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508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高陡山坡地区的空间数据集;所述空间数据集包括遥感影像数据、航测图像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根据所述空间数据集构建空间数据库;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包括多个沟道;基于所述空间数据库,获取每个所述沟道的属性数据集;所述属性数据集包括基本参数、冲刷侵蚀范围和冲刷侵蚀程度;根据所述属性数据集构建属性数据库;根据所述空间数据库和所述属性数据库确定所述高陡山坡地区的泥石流数据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基于高陡山坡地区的泥石流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能够全面的对各种区域的多源信息进行耦合和收集,为泥石流防治工作提供了精准全面的数据基础。防治工作提供了精准全面的数据基础。防治工作提供了精准全面的数据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库
,特别是涉及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0003]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0004]由于近年来强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在我国山区部分沟道内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松散物源,山洪泥石流暴发所需的激发雨量大为降低,增加了陡山坡地区泥石流活动的危险性。为了减轻山洪泥石流灾害带来各项损失,及时有效的提供防灾减灾对策,结合前人的工作,开展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沟道冲刷演进机制研究。但是目前并没有对如何构建泥石流数据集的技术方案的现有技术,导致了无法科学准确对泥石流防治工作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包括:
[0008]获取高陡山坡地区的空间数据集;所述空间数据集包括遥感影像数据、航测图像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
[0009]根据所述空间数据集构建空间数据库;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包括多个沟道;
[0010]基于所述空间数据库,获取每个所述沟道的属性数据集;所述属性数据集包括基本参数、冲刷侵蚀范围和冲刷侵蚀程度;
[0011]根据所述属性数据集构建属性数据库;
[0012]根据所述空间数据库和所述属性数据库确定所述高陡山坡地区的泥石流数据库。
[0013]优选地,所述获取高陡山坡地区的空间数据集,包括:
[0014]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并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得到所述遥感影像数据;
[0015]利用无人机对所述高陡山坡地区进行航测,得到所述航测图像数据;
[0016]对所述高陡山坡地区进行野外实地勘探,得到所述野外调查数据。
[0017]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间数据集构建空间数据库,包括:
[0018]基于训练好的图像生成网络,根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所述航测图像数据和所述野外调查数据生成所述沟道的图层数据。
[0019]优选地,所述基本参数包括:沟道形状数据、沟道长度数据、沟道坡降数据、沟道地形地貌数据。
[0020]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属性数据集构建属性数据库,包括:
[0021]基于实体

关系模型方法,对预设的泥石流监测实体进行标识区分,并根据表示区分后的所述泥石流监测实体对所述属性数据库进行分类,得到分类数据;
[0022]根据所述分类数据确定所述属性数据库。
[0023]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系统,包括:
[0024]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高陡山坡地区的空间数据集;所述空间数据集包括遥感影像数据、航测图像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
[0025]第一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间数据集构建空间数据库;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包括多个沟道;
[0026]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空间数据库,获取每个所述沟道的属性数据集;所述属性数据集包括基本参数、冲刷侵蚀范围和冲刷侵蚀程度;
[0027]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属性数据集构建属性数据库;
[0028]组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间数据库和所述属性数据库确定所述高陡山坡地区的泥石流数据库。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0030]解译单元,用于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并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得到所述遥感影像数据;
[0031]航测单元,用于利用无人机对所述高陡山坡地区进行航测,得到所述航测图像数据;
[0032]勘探单元,用于对所述高陡山坡地区进行野外实地勘探,得到所述野外调查数据。
[0033]优选地,所述第二构建模块具体包括:
[0034]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基于训练好的图像生成网络,根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所述航测图像数据和所述野外调查数据生成所述沟道的图层数据。
[0035]优选地,所述第二构建模块具体包括:
[0036]分类单元,用于基于实体

关系模型方法,对预设的泥石流监测实体进行标识区分,并根据表示区分后的所述泥石流监测实体对所述属性数据库进行分类,得到分类数据;
[0037]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类数据确定所述属性数据库。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高陡山坡地区的空间数据集;所述空间数据集包括遥感影像数据、航测图像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根据所述空间数据集构建空间数据库;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包括多个沟道;基于所述空间数据库,获取每个所述沟道的属性数据集;所述属性数据集包括基本参数、冲刷侵蚀范围和冲刷侵蚀程度;根据所述属性数据集构建属性数据库;根据所述空间数据库和所述属性数据库
确定所述高陡山坡地区的泥石流数据库。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基于高陡山坡地区的泥石流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能够全面的对各种区域的多源信息进行耦合和收集,为泥石流防治工作提供了精准全面的数据基础。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能够全面的对各种区域的多源信息进行耦合和收集,为泥石流防治工作提供了精准全面的数据基础。
[004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高陡山坡地区的空间数据集;所述空间数据集包括遥感影像数据、航测图像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根据所述空间数据集构建空间数据库;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包括多个沟道;基于所述空间数据库,获取每个所述沟道的属性数据集;所述属性数据集包括基本参数、冲刷侵蚀范围和冲刷侵蚀程度;根据所述属性数据集构建属性数据库;根据所述空间数据库和所述属性数据库确定所述高陡山坡地区的泥石流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高陡山坡地区的空间数据集,包括: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并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得到所述遥感影像数据;利用无人机对所述高陡山坡地区进行航测,得到所述航测图像数据;对所述高陡山坡地区进行野外实地勘探,得到所述野外调查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间数据集构建空间数据库,包括:基于训练好的图像生成网络,根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所述航测图像数据和所述野外调查数据生成所述沟道的图层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参数包括:沟道形状数据、沟道长度数据、沟道坡降数据、沟道地形地貌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数据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属性数据集构建属性数据库,包括:基于实体

关系模型方法,对预设的泥石流监测实体进行标识区分,并根据表示区分后的所述泥石流监测实体对所述属性数据库进行分类,得到分类数据;根据所述分类数据确定所述属性数据库。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林曹钧恒包健赵中强张盼许晓霞赵悦赵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