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轴体、机械按键、键盘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60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轴体、机械按键、键盘及电子设备,机械轴体包括壳体、弹性体、操作柱、复位件、接触块和驱动部;弹性体、复位件、操作柱和驱动部均装设于壳体,且操作柱能够沿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移动;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操作柱和壳体,以使操作柱移动后复位;接触块设于操作柱;驱动部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按压操作柱,弹性体与接触块保持第一间隔;驱动部使弹性体与接触块产生第二间隔,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按压操作柱,接触块与弹性体产生接触碰撞。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段落手感和线性手感的切换,降低用户购置键盘的成本,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轴体、机械按键、键盘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键盘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轴体、机械按键、键盘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键盘(mechanical keyboard)是游戏爱好者经常使用的一种键盘,通常情况下,机械键盘的每个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微动开关来控制闭合,此微动开关也被称为“轴”。依照微动开关的分类,机械键盘可分为传统的茶轴、青轴、白轴、黑轴、红轴以及Romer

G和光轴等。
[0003]其中红轴和青轴作为比较常用的轴型,红轴按压无声响,为线性手感,适用于游戏;青轴按压有声响,为段落手感,适用于打字。然而,很多情况下,使用者既需要游戏以放松心情,此时则需要线性手感的键盘;也需要打字以学习或者工作,此时则需要段落手感的键盘。为了满足线性手感和段落手感的切换,使用者需要备用两台键盘,使用非常麻烦,且用户购置键盘的成本较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械轴体、机械按键、键盘及电子设备,其中的机械轴体既能实现段落手感,又能实现线性手感,因此用户仅需要购买一台键盘即可,使用非常方便,用户购置键盘的成本降低,节约了资源。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轴体,包括:壳体、弹性体、操作柱、复位件、接触块和驱动部。
[0006]弹性体、复位件、操作柱和驱动部均装设于壳体,且操作柱能够沿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移动;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操作柱和壳体,以使操作柱移动后复位;接触块设于操作柱。
[0007]驱动部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按压操作柱,弹性体与接触块保持第一间隔;驱动部使弹性体与接触块产生第二间隔,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按压操作柱,接触块与弹性体产生接触碰撞。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与接触块保持第一间隔时,机械轴体处于线性手感状态;接触块与弹性体产生接触碰撞时,机械轴体处于段落手感状态。
[0009]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驱动部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此时,将操作柱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向下按压,弹性体与接触块保持第一间隔,此处保持第一间隔意指:操作柱带动接触块向下移动,接触块与弹性体之间的距离虽然缩短,但是接触块与弹性体之间仍然具有间隔,以使接触块不能与弹性体接触,此时,操作柱向下移动不会发出比较明显的声响,进而实现机械轴体的线性手感状态。
[0010]当需要将机械轴体切换成段落手感时,驱动部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二间隔,此时将操作柱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向下按压,操作柱会带动接触块与弹性体产生接触碰撞,以发出“咔哒”的声响,进而实现机械轴体的线性手感状态。此处第二间隔意指:在操
作柱未向下移动时,驱动部使得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间隔,当操作柱向下移动带动接触块向下移动时,接触块与弹性体之间的第二间隔逐渐缩小,且能够接触碰撞。
[0011]从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轴体,通过设置驱动部,利用驱动部调整接触块和弹性体之间处于第一间隔或第二间隔,且在接触块和弹性体之间处于第一间隔时,接触块向下移动不能与弹性体接触,进而实现机械轴体的线性手感。在接触块和弹性体之间处于第二间隔时,接触块向下移动能够与弹性体接触碰撞以发出“咔哒”的声响,进而实现机械轴体的段落手感。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的情况下,驱动部使弹性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二间隔;第一方向为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
[0013]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使弹性体沿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将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一间隔调整成第二间隔。也即,驱动部带动弹性体的位置改变,以使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一间隔成为第二间隔。由此,操作柱向下移动时,带动接触块向下移动与弹性体接触碰撞以发出“咔哒”的声响,实现机械轴体的段落手感。
[0014]可以理解,当需要将机械轴体从段落手感切换成线性手感时,驱动部使弹性体沿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将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二间隔调整第一间隔即可。其中,将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一间隔调整成第二间隔时,驱动部使弹性体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二间隔调整成第一间隔时,驱动部使弹性体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的情况下,驱动部使接触块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弹性体与接触块产生第二间隔;第二方向为环绕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的方向。
[0016]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使接触块沿着环绕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的方向移动,以将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一间隔调整成第二间隔。也即,驱动部带动接触块的位置改变,以使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一间隔成为第二间隔。由此,操作柱向下移动时,带动接触块向下移动与弹性体接触碰撞以发出“咔哒”的声响,实现机械轴体的段落手感。
[0017]可以理解,当需要将机械轴体从段落手感切换成线性手感时,驱动部使接触块沿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将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二间隔调整第一间隔即可。其中,将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一间隔调整成第二间隔时,驱动部使接触块环绕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顺时针转动。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二间隔调整成第一间隔时,驱动部使接触块环绕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逆时针转动。或者,将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一间隔调整成第二间隔时,驱动部使接触块环绕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逆时针转动。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第二间隔调整成第一间隔时,驱动部使接触块环绕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顺时针转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为操作柱,操作柱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带动接触块沿第二方向移动。
[0019]本实施例中,操作柱作为驱动部,可以环绕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接触块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使得接触块与弹性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进而实现机械轴体的段落手感。可以理解,当需要从段落手感切换至线性手感时,可以转动操作柱,使得操作柱带动接触块移动,进而使得接触块与弹性体之间从第二间隔切换为第一间隔,此
时,操作柱向下移动带动接触块向下移动时,接触块不能与弹性体接触,以实现线性手感。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切换件和定位件,切换件和定位件装设于壳体内,定位件对切换件进行定位,以使切换件可以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或者,切换件驱动弹性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二间隔。
[0021]本实施例中,切换件使弹性体与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时,利用定位件将切换件定位,使得切换件保持不动,以防止弹性体与接触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确保弹性体和接触块之间具有稳定的第一间隔,使得机械轴体具有稳定的线性手感状态。
[0022]当机械轴体需要切换成段落手感时,使得定位件对切换件的定位作用暂时取消,然后使得切换件带动弹性体沿着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定位件在切换件将弹性体带动到位后对切换件进行定位,使得切换件保持不动,进而使得弹性体与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弹性体、操作柱、复位件、接触块和驱动部;所述弹性体、所述复位件、所述操作柱和所述驱动部均装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操作柱能够沿所述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操作柱和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操作柱移动后复位;所述接触块设于所述操作柱;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沿着所述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按压所述操作柱,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保持所述第一间隔;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产生第二间隔,沿着所述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按压所述操作柱,所述接触块与所述弹性体产生接触碰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保持所述第一间隔时,所述机械轴体处于线性手感状态;所述接触块与所述弹性体产生接触碰撞时,所述机械轴体处于段落手感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的情况下,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弹性体沿第一方向移动,或者使所述接触块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环绕所述机械轴体的高度方向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所述操作柱,所述操作柱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接触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切换件和定位件,所述切换件和定位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定位件对所述切换件进行定位,以使所述切换件可以使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或者,所述切换件驱动所述弹性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具有第二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柱包括转动段,所述转动段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接触块设于所述转动段的外表面,所述转动段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带动所述接触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导向筒,所述操作柱设有导向腔,所述导向柱还包括按压段和导向柱,所述转动段连接所述按压段,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导向腔内;所述导向柱转动装于所述导向筒并可相对所述导向筒转动,以使所述操作柱相对所述导向筒转动;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导向腔内,且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筒的外周壁。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段包括两个相对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外表面中至少一个设有所述接触块。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轴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室,所述转动段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接触块装设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和所述接触块之间;所述转动段位于所述容纳腔室内;所述容纳腔室的腔壁形成限位壁,在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具有第一间隔时,所述限位壁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方向推挤所述接触块,所述接触块挤压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接触块移动至所述安装槽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室内;所述第一分隔板设有避让口;所述弹性体的至少部分横
跨所述避让口;所述容纳腔室的腔壁设有避让槽;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块产生第二间隔时,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接触块从所述安装槽伸至所述避让槽;所述操作柱带动所述接触块从所述避让槽移动至避让口,所述接触块与所述弹性体产生接触碰撞。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哲玮黄维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