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乳化发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404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化发育装置,该乳化发育装置包括圆筒主体、搅拌机构、乳化机构以及加热机构。圆筒主体包括壳体和内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以及废气排放机构,壳体侧壁的底部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口、壳体的内部设有保温层和加热机构。搅拌机构设置在内腔的底部,乳化机构设置在内腔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改性沥青生产时温度难控制、乳化不均匀、人工操作依赖性强、易产生毒害气体影响身体健康以及沥青发育容易出现离析现象等问题。易出现离析现象等问题。易出现离析现象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发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乳化发育装置,属于沥青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改性沥青的生产大多离不开沥青的高速剪切乳化过程,实验室生产改性沥青过程中(例如胶粉改性沥青)需要将改性剂与融化的沥青在高温下剪切乳化后发育才可制得。在乳化过程中需要人工搅拌才能让改性沥青乳化更加充分,并且在此过程中很难将温度控制在最适温度,所以很容易出现沥青高温老化以及乳化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沥青在高温情况下很容易释放有毒气体,对人体产生损害;在乳化完成之后需要将沥青置于特定温度箱中发育后才可使用,在发育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沥青改性剂沉淀离析现象,从而出现改性沥青含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发育装置,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改性沥青生产时温度难控制、乳化不均匀、人工操作依赖性强、易产生毒害气体影响身体健康以及沥青发育容易出现离析现象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0005]一种乳化发育装置,该乳化发育装置包括圆筒主体、搅拌机构、乳化机构以及加热机构。圆筒主体包括壳体和内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以及废气排放机构,壳体侧壁的底部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口、壳体的内部设有保温层和加热机构。搅拌机构设置在内腔的底部,乳化机构设置在内腔的顶部。
[0006]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连杆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设置在内腔的底壁中心处。搅拌连杆的中部与搅拌电机的传动轴相连接。搅拌连杆的两端均呈竖直状安装有所述搅拌叶片。
[0007]作为优选,所述乳化机构包括乳化电机、乳化伸缩转轴以及乳化头。所述乳化电机固定设置在内腔的顶壁中心处。乳化伸缩转轴的顶端与乳化电机的传动轴相连接,乳化伸缩转轴的底端与乳化头相连接。即乳化头通过乳化伸缩转轴悬吊设置在内腔内,并位于搅拌电机的上方。乳化伸缩转轴的转动方向与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0008]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机构为加热电阻丝或加热电阻管。所述加热电阻丝或加热电阻管埋设安装在壳体侧壁内部且等距离排布。
[0009]作为优选,该乳化发育装置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搅拌连杆的中部表面。
[0010]作为优选,该乳化发育装置还包括有隔热底座。所述隔热底座为圆饼状结构,圆筒主体固定设置在隔热底座的上表面,并且圆筒主体的底部中心与隔热底座的表面中心相重合。
[0011]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底座的表面半径大于圆筒主体的底壁半径。隔热底座的表面半径与圆筒主体的底壁半径之差不小于30mm。所述隔热底座以及壳体内部保温层的内部均填充有隔热材料。
[0012]作为优选,该乳化发育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的外壁上,并且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与搅拌机构、乳化机构以及加热机构均建立电信号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为上宽下窄的方形漏斗。在进料漏斗与进料口之间还设有多块相对设置的进料挡板。多块所述进料挡板的上端均与进料漏斗的底端缘部铰接。多块所述进料挡板的下端均向下倾斜并可在进料口的中轴线处接触式闭合。多块所述进料挡板倾斜面的背部均通过独立的弹簧组件与进料口的内壁相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的一侧通过合页固定在位于出料口一侧的壳体外壁上。在位于合页对侧的壳体外壁上还设置有条状的开关挡片,该开关挡片的一端通过挡片轴承活动安装在壳体的外壁上,该开关挡片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出料挡板上的卡扣卡合相连。出料口下侧设置有突出至主体外部的出料导板。
[0015]作为优选,在壳体相对的两侧外壁上部呈对称式设置有一对把手。
[0016]作为优选,所述废气排放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顶部的废气吸附装置以及设置在废气吸附装置上方的排气管。
[0017]本技术提供的乳化发育装置用于沥青的乳化发育或者用于改性沥青的乳化发育。
[0018]在本技术中,在改性沥青的乳化发育过程中,由于沥青内改性剂与乳化头接触不完全或者分配不均匀,会导致改性沥青不能完全乳化;而且在乳化时很难通过电炉来控制沥青的温度;在乳化完成后的发育阶段需要更换至保温箱中操作等。本技术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均匀嵌埋设置有温度可控的加热电阻丝或加热电阻管以及保温层,可全方位实现壳体内腔中物料的加热,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温度恒定。还通过内部设置乳化头以及搅拌叶片有效提升改性沥青的乳化程度,进而实现自动搅拌乳化发育,节省了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0019]在本技术中,乳化电机、乳化伸缩转轴以及乳化头实现乳化功能;同时搅拌电机、搅拌连杆以及搅拌叶片实现搅拌功能;壳体内的加热电阻丝或加热电阻管实现加热功能。其中,乳化伸缩转轴可以自由伸缩和旋转,控制乳化头在内腔中的高度以及控制乳化头旋转,进而可实现对不同深度处物料的强化乳化。进一步地,乳化头的旋转方向与搅拌叶片的旋转方向可以不同,进而可大大提高搅拌乳化效果。
[0020]在本技术中,所述壳体外壁两侧对称式安装有一对把手,可方便本装置的空间位置移动。与此同时所述圆筒主体的下部设置有隔热底座,并且该隔热底座的半径比圆筒主体的半径大,进而可保证圆筒主体工作时的稳定,同时保证内部的高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0021]在本技术中,所述壳体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搅拌电机、乳化电机、乳化伸缩转轴、加热机构以及温度传感器等进行电信号连接。工作时可通过控制器上的控制面板来实现对搅拌电机、乳化电机、乳化伸缩转轴的控制,进而对乳化头的转速、高
度以及搅拌叶片的转速进行调整;通过对加热机构以及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实现内部温度的调整。
[0022]在本技术中,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方形挡板,其通过合页与壳体外部连接在一起,在合页的对侧设置有由轴承转动的开关挡片,打开方形挡板后主体内腔内的原料可快速流出,避免在流动过程中与空气接触时间过久导致的冷却凝固,加快了出料速度。在挡板下侧设置了固定于主体的出料导板,提高了出料时的便捷性同时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材料的浪费。
[0023]在本技术中,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方形进料漏斗,进料漏斗的内壁为外大内小的斜坡壁设计,可以在进料时便于进料的同时避免主体内腔内的热量过多泄出。进一步地,还在在进料口内(靠近进料漏斗)设置有多块(优选为两块)进料挡板,并使用弹簧组件作为进料挡板的背部支撑,从而使其只能单向旋转(在物料的重力作用下挤压弹簧使得两块进料挡板打开),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有原料泄露(即不进料时,在弹簧作用下将两块进料挡板闭合),增加了本装置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0024]在本技术中,所述废气排放机构与主体连接部分设置废气吸附装置,在废气吸附装置上方设置排气管,在保证吸附有毒气体的同时可以将气体排入外接管道,大大降低了有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发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乳化发育装置包括圆筒主体(1)、搅拌机构(2)、乳化机构(3)以及加热机构(4);圆筒主体(1)包括壳体(101)和内腔(102);壳体(101)的顶部开设有与内腔(102)相连通的进料口(103)以及废气排放机构(13),壳体(101)侧壁的底部开设有与内腔(102)相连通的出料口(104),壳体的内部设有保温层(106)和加热机构(4);搅拌机构(2)设置在内腔(102)的底部,乳化机构(3)设置在内腔(10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发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电机(201)、搅拌连杆(202)以及搅拌叶片(203);所述搅拌电机(201)固定设置在内腔(102)的底壁中心处;搅拌连杆(202)的中部与搅拌电机(201)的传动轴相连接;搅拌连杆(202)的两端均呈竖直状安装有所述搅拌叶片(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发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机构(3)包括乳化电机(301)、乳化伸缩转轴(302)以及乳化头(303);所述乳化电机(301)固定设置在内腔(102)的顶壁中心处;乳化伸缩转轴(302)的顶端与乳化电机(301)的传动轴相连接,乳化伸缩转轴(302)的底端与乳化头(303)相连接;即乳化头(303)通过乳化伸缩转轴(302)悬吊设置在内腔(102)内,并位于搅拌电机(201)的上方;乳化伸缩转轴(302)的转动方向与搅拌叶片(203)的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化发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4)为加热电阻丝或加热电阻管;所述加热电阻丝或加热电阻管埋设安装在壳体(101)侧壁且等距离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化发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乳化发育装置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搅拌连杆(202)的中部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乳化发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乳化发育装置还包括有隔热底座(6);所述隔热底座(6)为圆饼状结构,圆筒主体(1)固定设置在隔热底座(6)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波陈帅黄泽恩王路佳胡紫荣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