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453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洗消袋、洗消敷料及洗消机;该系统能够工作在第一洗消模式及第二洗消模式,在第一洗消模式下,洗消机与洗消袋连接对核沾染皮肤进行冲刷洗消;在第二洗消模式下,洗消机与洗消敷料连接对核沾染皮肤进行浸泡洗消,第一洗消模式与第二洗消模式的洗消液成分及供应流量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洗消效果好,节省洗消液的优点。同时,系统整体处于封闭状态,可以有效防止发生二次沾染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物洗消
,尤其是涉及一种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局部受到放射性沾染后,需对皮肤进行去污和洗消。存在于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的沾染,原则上应尽快去除干净,但同时也不能过度实施去污程序,以免损伤体表,导致放射性核素吸收。同时,对放射性沾染人员尽可能现场就近处理。
[0003]目前,洗消设备多用于全身的整体洗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754783A公开了一种核沾染伤员洗消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液收集池,废液收集池上设有滑动支撑板,其前后端分别开有缺口,并且其前后端分别设有能升降和前后移动的插柱;配套的担架床设有弧形端头,端头上有盲孔内,担架床上还有头部保护装置,通过担架床的端头上的盲孔和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上的插柱的配合,能够实现伤者身体的翻转。而针对局部体表核沾染,通常采用流动水或洗消液手动冲洗去污,洗消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及方法,以改善洗消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提供了一种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7]洗消袋,用于固定在核沾染皮肤表面,包括用于容纳洗消液的袋腔体,以及分别与该袋腔体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该袋腔体相对的两侧;
[0008]洗消敷料,用于固定在核沾染皮肤表面,包括用于容纳洗消液的敷料腔体,以及分别与该敷料腔体连通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且所述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位于该敷料腔体相对的两侧;
[0009]洗消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洗消液供应单元、液体回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壳体的面板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0010]其中,该系统能够工作在第一洗消模式及第二洗消模式:
[0011]在所述第一洗消模式下,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液体回收单元通过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向所述洗消袋的袋腔体供应洗消液,并控制所述液体回收单元从所述洗消袋的袋腔体回收与核沾染皮肤表面充分作用的洗消液;
[0012]在所述第二洗消模式下,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头连接,所述液体回收单元通过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头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向所述洗消敷料的敷料腔体供应洗消液,以通过局部浸泡方式对核沾染皮肤表面进行局部洗消,经过预定浸泡时间后,控制所述液体回收单元从所述洗消敷料的敷料腔
体回收与核沾染皮肤表面充分作用的洗消液。
[0013]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洗消袋包括袋体、可拆卸造口盖以及保护贴膜,该袋体一侧具有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中固定安装一第一连接环;所述造口盖可拆卸地连接与该第一连接环组装,其中心设有圆形开口;所述保护贴膜粘贴在所述造口盖外侧表面,并设有与圆形开口同心的圆孔。
[0014]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造口盖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环及造口片,所述第二连接环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造口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圆形开口设置在所述造口片中心,该造口片外侧表面具有粘接层。
[0015]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环外周还套设有一紧固环,当所述第二连接环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环内时,通过收紧该紧固环使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连接为一体。
[0016]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紧固环包括一锁定机构,当该锁定机构锁定时,所述第二连接环不能从使所述第一连接环中脱离,当该锁定机构解除锁定时,允许所述第二连接环从使所述第一连接环中脱离。
[0017]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洗消敷料包括依次上下层叠设置的防水薄膜、吸水层以及离型保护膜;所述防水薄膜覆盖在所述吸水层上方,两者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洗消液的敷料腔体,所述第三接头、所述第四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上。
[0018]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防水薄膜下表面外围设有环形粘接层,所述离型保护膜边缘通过所述环形粘接层与所述防水薄膜连接;当撕除所述离型保护膜,并通过所述环形粘接层将所述防水薄膜粘贴在核沾染皮肤表面时,所述防水薄膜与核沾染皮肤表面之间形成水密闭空间。
[0019]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离型保护膜包括层叠设置的两片,位于上层的离型保护膜从一侧覆盖所述防水薄膜下表面的第一部分,位于下层的离型保护膜从相对的另一侧覆盖所述防水薄膜下表面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具有重叠区域。
[0020]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液体回收单元均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液体容器、泵、开关阀,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的开关阀出口侧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液体回收单元的开关阀入口侧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泵、开关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公开了一种使用所述的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对核沾染皮肤进行洗消的方法,包括:
[0022]将所述洗消袋固定在核沾染皮肤表面,利用所述第一洗消模式对核沾染皮肤进行洗消;
[0023]判断洗消效果是否达到预定要求;
[0024]如果是,则结束洗消;否则,将所述洗消敷料固定在核沾染皮肤表面,利用所述第二洗消模式对核沾染皮肤进行洗消。
[0025]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第一洗消模式的洗消液与所述第二洗消模式的洗消液成分不同。例如,所述第一洗消模式的洗消液相比所述第二洗消模式的洗消液具有更好的洗消效果,所述第二洗消模式的洗消液相比所述第二洗消模式的洗消液更温和。
[0026]在其他的示例中,与所述第二洗消模式相比,所述第一洗消模式的洗消液供应速度、压力或流量中的至少一个更高。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首先使用第一洗消模式进行洗消,即以较大的流量及压力对核沾染皮肤进行快速冲刷洗消,从而在短时间内消除或降低大部分污染物对皮肤表面的损伤作用,然后再使用第二洗消模式进行洗消时,以较小的流量及压力对核沾染皮肤进行长时间浸泡洗消,从而在以缓慢地洗消作用消除残留污染物对皮肤表面的损伤作用,从而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对污染物实现彻底洗消,对皮肤伤害小。
[0028]此外,本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洗消效果好,节省洗消液的优点。同时,设备整体处于封闭状态,可以有效防止发生二次沾染情况。
[002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洗消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洗消袋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洗消袋,用于固定在核沾染皮肤表面,包括用于容纳洗消液的袋腔体,以及分别与该袋腔体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该袋腔体相对的两侧;洗消敷料,用于固定在核沾染皮肤表面,包括用于容纳洗消液的敷料腔体,以及分别与该敷料腔体连通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且所述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位于该敷料腔体相对的两侧;洗消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洗消液供应单元、液体回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壳体的面板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其中,该系统能够工作在第一洗消模式及第二洗消模式:在所述第一洗消模式下,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液体回收单元通过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向所述洗消袋的袋腔体供应洗消液,并控制所述液体回收单元从所述洗消袋的袋腔体回收与核沾染皮肤表面充分作用的洗消液;在所述第二洗消模式下,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头连接,所述液体回收单元通过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头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洗消液供应单元向所述洗消敷料的敷料腔体供应洗消液,以通过局部浸泡方式对核沾染皮肤表面进行局部洗消,经过预定浸泡时间后,控制所述液体回收单元从所述洗消敷料的敷料腔体回收与核沾染皮肤表面充分作用的洗消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消袋包括袋体、可拆卸造口盖以及保护贴膜,该袋体一侧具有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中固定安装一第一连接环;所述造口盖可拆卸地连接与该第一连接环组装,其中心设有圆形开口;所述保护贴膜粘贴在所述造口盖外侧表面,并设有与圆形开口同心的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口盖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环及造口片,所述第二连接环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造口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圆形开口设置在所述造口片中心,该造口片外侧表面具有粘接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沾染皮肤自动洗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外周还套设有一紧固环,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民祝成红张小纯李峰生李涛张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