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及冷凝器对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562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用于将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对位,通过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的改进代替人工对位,实现矫形及对位装配对位,通过视觉系统配合可识别标识以及运动模组、视觉运动模组,实现准确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冷凝器短边对位,无需人工徒手抓取,肉眼对位,避免了工人疲劳、受伤。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及冷凝器对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及冷凝器对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凝器装配工序都是依靠人工进行徒手移动、对位,此装配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冷凝器个别变形严重,徒手对位较因难。冷凝器上面散热片比较锋利,容易划伤人工手。冷凝器装配孔一般在托盘底下,对准需弯腰,人工长期肉眼对位装配造成视觉疲劳,费时费力,降低效率。本机械结构通过短边夹持机构配合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夹持机构实现对位和机械抓取。视觉系统配合可识别标识、视觉运动模组、短边夹持机构实现准确对孔。无需人工徒手对位、抓取、肉眼对位,避免了工人疲劳、受伤。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人工对位、移动冷凝器容易受伤、疲劳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用于将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对位。
[0004]冷凝器短边上设置有作为对位参考点的可识别标识。
[0005]进一步可选地,冷凝器短边的可识别标识与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具有空间直角坐标系上的映射关系。
[0006]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包括:短边夹持机构、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视觉运动模组、视觉系统;其中,短边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冷凝器短边;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用于驱动短边夹持机构。
[0007]进一步可选地,视觉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视觉运动模组上,当冷凝器和底盘被运输到预设位置后,图像采集装置由视觉运动模组带动采集冷凝器短边上的可识别标识图像。
[0008]进一步可选地,视觉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可识别标识图像判断所述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偏位情况,并根据偏位情况控制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通过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控制短边夹持机构使冷凝器移动到其短边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对位的装配位置。
[0009]进一步可选地,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包括左右线性模组、前后线性模组,前后线性模组的前后运动方向为X轴方向,X轴方向为冷凝器传输方向;左右线性模组的左右运动方向为Y轴方向,Y轴方向为垂直冷凝器传输方向的方向。
[0010]进一步可选地,短边夹持机构包括两个气缸,每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一夹爪,两夹座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可选地,每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一L型挡条,两L型挡条相对设置。
[0012]进一步可选地,通过视觉系统配合可识别标记、线性模组配合气缸、短边夹持机构及L型挡条移动,可实现更准确的对位。
[0013]进一步可选地,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包括机架;短边夹持机构固定在左右线性模组上;左右线性模组固定在前后线性模组上;前后线性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视觉系统固定在所述视觉运动模组上;视觉运动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0014]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还包括冷凝器长边夹持机构,冷凝器长边夹持机构包括上下运动模组、左右线性模组、气缸,以及设置在气缸输出端的夹板。
[0015]进一步可选地,上下运动模组的上下运动方向为垂直X轴和Y轴的Z轴方向,左右线性模组的左右运动方向为Y轴方向,夹板的运动方向为Y轴方向。
[0016]优选的,冷凝器对位系统还包括冷凝器长边对位系统,用于将冷凝器长边上的第三紧固孔与底盘的第四紧固孔对位。
[0017]由此,本技术可取得至少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机械结构的方式代替人工手动移动、对位冷凝器,实现自动对位冷凝器,无需人工徒手移动、对位,且可实现一套系统通用多款冷凝器装配。
附图说明
[0018]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1例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1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结构爆炸图;
[0021]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1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对位特征示意图;
[0022]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1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对位特征空间直角坐标系示意图;
[0023]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2、3冷凝器长边对位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2、3冷凝器长边对位系统三维示意图;
[0025]图7示出本技术2、3冷凝器长边对位系统对位特征示意图。
[0026]图8示出本技术2、3冷凝器长边对位系统对位特征空间直角坐标系示意图
[0027]1、上下运动模组;2、左右线性模组;3、夹持机构;4、冷凝器;5、视觉系统;6、可识别标识;7、前后线性模组;8、机架;9、视觉运动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目前冷凝器装配工序都是依靠人工进行徒手抓取移动、对位。如冷凝器个别变形严重,徒手对位较因难,冷凝器上面散热片比较锋利,容易划伤人工手。冷凝器装配孔一般在托盘底下,对准需弯腰,人工长期肉眼对位装配造成视觉疲劳,存在视觉疲劳,长时间生产劳动强度极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本申请通过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的改进代替人工对位,实现矫形及对位装配对位,通过视觉系统配合可识别标识以及运动模组、视觉运动模
组,实现准确对孔。
[0030]下面结合附图示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4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用于将冷凝器1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的对位装配(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紧固孔定位孔并不具有特定的序号含义,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对不同结构加以区别称谓)。
[0033]为实现图1

4所示,冷凝器1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的对位,考虑到第一紧固孔在冷凝器的底部,不容易看见,冷凝器1短边上设置有作为第一紧固孔对位参考点的可识别标识8,优选的,可识别标识形状可为圆形、方型、三角型等形状的孔,当然也可以是凸起或颜色标识,优选的可识别标识8位于第一紧固孔上方可被容易看见的位置。其与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具有空间直角坐标系上的映射关系,以空间直角坐标系 X

Y

Z为例,其中X轴方向为冷凝器传输方向,Y轴方向为垂直冷凝器传输方向,Z轴方向为同时垂直X轴和Y轴的方向。假设第一紧固孔的坐标点为(X2、 Y2、Z2),可识别标识8的坐标点为(X1、Y1、Z1),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用于将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对位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短边上设置有作为对位参考点的可识别标识;所述对位系统包括:短边夹持机构、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视觉运动模组、视觉系统;所述短边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冷凝器短边;所述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用于驱动短边夹持机构;所述视觉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视觉运动模组上,当所述冷凝器和底盘被运输到预设位置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由所述视觉运动模组带动采集所述冷凝器短边上的可识别标识图像;所述视觉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可识别标识图像判断所述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与底盘的第二紧固孔偏位情况,并根据所述偏位情况控制所述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通过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控制短边夹持机构使冷凝器移动到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对位的装配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短边的可识别标识与所述冷凝器短边上的第一紧固孔具有空间直角坐标系上的映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器短边对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夹持机构运动模组包括左右线性模组、前后线性模组,所述前后线性模组的前后运动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X轴方向为冷凝器传输方向;所述左右线性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松孟万云王叶刘桂陈章勇黄远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