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67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其通过驱动装置对升降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打孔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对地面进行钻孔,通过固定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将模具卡入地面的孔洞上,将钢筋穿过模具伸入孔洞中,将混凝土排入孔洞和模具中,通过震实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将孔洞和模具中的混凝土震实,通过升降装置对震实装置进行复位,将新的模具安装在固定装置上,之后向前后向后移动支撑装置,再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进行木屋地基施工,待混凝土干燥后,形成地桩,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升降装置、打孔装置、震实装置、固定装置和模具。固定装置和模具。固定装置和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木屋是使用木材搭建的房屋,为提高木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现在大部分通过建造混凝土地桩作为木屋的地基,提高木屋的稳定性,并且方便木屋底部的通风,减少水汽残留,提高木屋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地桩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多名建筑工人分别使用多种不同的建筑器械进行施工,首先通过手持钻机,在地面上笔直的打出深浅合适的坑洞,再将模具搭建在坑洞上,之后将钢筋插入至坑洞中,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至模具和坑洞中,通过混凝土震动器将混凝土震实,待混凝土干燥后,形成地桩,使地桩对木屋的整体结构进行支撑,费时费力,并且需要人工较多,导致实用性较差,因此亟需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工装运输至指定位置,并对支撑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通过驱动装置对升降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再通过打孔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对地面进行钻孔,之后通过固定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将模具卡入地面的孔洞上,将钢筋穿过模具伸入至孔洞中,再将混凝土排入至孔洞和模具中,同时通过震实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将孔洞和模具中的混凝土震实,再通过升降装置对震实装置进行复位,并将新的模具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在这一过程中,方便工作人员整理木屋的原材料,进行其他工作,之后向前后向后移动支撑装置,再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进行木屋地基施工,待混凝土干燥后,形成地桩,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提高设备的实用性的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升降装置、打孔装置、震实装置、固定装置和模具,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上,升降装置安装于驱动装置上,打孔装置和震实装置均安装于升降装置上,固定装置安装于震实装置上;
[0005]所述支撑装置对驱动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对支撑装置导向,驱动装置对升降装置的位置进行横向调整,打孔装置对地面进行打孔,震实装置对混凝土进行震实,固定装置对模具进行限位,模具对混凝土进行围拢;
[0006]将工装运输至指定位置,并对支撑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通过驱动装置对升降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再通过打孔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对地面进行钻孔,之后通过固定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将模具卡入地面的孔洞上,将钢筋穿过模具伸入至孔洞中,再将混凝土排入至孔洞和模具中,同时通过震实装置配合升降装置将孔洞和模具中的混凝土震实,再通过升降装置对震实装置进行复位,并将新的模具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在这一过程中,方便工作人员整理木屋的原材料,进行其他工作,之后向前后向后移动支撑装置,再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进行木屋地基施工,待混凝土干燥后,形成地桩,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
人力和时间的浪费,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组轨道、两组第一齿条和多组移动装置,两组轨道的顶端均设置有凹槽,两组第一齿条分别安装于两组轨道的凹槽中,多组移动装置分别安装于两组轨道上;通过多组移动装置对两组轨道向前或向后移动,两组轨道对驱动装置进行支撑,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组滑块、底板、两组第一电机和两组第一齿轮,多组滑块的底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轨道上,多组滑块的顶端均与底板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底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预留口,两组第一电机的左端均与底板的右端相连接,两组第一齿轮分别安装于两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两组第一齿轮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齿条的顶端啮合连接;打开两组第一电机,经两组第一齿轮分别与两组第一齿条啮合传动,对底板横向移动,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第一液压缸、多组伸缩杆、两组导轨、支撑架、两组第二齿条、两组第二电机和两组第二齿轮,两组第一液压缸和多组伸缩杆的底端均与底板的顶端相连接,两组第一液压缸和多组伸缩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导轨的底端相连接,支撑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导轨上,两组第二齿条的底端均与支撑架的顶端相连接,两组第二电机的底端分别与两组导轨的顶端相连接,两组第二齿轮分别安装于两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两组第二齿轮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二齿条的顶端啮合连接;通过两组第一液压缸伸展或收缩,同时通过多组伸缩杆分别对两组第一液压缸进行导向,对支撑架进行上升或下降,之后打开两组第二电机,经两组第二齿轮分别与两组第二齿条啮合传动,对支撑架进行横向移动,调整打孔装置和震实装置的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0010]优选的,所述打孔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三电机、第一减速电机和挖洞钻头,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支撑架的前端和后端转动连接,第三电机安装于支撑架的前端,并且第三电机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相连接,第一减速电机安装于第一支撑板的顶端,挖洞钻头的顶端与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挖洞钻头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下方;通过升降装置将挖洞钻头横移至底板预留口的上方,通过升降装置收缩,同时打开第一减速电机,驱动挖洞钻头旋转,使挖洞钻头穿过底板的预留口,对地面进行钻孔,之后对震实装置进行使用时,再打开第三电机,驱动第一支撑板顺时针旋转九十度,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11]优选的,所述震实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转轴、齿环、第二减速电机、第三齿轮、密封外壳、多组震动电机、排料管和第四电机,第二支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支撑架的前端和后端,转轴的顶部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撑板的中部,齿环套装于转轴的顶部,第二减速电机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板的顶端相连接,第三齿轮的底端与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三齿轮的侧端与齿环的侧端啮合连接,密封外壳的顶端与转轴的底端相连接,多组震动电机均安装于密封外壳的内部,排料管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板的侧端,第四电机安装于支撑架的前端,并且第四电机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前端相连接;通过升降装置将第二支撑板横移至底板预留口的上方,通过升降装置收缩,将密封外壳伸入至坑洞中,同时通过排料管将混凝土排入至坑洞中,打开第二减速电机,经密封外壳与齿环啮合传动,使转轴带动密封外壳旋转,之后打开多组震动电机,使密封外壳震动,再通过升降装置伸展,使密封外壳缓慢上升,通过震动密封外壳将混凝土震实,之后在使用打孔装置时,通过打开排料
管,驱动第二支撑板逆时针旋转九十度,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组侧墙板、多组第二液压缸和多组限位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多组穿孔,两组侧墙板的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板的顶端相连接,多组第二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两组侧墙板的左端和右端相连接,多组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多组限位板的侧端相连接;将模具的顶部伸入至第二支撑板上的穿孔中,之后通过多组第二液压缸伸展,使多组限位板配合第二支撑板上的穿孔,对模具进行固定,在升降装置将密封外壳伸入至坑洞中后,通过第二支撑板下压模具,将模具的底端卡入坑洞的顶部,之后多组第二液压缸收缩,将模具松开,再将钢筋穿过第二支撑板上的穿孔和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升降装置、打孔装置、震实装置、固定装置和模具,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上,升降装置安装于驱动装置上,打孔装置和震实装置均安装于升降装置上,固定装置安装于震实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对驱动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对支撑装置导向,驱动装置对升降装置的位置进行横向调整,打孔装置对地面进行打孔,震实装置对混凝土进行震实,固定装置对模具进行限位,模具对混凝土进行围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组轨道(1)、两组第一齿条(2)和多组移动装置,两组轨道(1)的顶端均设置有凹槽,两组第一齿条(2)分别安装于两组轨道(1)的凹槽中,多组移动装置分别安装于两组轨道(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组滑块(3)、底板(4)、两组第一电机(5)和两组第一齿轮(6),多组滑块(3)的底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轨道(1)上,多组滑块(3)的顶端均与底板(4)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底板(4)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预留口,两组第一电机(5)的左端均与底板(4)的右端相连接,两组第一齿轮(6)分别安装于两组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两组第一齿轮(6)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齿条(2)的顶端啮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第一液压缸(7)、多组伸缩杆(8)、两组导轨(9)、支撑架(10)、两组第二齿条(11)、两组第二电机(12)和两组第二齿轮(13),两组第一液压缸(7)和多组伸缩杆(8)的底端均与底板(4)的顶端相连接,两组第一液压缸(7)和多组伸缩杆(8)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导轨(9)的底端相连接,支撑架(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导轨(9)上,两组第二齿条(11)的底端均与支撑架(10)的顶端相连接,两组第二电机(12)的底端分别与两组导轨(9)的顶端相连接,两组第二齿轮(13)分别安装于两组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两组第二齿轮(13)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二齿条(11)的顶端啮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屋地基防潮施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4)、第三电机(15)、第一减速电机(16)和挖洞钻头(17),第一支撑板(1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支撑架(10)的前端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颖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萨莱玛木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