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急救防混流机械通气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52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急救防混流机械通气面罩,以解决现有通气阀状态切换的精准性、稳定性、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其方案包括由竖直设置的管状阀体和轴向滑动置于所述阀体内侧的活塞组成的通气阀,阀体下端回转连接有面罩,阀体内侧有置于所述活塞下方的弹簧;所述的通气阀上有与活塞行程对应的吸气孔和呼气孔,当活塞下移时,呼气孔关闭后吸气孔开启,当活塞上移复位时,吸气孔关闭后呼气孔开启;所述的阀体上有置于呼气孔下方的安全阀,阀体内侧有置于所述活塞上方的滤芯,呼气孔处连接有净化滤网,阀体下端回转连接有置于面罩下方的扁口管,扁口管的侧面连接有两根鼻插管。扁口管的侧面连接有两根鼻插管。扁口管的侧面连接有两根鼻插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急救防混流机械通气面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急救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急救防混流机械通气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急救过程中,通气面罩是机械通气时不可缺少的呼吸急救设备,其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之一即是用于切换吸气和呼气状态的通气阀,目前,通气阀主要由主导吸气的鸭嘴单向阀和主导呼气的呼气阀组成,多年来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仍较为明显:其一,精准性差:呼气阀的开合由鸭嘴阀自身的位移决定,而实际使用中,一旦吸气过程中鸭嘴阀的位移意外受阻而在气压作用下提前开启,将会导致气流流经鸭嘴阀后直接经呼气口排出,无法进入患者体内,造成机械通气的失败;其二,稳定性差:呼气时气流在流经呼气阀时会产生空气振荡而造成呼气阀内部的压力波动,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导致通气不正常,还会给通气装置传递错误的信号使通气装置过早地启动下一个吸气阶段,引起患者的不适甚至引发危险;其三,安全性差:呼气阀部分需要借助患者呼气时产生的压力开启,因此会造成一定的呼气阻抗,使患者肺部始终处于较高的压力状态,易造成肺组织的气压伤;同时,呼气阀的反应速度较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急救防混流机械通气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竖直设置的管状阀体(1)和轴向滑动置于所述阀体(1)内侧的活塞(2)组成的通气阀,阀体(1)下端连接有面罩(3),阀体(1)内侧有置于所述活塞(2)下方的弹簧(4);所述的通气阀上有与活塞(2)行程对应的吸气孔(7)和呼气孔(9),当活塞(2)下移时,呼气孔(9)关闭后吸气孔(7)开启,当活塞(2)上移复位时,吸气孔(7)关闭后呼气孔(9)开启;所述的阀体(1)上有置于呼气孔(9)下方的安全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急救防混流机械通气面罩,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有竖向贯穿活塞(2)的柱体(5),柱体(5)的上端有于柱体(5)同轴设置的外缘凸台(6),所述吸气孔(7)置于活塞(2)上并与柱体(5)间隙配合,活塞(2)上有置于吸气孔(7)上方并与外缘凸台(6)轴向密封滑动配合的滑移孔(8),所述外缘凸台(6)与滑移孔(8)轴向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呼气孔(9)水平设置于阀体(1)上并置于活塞(2)下方,所述活塞(2)下端面与呼气孔(9)下缘之间的距离小于外缘凸台(6)在滑移孔(8)内的有效滑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急救防混流机械通气面罩,其特征在于,吸气孔(7)竖直设置于阀体(1)外侧,所述吸气孔(7)的上下端口分别朝向阀体(1)内侧并与阀体(1)的内侧连通,所述上下端口的竖直距离大于活塞(2)的高度,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娜陈万宏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