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03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涉及铁隧道近接施工领域,包括注浆系统、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地表钻孔注浆系统,所述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用于实现钻孔注浆;所述注浆系统包括喷浆混合器、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一端与喷浆混合器连接,另一端可延伸置于在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钻好的孔洞内,所述注浆管置于在钻好的孔洞的一端开设有注浆孔,所述喷浆混合器上设置有用于混合液进入到喷浆混合器内进行混合的第一送液管和第二送液管。该加固体系能够有效对邻近地铁线路或上覆盾构区间起到加固作用,并可以减少隧道施工产生的地层扰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近接施工
,具体为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地铁建设蓬勃发展,且大多数城市已修建有地铁工程,在城区内新修建地下隧道时常需要穿越既有盾构隧道。既有盾构区间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衬砌结构与地层的共同作用,因此,新建地铁盾构隧道产生的地层扰动对于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尤为关键。此外,新建地下隧道土体开挖卸荷易导致地层沉陷,诱发的上部围岩承载能力失效和塌陷直接性导致既有盾构区间存在更高的风险性,故涉及的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区间地层注浆加固措施更具挑战性。
[0003]保障新建地下隧道自身安全及掘进对近接既有盾构区间的安全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然而现有措施大部分仅考虑单一结构的加固方式,并不能有效防止地下隧道施工安全和近接既有盾构区间安全同时存在的建设风险威胁。尤其是在城市主城区修建地铁,盾构区间下穿施工时不可避免会带来地层损失和应力扰动,当这种位移和影响超出一定范围时,必然对新隧道结构本身和邻近多条地铁线路造成严重破坏。轻则隧道衬砌开裂、不均匀沉降与扭转,重则管片崩塌,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发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措施,对新建地下隧道近接下穿施工安全隐患防控是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该加固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措施,能够有效对邻近地铁线路或上覆盾构区间起到加固作用,并可以减少隧道施工产生的地层扰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包括注浆系统、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地表钻孔注浆系统,所述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用于实现钻孔注浆;
[0007]所述注浆系统包括喷浆混合器、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一端与喷浆混合器连接,所述注浆管的另一端可延伸置于在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钻好的孔洞内,所述注浆管置于在钻好的孔洞的一端开设有注浆孔,所述喷浆混合器上设置有用于混合液进入到喷浆混合器内进行混合的第一送液管和第二送液管。
[0008]优选地,所述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包括第一钻机,所述第一钻机安放在新建地下隧道内,用于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钻孔,让所述注浆管置于在隧道衬砌结构的钻孔内。
[0009]优选地,所述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还包括第一注浆机、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
注浆机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送液管和第二送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注浆机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搅拌器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钻机安放在操作平台上,所述操作平台可升降设置,用于控制调节第一钻机的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包括第二钻机,所述第二钻机设置在地表上,用于对盾构隧道周围的土体进行钻孔,让所述注浆管置于在盾构隧道周围钻好的钻孔内。
[0012]优选地,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还包括第二注浆机、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注浆机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送液管和第二送液管连通,所述第二注浆机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搅拌器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液管和第二送液管分别用于让注浆液AB液混合物和C液进入到喷浆混合器中进行混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采用的WSS深孔注浆工法是一种定压、定量、定向的地层加固的工法,具有瞬结性一次喷射和浸透性二次喷射的复合比率,在土层改良时可以自由地设定,从粘性土、砂质土到地下水非常多的砂砾层,以及更加复杂的复合地层都可以适用;
[0016](2)、本技术的采取深孔注浆方式从新建隧道洞内和地面同时向既有盾构与新隧道拱部之间的土体进行加固,注浆加固区相互叠合,充分保障上部盾构区间安全。且所用注浆设备轻巧灵活、方便移动、容易操作、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的注浆系统钻孔时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的注浆系统注浆时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的WSS工法注浆工艺流程图;
[0021]图中,1

注浆管,2

第一钻机,3

第二钻机,5

操作平台,7

新建地下隧道,8

隧道衬砌结构,11

第一送液管,12

第二送液管,13

喷浆混合器,14

注浆孔,21

第一注浆机,22

第一搅拌器,31

第二注浆机,32

第二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
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4]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包括注浆系统、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地表钻孔注浆系统,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地表钻孔注浆系统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系统、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地表钻孔注浆系统,所述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用于实现钻孔注浆;所述注浆系统包括喷浆混合器(13)、注浆管(1),所述注浆管(1)的一端与喷浆混合器(13)连接,所述注浆管(1)的另一端可延伸置于在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和所述地表钻孔注浆系统钻好的孔洞内,所述注浆管(1)置于在钻好的孔洞的一端开设有注浆孔(14),所述喷浆混合器(13)上设置有用于混合液进入到喷浆混合器(13)内进行混合的第一送液管(11)和第二送液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包括第一钻机(2),所述第一钻机(2)安放在新建地下隧道(7)内,用于对隧道衬砌结构(8)进行钻孔,让所述注浆管(1)置于在隧道衬砌结构(8)的钻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WSS工法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地层注浆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隧道内钻孔注浆系统还包括第一注浆机(21)、第一搅拌器(22),所述第一注浆机(21)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送液管(11)和第二送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专张才兴曹志刚张晓峰许爱国韩松邢嘉斌张飞宇李梦晨赵向前张博涵冯硕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