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95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包括扩张杆、联动机构和固定件;扩张杆包括有数根,扩张杆的下端设置有钩部,各扩张杆的钩部开口一侧相背对设置;联动机构包括座体和导向孔,数根扩张杆分别设置于座体的四周,其上端与座体之间活动连接,导向孔设置于座体的下方,扩张杆可活动地穿过于导向孔,并且扩张杆与联动机构的轴线之间成角度倾斜设置,当导向孔可上下移动改变其与座体之间的距离时,各扩张杆的钩部同时相互远离或靠近;固定件设置于联动机构上,用于锁定导向孔的位置以保持数根扩张杆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撑开并固定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便于操作的手术空间。作的手术空间。作的手术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

技术介绍

[0002]腋臭是体臭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腋窝大汗腺分泌物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的一种特殊气味,以青壮年、特别是女性居多,常有家族遗传史。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彻底去除腋窝大汗腺。目前,在腋臭祛除手术治疗中,没有能够撑开并固定切口周围皮肤的器械,从而无法向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便于操作的手术空间,不利于准确且彻底地清除汗腺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能够撑开并固定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便于操作的手术空间。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包括扩张杆、联动机构和固定件;扩张杆包括有数根,扩张杆的下端设置有钩部,各扩张杆的钩部开口一侧相背对设置;联动机构包括座体和导向孔,数根扩张杆分别设置于座体的四周,其上端与座体之间活动连接,导向孔设置于座体的下方,扩张杆可活动地穿过于导向孔,并且扩张杆与联动机构的轴线之间成角度倾斜设置,当导向孔可上下移动改变其与座体之间的距离时,各扩张杆的钩部同时相互远离或靠近;固定件设置于联动机构上,用于锁定导向孔的位置以保持数根扩张杆的状态。
[0006]进一步地,联动机构还包括拉杆和导向盘,座体由上端至下端开设有通孔,拉杆可滑动地穿过通孔,并且拉杆的两端延伸至通孔外,拉杆的下端与导向盘的中心固定连接,导向孔均布设置于导向盘的圆周上,通过抽拉拉杆,能够带动导向盘,导向盘的移动可同时带动数根扩张杆转动,便于操作使用。
[0007]进一步地,联动机构还包括拉杆和数根辐条,座体由上端至下端开设有通孔,拉杆可滑动地穿过通孔,并且拉杆的两端延伸至通孔外,数根辐条的一端汇聚相交于同一点,拉杆的下端与辐条的交点一端固定连接,导向孔设置于辐条的另一端上,采用辐条更有利于扩大手术空间,便于手术。
[0008]进一步地,固定件包括上套体和下套体,上套体和下套体均套在拉杆外,且分别设置于通孔内的上端和下端,上套体与通孔之间螺纹连接,上套体的下端内设置有由下至上尺寸减小锥孔,下套体包括有数片包于拉杆外的弹性片,弹性片设置于锥孔内,当旋紧上套体时,锥孔下移以使得弹性片挤压固定拉杆,这样固定件可将拉杆与拉杆相对固定,以便扩张杆保持扩撑切口皮肤的状态,便于手术清除汗腺。
[0009]进一步地,上套体还包括设于通孔外的转动部,便于手持转动上套体。
[0010]进一步地,下套体还包括与通孔内壁紧固连接的套接环,弹性片设置于套接环的上端,以便将下套体与座体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钩部包括向联动机构的轴线一侧弯折的第一折弯段和向着联动机构的轴线外侧弯折的第二弯折段,第一折弯段和第二弯折段之间圆弧过渡,便于将钩部置入狭小的手术切口内,从而便于撑开切口皮肤。
[0012]进一步地,拉杆的上端设置有拉环,便于向上拉动拉杆,操作简便。
[0013]进一步地,座体包括设置上板体、下板体和连接管,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管的上下端,且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尺寸均大于连接管的外径,以使得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形成伸入手指的指槽,方便手持座体使用。
[0014]进一步地,扩张杆至少包括有均布设置于座体上的四根,使得切口皮肤能够具有至少四个扩撑支撑点,受力更为均匀。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6]在本技术的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中,扩张杆下端的钩部可以钩在切口皮肤的两侧,当向上移动联动机构的导向孔后,扩张杆将转动,改变扩大扩张杆与联动机构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使得切口皮肤向外扩张,使得汗腺显露在手术范围内,而固定件能够将导向孔的位置固定,使得扩张杆保持扩张的状态,便于向医护人员提供手术的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0020]图4是图2中下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扩张杆;2、拉杆;3、导向盘;4、座体;41、上板体;42、连接管;43、下板体;44、指槽;45、通孔;5、拉环;6、钩部;61、第一折弯段;62、第二弯折段;7、上套体;71、转动部;72、锥孔;8、下套体;81、弹性片;82、套接环;9、辐条;10、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技术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包括扩张杆1、联动机构和固定件,而联动机构包括座体4、导向孔10、拉杆2和导向盘3,固定件包括上套体7和下套体8。
[0024]其中,扩张杆1包括有数根,为了使得撑开的部位受力均匀,扩张杆1至少包括有均布设置于座体4上的四根。扩张杆1的下端设置有钩部6,各扩张杆1的钩部6开口一侧相背对设置,具体的,钩部6包括向联动机构的轴线一侧弯折的第一折弯段61和向着联动机构的轴线外侧弯折的第二弯折段62,第一折弯段61和第二弯折段62之间圆弧过渡,由于手术切口部位小,这样的结构更便于将钩部6伸入切口,从而便于撑开切口部位皮肤。
[0025]联动机构包括座体4和导向孔10,数根扩张杆1分别设置于座体4的四周,其上端与座体4之间活动连接,具体而言,扩张杆1与座体4之间铰链连接,导向孔10设置于座体4的下方,扩张杆1可活动地穿过于导向孔10,并且扩张杆1与联动机构的轴线之间成角度倾斜设置,当导向孔10可上下移动改变其与座体4之间的距离时,各扩张杆1的钩部6同时相互远离或靠近。
[0026]为了实现导向孔10与座体4之间的相对运动,座体4由上端至下端开设有通孔45,拉杆2可滑动地穿过通孔45,并且拉杆2的两端延伸至通孔45外,拉杆2的下端与导向盘3的中心固定连接,拉杆2的上端设置有拉环5。导向孔10均布设置于导向盘3的圆周上。
[0027]座体4包括设置上板体41、下板体43和连接管42,上板体41和下板体43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管42的上下端,且上板体41和下板体43的尺寸均大于连接管42的外径,以使得上板体41和下板体43之间形成伸入手指的指槽44,这样可用一手的手指伸入指槽44,持握固定座体4,另一只手拉动拉环5,方便操作改变扩张杆1的状态,实现对切口皮肤的扩张。
[0028]固定件设置于联动机构上,用于锁定导向孔10的位置以保持数根扩张杆1的状态。具体而言,固定件包括上套体7和下套体8,上套体7和下套体8均套在拉杆2外,且分别设置于通孔45内的上端和下端,上套体7与通孔45之间螺纹连接,上套体7的下端内设置有由下至上尺寸减小锥孔72,下套体8包括有数片包于拉杆2外的弹性片81,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杆(1)、联动机构和固定件;扩张杆(1)包括有数根,扩张杆(1)的下端设置有钩部(6),各扩张杆(1)的钩部(6)开口一侧相背对设置;联动机构包括座体(4)和导向孔(10),数根扩张杆(1)分别设置于座体(4)的四周,其上端与座体(4)之间活动连接,导向孔(10)设置于座体(4)的下方,扩张杆(1)可活动地穿过于导向孔(10),并且扩张杆(1)与联动机构的轴线之间成角度倾斜设置,当导向孔(10)可上下移动改变其与座体(4)之间的距离时,各扩张杆(1)的钩部(6)同时相互远离或靠近;固定件设置于联动机构上,用于锁定导向孔(10)的位置以保持数根扩张杆(1)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拉杆(2)和导向盘(3),座体(4)由上端至下端开设有通孔(45),拉杆(2)可滑动地穿过通孔(45),并且拉杆(2)的两端延伸至通孔(45)外,拉杆(2)的下端与导向盘(3)的中心固定连接,导向孔(10)均布设置于导向盘(3)的圆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拉杆(2)和数根辐条(9),座体(4)由上端至下端开设有通孔(45),拉杆(2)可滑动地穿过通孔(45),并且拉杆(2)的两端延伸至通孔(45)外,数根辐条(9)的一端汇聚相交于同一点,拉杆(2)的下端与辐条(9)的交点一端固定连接,导向孔(10)设置于辐条(9)的另一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腋臭祛除术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上套体(7)和下套体(8),上套体(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吴月松汪健春韦小龙林志骁贺牡丹王风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