置在风道200中。
[0035]前消音套300呈中空状且设于风机600之前,以对风机600的进风噪音进行消噪处理。后消音套700呈中空状且设于风机600之后,以对风机600 的出风噪音进行抑制。
[0036]导流罩400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前消音套300与后消音套700中。
[0037]请参考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流罩400包括导流腔410 及固定栅420。其中,导流腔410的前后两端开口,且导流腔410的腔内直径沿进风方向由小变大,导流腔410的腔尾导向所述前消音套300的腔壁。而固定栅420包括若干栅片,若干栅片环形阵列地连接在导流腔410的腔尾边缘,以在实现固定还形成导流通道,不影响风的通过。
[0038]如此,即在不影响风的流量的基础上对进风进行分流,并将分流后的大部分进风导流至前消音套300的腔壁,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机消声装置,其包括风道及设置于所述风道中的前消音套及风机,所述前消音套呈中空状且设于所述风机之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包括导流腔及固定栅,所述导流腔的前后两端开口,且所述导流腔的腔内直径沿进风方向由小变大,所述导流腔的腔尾导向所述前消音套的腔壁,所述固定栅包括若干栅片,所述若干栅片环形阵列地连接在所述导流腔的腔尾边缘,以实现固定;至少一个导流罩的前端开口与后端开口的比值为(0.3

0.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为2

3个,且呈同轴分布,在后导流罩的前端开口直径小于在先导流罩的前端开口直径,且其差值等于在后导流罩与在先导流罩的轴向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呈喇叭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端开口直径最小的导流罩的内表面贴附有消音棉。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叔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米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