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式药膏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66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挤压式药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密封盖,容器本体一端密封,容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出胶口,容器本体内壁上处设置单向膜瓣,单向膜瓣的出口端伸入出胶口内,密封盖设置密封柱,密封柱的形状和出胶口内部的形状相适应,密封盖安装在出胶口,密封柱伸入出胶口内并顶靠单向膜瓣的顶端使单向膜瓣处于合拢密封状态。通过单向膜瓣和密封盖密封柱的结合使单向膜瓣始终处于闭合状态,先使闭合的单向膜瓣形成第一层密封结构,再通过密封盖和出胶口的密封形成第二层密封结构,更好的提升了该挤压式药膏容器的密封性,有效防止药膏内挥发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散失。内挥发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散失。内挥发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散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压式药膏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药物储存
,特别涉及一种挤压式药膏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常用含有麝香、石菖蒲、苏合香等中药的凝胶均盛装在凝胶包装管内,随身携带,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挤压将凝胶包装管内的凝胶挤出后涂抹使用。
[0003]由于麝香、石菖蒲、苏合香等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的挥发性中药,而市面上常见的凝胶包装管密封性较差,容易造成管内药物的挥发,管内药物的某些成分会随时间发生挥发,长时间导致挥发性药物药效减弱,甚至失效,使其治疗的效果降低,且在携带时极容易造成药物经管口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挤压式药膏容器。
[0005]一种挤压式药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密封盖,容器本体一端密封,容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出胶口,容器本体内壁上处设置单向膜瓣,单向膜瓣的出口端伸入出胶口内,密封盖设置密封柱,密封柱的形状和出胶口内部的形状相适应,密封盖安装在出胶口,密封柱伸入出胶口内并顶靠单向膜瓣的顶端使单向膜瓣处于合拢密封状态。
[0006]优选的,密封柱的前端设置凹陷部,凹陷部的形状和单向膜瓣的顶端形状相适应,密封盖安装在出胶口后,凹陷部套置在单向膜瓣顶端。
[0007]优选的,单向膜瓣包括多个弯曲的柔性板体,每个柔性板体的后端设置在容器本体内侧壁上,每个柔性板体的后端靠近出胶口,每个柔性板体的前端延伸进入出胶口内,每个柔性板体的前端位于出胶口上端和出胶口下端之间,相邻的柔性板体的侧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状态。
[0008]优选的,密封柱的外侧壁设置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安装第一密封圈,出胶口内侧壁上设置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相对应,密封盖和出胶口结合后,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围设的第一密封空间内。
[0009]优选的,密封柱的外侧壁设置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安装第二密封圈,出胶口内侧壁上设置第四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相对应,密封盖和出胶口结合后,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围设的第二密封空间内,第一密封槽靠近密封柱的前端,第三密封槽靠近密封柱的后端,第二密封槽靠近单向膜瓣,第四密封槽靠近出胶口的顶端。
[0010]优选的,出胶口为圆管状,密封盖设置套置管,套置管的内侧壁设置内螺纹,出胶口外侧壁设置外螺纹,套置管和密封柱之间设置容置空间,出胶口伸入容置空间内,密封柱和套置管分别贴合在出胶口内侧壁和外侧壁。
[0011]上述挤压式药膏容器中,通过单向膜瓣和密封盖密封柱的结合使单向膜瓣始终处于闭合状态,先使闭合的单向膜瓣形成第一层密封结构,再通过密封盖和出胶口的密封形
成第二层密封结构,更好的提升了该挤压式药膏容器的密封性,有效防止药膏内挥发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散失。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右视图。
[0014]图3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区部图。
[0015]图4是密封盖剖视图。
[0016]图5是容器本体剖视图。
[0017]图6是单向膜瓣的立体图。
[0018]图中:挤压式药膏容器10、容器本体20、出胶口21、第二密封槽211、第四密封槽212、外螺纹213、单向膜瓣22、柔性板体221、密封盖30、密封柱31、凹陷部311、第一密封槽312、第一密封圈313、第三密封槽314、第二密封圈315、套置管32、内螺纹3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0]参阅图1至图6,挤压式药膏容器10包括容器本体20和密封盖30,容器本体20一端密封,容器本体20的另一端设置出胶口21,容器本体20内壁上处设置单向膜瓣22,单向膜瓣22的出口端伸入出胶口21内,密封盖30设置密封柱31,密封柱31的形状和出胶口21内部的形状相适应,密封盖30安装在出胶口21,密封柱31伸入出胶口21内并顶靠单向膜瓣22的顶端使单向膜瓣22处于合拢密封状态。通过单向膜瓣22和密封盖30密封柱31的结合使单向膜瓣22始终处于闭合状态,先使闭合的单向膜瓣22形成第一层密封结构,再通过密封盖30和出胶口21的密封形成第二层密封结构,更好的提升了该挤压式药膏容器10的密封性,有效防止药膏内挥发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散失。
[0021]进一步的,密封柱31的前端设置凹陷部311,凹陷部311的形状和单向膜瓣22的顶端形状相适应,密封盖30安装在出胶口21后,凹陷部311套置在单向膜瓣22顶端。随着密封盖30和出胶口21逐渐结合的过程中,凹陷部311随着密封柱31沿着出胶口21内壁逐渐下滑,凹陷部311在下滑的过程中先将单向膜瓣22的顶端收纳,随着凹陷部311的逐渐朝单向膜瓣22推进,单向膜瓣22和凹陷部311结合的部位也越多,凹陷部311使单向膜瓣22收拢聚集使单向膜瓣22的密封性更佳。
[0022]进一步的,单向膜瓣22包括多个弯曲的柔性板体221,每个柔性板体221的后端设置在容器本体20内侧壁上,每个柔性板体221的后端靠近出胶口21,每个柔性板体的前端延伸进入出胶口21内,每个柔性板体的前端位于出胶口21上端和出胶口21下端之间,相邻的柔性板体221的侧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状态。打开密封盖30后挤压容器本体20,药膏收到挤压推动每个柔性板体221的前端向外弯曲,此时,单向膜瓣22形成打开状态,药膏可以从出胶口21挤出;当密封盖30和出胶口21扣合后,单向膜瓣22在密封柱31前端或凹陷部311的顶靠下始终处于密闭状态。有时在密封盖30打开状态下,当外界大气压过高或其他原因误挤引起容器本体20内压力减小时,单向膜瓣22迅速合拢形成密封状态,阻止单向膜瓣22外侧
的药物反向逆流进入容器本体20内,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的细菌随着单向膜瓣22外侧的药物进入容器本体20内污染内部的药物。因此单向膜瓣22的作用是:使容器本体20内药物凝胶只从容器本体20内流向出胶口21,阻止已经流出的药物再次回流到容器本体20内部,以防造成容器本体20内药物污染。
[0023]进一步的,密封柱31的外侧壁设置第一密封槽312,第一密封槽312内安装第一密封圈313,出胶口21内侧壁上设置第二密封槽211,第一密封槽312和第二密封槽211相对应,密封盖30和出胶口21结合后,第一密封圈313位于第一密封槽312和第二密封槽211围设的第一密封空间内。密封柱31的外侧壁和出胶口21的内侧壁之间安装第一密封圈313形成第三密封结构,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止麝香、石菖蒲、苏合香等有效成分的散发。
[0024]进一步的,密封柱31的外侧壁设置第三密封槽314,第三密封槽314内安装第二密封圈315,出胶口21内侧壁上设置第四密封槽212,第三密封槽314和第四密封槽212相对应,密封盖30和出胶口21结合后,第二密封圈315位于第三密封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式药膏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和密封盖,容器本体一端密封,容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出胶口,容器本体内壁上处设置单向膜瓣,单向膜瓣的出口端伸入出胶口内,密封盖设置密封柱,密封柱的形状和出胶口内部的形状相适应,密封盖安装在出胶口,密封柱伸入出胶口内并顶靠单向膜瓣的顶端使单向膜瓣处于合拢密封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药膏容器,其特征在于:密封柱的前端设置凹陷部,凹陷部的形状和单向膜瓣的顶端形状相适应,密封盖安装在出胶口后,凹陷部套置在单向膜瓣顶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式药膏容器,其特征在于:单向膜瓣包括多个弯曲的柔性板体,每个柔性板体的后端设置在容器本体内侧壁上,每个柔性板体的后端靠近出胶口,每个柔性板体的前端延伸进入出胶口内,每个柔性板体的前端位于出胶口上端和出胶口下端之间,相邻的柔性板体的侧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药膏容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梦怡马颖柯珺贾垚东李瑞轩张正琴史欣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