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95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所述铜条嵌边砂浆护脚包括护脚本体,所述护脚本体套设于所述柱体的外周,所述护脚本体包括位于柱体底部的第一筒体和设于所述第一筒体上方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设有内凹的曲面,使所述第二筒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筒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筒体与曲面的转角处及第二筒体与曲面的转角处均嵌装有铜条,在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曲面上设置砂浆层,使所述砂浆层与所述铜条的外表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铜条嵌边,表面刷纯水泥浆和防腐清漆,易清洁、防开裂、外观漂亮。外观漂亮。外观漂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柱子根部、设备用房墙脚、设备基础根部、管道护墩等一般采用模具浇筑混凝土形成护脚。这种浇筑混凝土的护脚容易被污染造成开裂,一旦开裂将会对护脚上端的用于支撑的部位造成使用上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减少开裂。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包括护脚本体,所述护脚本体套设于所述柱体的外周,所述护脚本体包括位于柱体底部的第一筒体和设于所述第一筒体上方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设有内凹的曲面,使所述第二筒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筒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筒体与曲面的转角处及第二筒体与曲面的转角处均嵌装有铜条,在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曲面上设置砂浆层,使所述砂浆层与所述铜条的外表面齐平。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与柱体的底部齐平。
[0006]优选的,所述砂浆层的外表面设有水泥层。
[0007]优选的,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1mm。
[0008]优选的,所述水泥层的外表面设有一层油漆层。
[0009]优选的,所述铜条为具有转角的L形。
[0010]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一、所述铜条嵌边砂浆护脚的主要材料是普通的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可以做出设计需要的任何形状,能满足各种需要的形状和尺寸,节能、环保、成本低,用铜条嵌边,表面刷纯水泥浆和防腐清漆,易清洁、防开裂、外观漂亮;
[0012]二、基础表面涂刷纯水泥砂浆,线角安置护角铜条,外观精细美观,同时具有辅助抗裂作用;
[0013]三、水泥砂浆面层一体成型耐久性好,其上面无需另做装饰层,减化了施工程序,加快了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其他装饰面层需要反复翻新的工作量和材料浪费,直接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铜条嵌边砂浆护脚的纵向剖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铜条嵌边砂浆护脚的横向剖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护脚本体;11、第一筒体;12、第二筒体;13、曲面;2、铜条;3、砂浆层;4、水泥层;5、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设于柱体5的底部,其包括护脚本体1,所述护脚本体1套设于所述柱体5的外周,所述护脚本体1包括位于柱体5底部的第一筒体11和设于所述第一筒体11上方的第二筒体12。所述第一筒体11的底部与柱体5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筒体11在柱体5的轴向上设有一定的高度H,以提供稳固的支撑。
[0019]所述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之间设有内凹的曲面13,使所述第二筒体1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筒体11的横截面面积。
[0020]如图2所示,所述柱体5为圆柱形,则所述护脚本体1为圆筒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护脚本体1的横截面还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六边形等其他形状。
[0021]所述第一筒体11与曲面13的转角处及第二筒体12与曲面13的转角处均嵌装有铜条2,所述铜条2为具有转角的L形,与对应位置的转角外形适配。另外,所述铜条2可用其他金属材质替代。通过铜条2起加固作用,防止开裂。
[0022]在所述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和曲面13上设置砂浆层3,使所述砂浆层3与所述铜条2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砂浆层3的外表面设有1mm厚的水泥层4。所述水泥层4的外表面设有一层油漆层。
[0023]本技术提供上述铜条嵌边砂浆护脚的施工方法为:清理基层(保持干净)

胶水水泥浆抛浆

水泥砂浆分层抹出护脚形状(水泥:砂:水=1:2.5:0.4)(或装模,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出护脚形状)

铜条护角安装

表面水泥砂浆抹面,收光2~3遍(初凝之后、终凝之前)

表面刷1mm纯水泥浆

表面刷清漆。
[0024]其具体步骤为:
[0025]S1,清理柱体5或墙角地面及柱体5、墙面、护墩等位置,表面无积水、无积渣杂物。胶水水泥浆抛浆。
[0026]S2,用水泥砂浆分层抹出护脚造型(或采用装模,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出护脚形状)。水泥砂浆配比:水泥:砂:水=1:2.5:0.4。如有圆弧,确保弧度。水泥砂浆为分层抹,每层厚度一般为20mm~25mm,防止一次施工过厚导致开裂。各层抹灰施工时,应用木抹子将砂浆充分压实、搓毛、搓平。由此形成如图1所示的具有第一筒体11、曲面13和第二筒体12的造型结构。
[0027]S3,面层水泥砂浆施工前在护脚各个棱角(所述第一筒体11与曲面13的转角处及第二筒体12与曲面13的转角处)部位嵌入铜条2,所述铜条2的端部切口应平整,铜条2安装应牢固、顺直,拼接应紧密,弧形部位应先弯折好后再嵌入。
[0028]S4,进行表面水泥砂浆抹面:面层的砂浆层3采用木抹子上浆压实后,用专用模具进行造型修整及面层收光压面。砂浆层3成活后表面应平整、无压痕,阴阳角应方正、顺直,圆弧弧度应一致。粉刷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浇水或覆盖养护。
[0029]S5,面层施工完,收光后浇1mm纯水泥浆形成水泥层4,做好清水面成品的保护工作,用薄膜、编织布或建筑毛毯覆盖,防止污染、刮痕和损伤造成永久性缺陷。
[0030]S6,刷防腐清漆,做好清水面成品的保护工作。完成护脚施工。
[0031]该工艺护脚一体成型,防霉抗裂,经久耐用,弧线均匀,线条顺直,造型美观,易清理,铜条减少开裂破损,减少柱、墙脚、设备基础、管道护墩等与地面的交叉污染。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条嵌边砂浆护脚,设于柱体(5)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脚本体(1),所述护脚本体(1)套设于所述柱体(5)的外周,所述护脚本体(1)包括位于柱体(5)底部的第一筒体(11)和设于所述第一筒体(11)上方的第二筒体(12),所述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之间设有内凹的曲面(13),使所述第二筒体(1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筒体(11)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筒体(11)与曲面(13)的转角处及第二筒体(12)与曲面(13)的转角处均嵌装有铜条(2),在所述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和曲面(13)上设置砂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超廖湘红岳建军彭冲蒋荣华牟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