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及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88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及窗体,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旧窗框两侧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旧窗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支撑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旧窗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拼接形成新窗框的安装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旧窗改造结构,在不拆卸原有旧窗框的情况下,即可安装新窗框,对原有的旧窗框宽度及高度无要求,无需定制,有很好的兼容性。有很好的兼容性。有很好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及窗体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门窗改造
,尤其是指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及窗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提出新的要求,对老旧房屋不再大规模拆除,对于主体结构来说问题不是太大,但对于门窗来说,是有使用年限的,对于老建筑物,绝大多数都配备塑钢门窗、普通铝合金门窗或钢制门窗,这些门窗产品经过20年左右的岁月洗礼,基本都无法正常使用,例如漏风、漏水、不隔热、不隔音、开关不灵活等问题,最终只能选择更换门窗,按目前常规的做法,需要把原有的门窗拆卸掉,再更换门窗,在更换门窗过程中,墙体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会影响新门窗安装的牢固性,降低整窗的强度,后期室内外都需要进行修补、恢复,加大换窗成本,处理不好还会渗漏,若是高层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例如拆卸门窗时产生的水泥砂浆碎渣的坠落,老旧门窗的坠落等一系列安全隐患,随之还会产生很多灰尘、噪音等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更换门窗需要将旧门窗全部拆除造成的问题,提供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及窗体,在不拆卸原有旧窗框的情况下,即可安装新窗框,对原有的旧窗框宽度及高度无要求,无需定制,有很好的兼容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包括:
[0005]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旧窗框两侧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旧窗框固定连接;
[0006]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支撑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旧窗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拼接形成新窗框的安装面。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0008]支撑部,抵接在墙体上;
[0009]连接部,开设有螺纹孔,与所述旧窗框通过螺栓连接;
[0010]安装部,设置有供第二连接件插入的安装槽,支撑所述第二连接件。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高度可调节,根据旧窗框的可见面的高度调节所述支撑部的高度。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部内开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组角钢片。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连接角码,所述连接角码实现相邻两边的旧窗改造结构的连接,多个所述旧窗改造结构通过连接角码连接在一起构成框体。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墙体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0016]两连接主体,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拼接,所述连接主体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旧窗框上;
[0017]隔热条,设置在两连接主体之间,连接两连接主体。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体的长度可调节,根据新窗框的宽度调节所述连接主体的长度。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旧窗框之间填充有发泡剂。
[00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窗体,包括上述旧窗改造结构,还包括旧窗框和新窗框,所述旧窗改造结构实现旧窗框和新窗框的转接。
[002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技术所述的旧窗改造结构,设置第一连接件与现有的旧窗框转接,设置第一连接件分别安装在旧窗框的两侧,通过第一连接件支撑第二连接件,并为第二连接件提供安装空间,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拼接形成适合新窗框的安装面,在不拆卸原有旧窗框的情况下,也可以安装新窗框,对原有的旧窗框宽度及高度无要求,无需定制,有很好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旧窗改造结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旧窗框;2、新窗框;3、第一连接件;31、支撑部;32、连接部;33、安装部;34、组角钢片;35、装饰扣盖;35、连接角码;4、第二连接件;41、连接主体;42、隔热条;5、发泡剂;6、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9]如前所述,在对旧窗框1进行改造的时候,如果将旧窗框1拆除,会造成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设置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对旧窗框1进行改造时,就想到了一种技术方案,能不能在现有旧窗框1存在的前提下,在旧窗框1的基础上安装新窗框2,但是由于窗框技术的更新叠带,新窗框2和旧窗框1无论是材质、规格、连接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区别,没办法直接将新窗框2安装在旧窗框1上,因此就需要设置一种改造结构能够在旧窗框1的基础上,转接安装新窗框2。
[0030]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旧窗框1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四周,所述旧窗框1在靠近墙体的一端嵌入到墙体的外侧粉刷层和内侧粉刷层内,针对该类型的旧窗框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旧窗改造结构,根据上述分析,所述旧窗改造结构应该至少包括两部分:与旧窗框1的连接部分和新窗框2的连接部分,并且,需要这两部分能够拼接形成一体,因此,设置本
实施例的旧窗改造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设置第一连接件3与现有的旧窗框1转接,具体地,由于所述旧窗框1分别嵌入到墙体的外侧粉刷层和内侧粉刷层内,所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分别设置在旧窗框1两侧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旧窗框1固定连接,根据旧窗框1的位置确定其连接位置;将第二连接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支撑所述第二连接件4,为第二连接件4提供安装空间,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拼接形成适合新窗框的安装面,在第二连接件4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拼接后,将第二连接件4固定在旧窗框1上;
[0031]通过本实施例的旧窗改造结构,在不拆卸原有旧窗框1的情况下,也可以安装新窗框2,对原有的旧窗框1宽度及高度无要求,无需定制,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转接任意形式的一款门窗,例如从50断桥到130系列窗纱一体系统窗,再例如铝木复合门窗、或铝包木等其他系统门窗。
[0032]参照图1所示,通过第一连接件3将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旧窗框两侧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旧窗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支撑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旧窗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拼接形成新窗框的安装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窗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支撑部,抵接在墙体上;连接部,开设有螺纹孔,与所述旧窗框通过螺栓连接;安装部,设置有供第二连接件插入的安装槽,支撑所述第二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窗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高度可调节,根据旧窗框的可见面的高度调节所述支撑部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窗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内开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组角钢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窗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贤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