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5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及其加工工艺,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本体外套设有一立体透气层,床垫本体与立体透气层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设有多个用于导温的铜珠;床垫本体上设有用于供气体流动的流道,流道贯穿过床垫本体的两端,并且流道与间隙相连通,床垫本体上端具有多个顶起部,顶起部表面中间处为向外凸起状表面,顶起部的凸起状表面顶起立体透气层后形成权利要求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在床垫本体与立体透气层之间铺设铜珠的方式,快速传递热量来保持立体透气层表面的干爽性,可通过床垫本体上的流道来对床垫本体形成散热效果,并且可通过不同的使用方式来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床垫均可形成相应透气性或保暖性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使用者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垫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具有3D面料的床垫是一种通过逐层缝合后制成的3D床垫,通过3D面料的弹性来提高制作完成后床垫的舒适性,而现有的具有3D床垫是均是通过编织设备编织后填充纤维面料层、立体透气层成型的,但人躺在床垫上后,人所散发的温度虽容易透过立体透气层散发至纤维面料层内,但纤维面料层具有较强的保暖特性,在夏天使用该床垫时,虽在使用者躺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但当纤维面料层所保留的温度无法及时向外传导散热时,热量会重新传递至使用者以及被褥内,因此在夏天使用时,床垫无法及时向外传导的热量便会升高使用者与床垫接触面的温度,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舒适性;并且现有的3D床垫在制作的过程中均是通过编织设备,从底层逐层向上编织成型的3D床垫,并无法另外形成贯穿3D穿点的透气结构,使得制作成型后的床垫仅可通过自身的纤维层以及立体透气层来进行透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及其加工工艺,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外套设有一立体透气层,所述床垫本体与立体透气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多个用于导温的铜珠;所述床垫本体上设有用于供气体流动的流道,所述流道贯穿过床垫本体的两端,并且所述流道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0005]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床垫本体上端具有多个顶起部,所述顶起部表面中间处为向外凸起状表面,所述顶起部的凸起状表面顶起所述立体透气层后形成权利要求所述的间隙。
[0006]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立体透气层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将床垫本体放入立体透气层内的开口。
[0007]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用于加工回弹性床垫的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压合成型装置:通过压合的方式定型床垫本体的外形;塑形设备:通过插入所述床垫本体后加热定型形成所述流道;所述压合成型装置包括上模板、压模框架、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于压模框架外,所述下模板设于压模框架内,所述压模框架内具有供下模板上下升降的活动间隙,所述上模板通过一第一气动伸缩杆驱动升降,所述下模板通过第二气动伸缩杆驱动升降,所述上模板下端面具有用于成型所述顶起部的凹槽,并且所述上模板内设有用于加热的第一电热
丝,所述第一电热丝外接电源供电加热;所述塑形设备包括活动嵌板、转轴、热成型组件、丝杆,所述活动嵌板通过一支撑活动板抵在架体的表面,所述热成型组件通过转轴摆动连接于活动嵌板的上端,所述丝杆设于活动嵌板的左右两侧,且分别贯穿过活动嵌板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活动嵌板分别通过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活动嵌板上具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丝杆啮合孔,以通过控制活动嵌板的正反转动来驱动活动嵌板的前后移动;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将通过3D面料编织好的床垫雏形放置于压模框架内下模板上端,随后控制上模板下压,等待六十秒,让上模板内的第一电热丝加热定型床垫本体表面的顶起部,S2:定型完成后控制下模板上升,向上顶起床垫本体,随后控制与各个丝杆相连的电机带动丝杆转动,驱动活动嵌板朝向压模框架上的床垫本体移动,直至将热塑形杆插入床垫本体内,再通过热塑形杆内的第二电热丝加热热塑形杆的表面,对床垫本体进行定型,等待加热完成后流道的成型;S3:将定型完成后的床垫本体装入立体透气层内,再往床垫本体与立体透气层的间隙中填充所述铜珠;S4:反复左右倾斜床垫本体,将多余的铜珠倒出立体透气层后缝合开口,得到成品。
[0008]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热成型组件靠近压合成型装置的一侧设有一热塑形杆,所述热塑形杆内设有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外接电源供电加热,所述热成型组件的左右其中一侧设有一摇杆,所述摇杆与热塑形杆之间设有夹角。
[0009]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嵌板下端设有至少一个丝杆啮合孔,所述丝杆啮合孔嵌入滑槽内,以在活动嵌板前后移动时通过丝杆啮合孔支撑。
[0010]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在床垫本体与立体透气层之间铺设铜珠的方式,快速传递热量来保持立体透气层表面的干爽性,并且可通过床垫本体上的流道来对床垫本体形成散热效果,并且可通过不同的使用方式来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床垫均可形成相应的透气性或保暖性,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本专利技术可通过热定型工艺的方式,强行形成床垫本体上顶起部与流道的成型,避免在避免在床垫本体被编织成型后仅通过其自身的材质来散热,并且成型的顶起部会向上顶起立体透气层,形成间隙来放置铜珠,或通过该间隙与流道的连通来保证床垫本体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流道未成型前的示意图。
[0015]图4为热塑形杆插入床垫本体中成型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加工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塑形设备的示意图。
[0018]图7为塑形设备的局部结构正视图。
[0019]图8为热塑形杆向上挑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压合成型装置1、上模板11、第一气动伸缩杆111、压模框架12、下模板13、第二气动伸缩杆131、架体2、塑形设备3、活动嵌板31、丝杆啮合孔311、支撑活动板312、限位板313、转轴32、热成型组件33、热塑形杆331、摇杆332、丝杆34、床垫本体4、顶起部41、流道42、立体透气层5、开口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包括床垫本体4,所述床垫本体4外套设有一立体透气层5,所述床垫本体4与立体透气层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多个用于导温的铜珠;所述床垫本体4上设有用于供气体流动的流道42,所述流道42贯穿过床垫本体4的两端,并且所述流道42与所述间隙相连通,当在使用者在使用本床垫时,可通过床垫本体4来形成良好的保温效果,并通过床垫本体4与立体透气层5之间的间隙中的铜珠来提高热能传导效率,通过上述的内容可出现如下使用方式及情况:如在夏天使用时,使用者所盖的被褥皆较为轻便,虽被褥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但被褥间的间隙较多空气流动较快,导致使用者的体温会自然向外散发,不会在被褥与立体透气层5的表面间停留过长时间,但部分热量是散发至床垫本体4内的,虽床垫本体4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由于床垫本体4与立体透气层5之间设有间隙以及铜珠,通过铜珠来将立体透气层5表面的热量传递至床垫本体4处使立体透气层5表面的温度低于床垫本体4内的温度,并且通过流道42使得空气可进入床垫本体4内,来形成对床垫本体4的降温,而该情况是使用者有盖有被褥的情况下,而使用者没有盖被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4),所述床垫本体(4)外套设有一立体透气层(5),所述床垫本体(4)与立体透气层(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多个用于导温的铜珠;所述床垫本体(4)上设有用于供气体流动的流道(42),所述流道(42)贯穿过床垫本体(4)的两端,并且所述流道(42)与所述间隙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4)上端具有多个顶起部(41),所述顶起部(41)表面中间处为向外凸起状表面,所述顶起部(41)的凸起状表面顶起所述立体透气层(5)后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透气层(5)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将床垫本体(4)放入立体透气层(5)内的开口(5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具有3D面料的回弹性床垫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用于加工回弹性床垫的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压合成型装置(1):通过压合的方式定型床垫本体(4)的外形;塑形设备(3):通过插入所述床垫本体(4)后加热定型形成所述流道(42);所述压合成型装置(1)包括上模板(11)、压模框架(12)、下模板(13),所述上模板(11)设于压模框架(12)外,所述下模板(13)设于压模框架(12)内,所述压模框架(12)内具有供下模板(13)上下升降的活动间隙,所述上模板(11)通过一第一气动伸缩杆(111)驱动升降,所述下模板(13)通过第二气动伸缩杆(131)驱动升降,所述上模板(11)下端面具有用于成型所述顶起部(41)的凹槽,并且所述上模板(11)内设有用于加热的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外接电源供电加热;所述塑形设备(3)包括活动嵌板(31)、转轴(32)、热成型组件(33)、丝杆(34),所述活动嵌板(31)通过一支撑活动板(312)抵在架体(2)的表面,所述热成型组件(33)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莉虹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虹莉阁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