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及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386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维修系统包括各型被测电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和标准仪器通过综合测试工装进行连接,各型被测电台、综合测试工装、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和标准仪器的测试连接可以一次性完成。试验过程中,便携机通过网络HUB连接着综合测试工装和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通过GPIB对标准仪器的状态以及测试结果进行控制读写。在功能测试时,测试过程由便携机上的控制软件通过网络HUB的网口对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测试工装进行测试流程的全自动控制,同时记录每次测试结果。所述测试维修系统能够显著降低测试线缆的连接次数,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果的可信度。果的可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台测试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综测仪的生产试验过程中,一般综测仪的样本量都在几十台以上,被测电台的种类型号都在十几型以上,同时用于校准的标准仪器也有四五种,因此,传统采用一对一的连接方式进行测试的时候(如图1所示),需要多型标准测试仪器进行相关指标的校准(如图2所示),单单可靠性测试就需要连接m
×
n次,校准测试就需要连接m
×
5次,这就意味着每完成一次综测仪的生产测试均需要完成m
×
(n+5)次线缆连接,且随着样本量和电台种类型号的增加,线缆连接次数急剧增加。传统将每种型号的电台、标准测试仪器与样本的每台综测仪分别连接进行生产测试的方法,主要有如下缺点:1)测试连接频繁、繁琐,测试接头由于插拔次数太多而容易损坏;2)由于测试连接次数较多,因电缆连接不可靠而导致测试结果的可信度较差;3)由于生产测试过程的线缆连接和转接没有实现全自动而导致测试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测试线缆的连接次数,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综合测试工装,所述工装与若干个被测试电台之间分别通过射频接口、音频接口以及数据控制接口连接;所述工装通过若干个射频接口以及测试接口分别与多种类的标准仪器连接;所述工装与若干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之间分别通过射频接口、音频接口以及数据控制接口连接;若干个标准仪器通过GPIB接口与便携机连接,若干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通过以太网与网络HUB连接,所述网络HUB通过以太网与所述便携机连接;试验过程中,便携机通过网络HUB连接综合测试工装和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通过GPIB接口对标准仪器的状态以及测试结果进行控制读写;在功能测试时,测试过程由便携机上的控制软件通过网络HUB的网口对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测试工装进行测试流程的全自动控制,同时记录每次测试结果;在校准测试时,还需要通过GPIB口对标准仪器进行程控,完成校准的测试。
[000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与被测电台进行测试的方法,使用如所述的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6]将所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综合测试工装进行初始化;
[0007]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综合测试仪和第x台被测电台;
[0008]发送音频收发矩阵开关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综合测试仪和第x台被测电台;
[0009]发送数据收发矩阵开关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综合测试仪和第x台被测电台;
[0010]启动第y台综合测试仪进行常规电台测试;
[0011]判断是否进行完所有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和所有的被测电台的测试,如果没有进行完所有测试则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测试完成。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与多台标准仪器进行校准测试的方法,使用所述的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3]将所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综合测试工装进行初始化;
[0014]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综合测试仪和功率计;
[0015]启动综合测试仪信号源的输出功率校准测试;
[0016]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综合测试仪和频率计;
[0017]启动综合测试仪信号源的输出频率校准测试;
[0018]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综合测试仪和频谱仪;
[0019]启动综合测试仪信号源的调制校准测试;
[0020]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综合测试仪和射频信号源;
[0021]启动综合测试仪功率计的校准测试;
[0022]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有综合测试仪完成校准测试。
[002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标准仪器对被测电台进行真实值测试的方法,使用所述的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4]将所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综合测试工装进行初始化;
[0025]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被测电台和功率计;
[0026]启动被测电台,输出功率测试;
[0027]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被测电台和频率计;
[0028]启动被测电台,输出频率测试;
[0029]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被测电台和频谱仪;
[0030]启动被测电台,输出调制测试;
[0031]发送同轴模块切换命令,连接第y台被测电台和射频信号源;
[0032]启动被测电台,进行灵敏度测试;
[0033]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有待测试电台完成测试。
[00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所述系统设计了测试工装,通过所述综合测试工装进行测试,使得测试电缆连接次数大幅降低,提高了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大幅降低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该测试方案同时还可根据综测仪、被测电台型号的具体数量情况,通过替换相应端口的同轴开关,采用更多端口数的同轴开关,实现了综合测试工装的拓展。
附图说明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图1是现有技术中可靠性测试连接图;
[0037]图2是现有技术中校准测试连接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测试维修系统的逻辑框图;
[003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测试维修系统的原理框图;
[004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测试维修系统的逻辑框图;
[004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系统中主控模块的原理图;
[004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系统中同轴开关切换控制原理图;
[004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系统中音频收发矩阵开关模块的原理图;
[004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系统中数据收发矩阵开关模块的原理图;
[0045]图10是所述综合测试仪与被测电台进行测试的流程图;
[0046]图11是综合测试仪与标准仪器进行校准测试的流程图;
[0047]图12是标准仪器对被测电台进行真实值测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综合测试工装,所述工装与若干个被测试电台之间分别通过射频接口、音频接口以及数据控制接口连接;所述工装通过若干个射频接口以及测试接口分别与多种类型的标准仪器连接;所述工装与若干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之间分别通过射频接口、音频接口以及数据控制接口连接;若干个标准仪器通过GPIB接口与便携机连接,若干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通过以太网与网络HUB连接,所述网络HUB通过以太网与所述便携机连接;试验过程中,便携机通过网络HUB连接综合测试工装和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通过GPIB接口对标准仪器的状态以及测试结果进行控制读写;在功能测试时,测试过程由便携机上的控制软件通过网络HUB的网口对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测试工装进行测试流程的全自动控制,同时记录每次测试结果;在校准测试时,还需要通过GPIB口对标准仪器进行程控,完成校准的测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综合测试工装包括主控模块、4选一同轴开关模块、m选一同轴开关模块、n选一同轴开关模块、三个二选一同轴开关模块、m
×
n的音频收矩阵开关模块、m
×
n的音频发矩阵开关模块、m
×
n的数据收矩阵开关模块、m
×
n的数据发矩阵开关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同轴开关模块、所述音频收矩阵开关模块、所述音频发矩阵开关模块、所述数据收矩阵开关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发矩阵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进行开关切换控制;n选一同轴开关模块用于完成n型被测电台射频天线口到m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射频口或者标准仪器射频口的切换连接功能,其中n选一同轴开关模块的n端分别与n型被测电台的天线端连接,另外一端的公共端与一个二选一同轴开关的公共端相连,该二选一同轴开关的另外两个端口与其他两个二选一同轴开关相连,构成一个三角的连接关系;m选一同轴开关模块用于完成m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到n型被测电台射频口或者标准仪器射频口的切换连接功能,其中m选一同轴开关模块的m端分别与m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天线端连接,另外一端的公共端与一个二选一同轴开关的公共端相连,二选一同轴开关的另外两个端口与其他两个二选一同轴开关相连,构成一个三角的连接关系;四选一同轴开关模块用于完成四型标准仪器到n型被测电台射频口或者m个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射频口的切换连接功能,其中四选一同轴开关模块的四个端口分别与功率计、频率计、频谱仪和射频信号源的射频端连接,另外一端的公共端与一个二选一同轴开关的公共端相连,二选一同轴开关的另外两个端口与其他两个二选一同轴开关相连,构成一个三角的连接关系;m
×
n音频收矩阵开关模块用于完成多型被测电台音频输出口到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音频输入口的切换功能,其中m
×
n音频收矩阵开关模块的n端分别与n种被测电台的音频输出口连接,m端分别与m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音频输入接口;m
×
n音频发矩阵开关模块用于完成多型被测电台音频输入口到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音频输出口的切换功能,其中m
×
n音频发矩阵开关模块的n端分别与n种被测电台的音频输入口连接,m端分别与m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音频输出接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ATMEGA128L型单片机系统作为主控部分配合外围电路和一个串口转以太网的模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四选一的同
轴开关,四个二选一的同轴开关,主控模块通过RS485总线的A端和B端对六个同轴开关进行分别控制来完成射频接口的切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开关J1

同轴开关J6,所述同轴开关J1的2脚和3脚分别与两台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射频天线口连接,所述同轴开关J6的2脚、3脚、4脚以及5脚分别与四个标准仪器的射频口连接;所述J1的8脚接地,所述J1的7脚与所述J2的7脚连接,所述J1的8脚与所述J2的8脚连接,所述J1的1脚与所述J2的1脚连接,所述J1的6脚与所述J2的6脚连接,所述J1的5脚与所述J2的5脚连接;所述J6的8脚接地,所述J6的9脚与所述J4的7脚连接,所述J6的10脚与所述J4的8脚连接,所述J6的1脚与所述J4的1脚连接,所述J6的6脚与所述J4的5脚连接,所述J6的7脚与所述J4的6脚连接;所述J2的2脚与所述J4的2脚连接,所述J2的4脚与所述J4的4脚以及所述J3的4脚连接,所述J2的3脚与所述J3的3脚连接,所述J4的3脚与所述J3的2脚连接;所述J3的1脚与所述J5的1脚连接,所述J3的6脚与所述J5的7脚连接,所述J3的5脚与所述J5的6脚连接,所述J3的8脚与所述J5的10脚连接,所述J3的7脚与所述J5的9脚连接,所述J5的2脚、3脚、4脚以及5分别与4个被测电台射频口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综合测试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发矩阵开关模块和音频收矩阵开关模块包括若干个G6K

2P

Y型双刀双掷继电器和NPN型三极管9013;继电器K

A11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1接5V电源,第二路与二极管D

A11的负极连接,所述K

A11的2脚以及7脚悬空,所述K

A11的3脚与被测电台的AI1端连接,所述K

A11的4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O1'端连接,所述K

A11的5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I1'端连接,所述K

A11的6脚与所述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11的8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

A11的正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J

A1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J

A1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J

A11的基极经电阻R11'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继电器K

A12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2接5V电源,第二路与二极管D

A12的负极连接,所述K

A12的2脚以及7脚悬空,所述K

A12的3脚与被测电台的AI2端连接,所述K

A12的4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O1'端连接,所述K

A12的5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I1'端连接,所述K

A12的6脚与所述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12的8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

A12的正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J

A1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J

A1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J

A12的基极经电阻R12'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继电器K

A13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3接5V电源,第二路与二极管D

A13的负极连接,所述K

A13的2脚以及7脚悬空,所述K

A13的3脚与被测电台的AI3端连接,所述K

A13的4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O1'端连接,所述K

A13的5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I1'端连接,所述K

A13的6脚与所述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13的8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

A13的正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J

A1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J

A1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J

A13的基极经电阻R13'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继电器K

A14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4接5V电源,第二路与二极管D

A14的负极连接,所述K

A14的2脚以及7脚悬空,所述K

A14的3脚与被测电台的AI4端连接,所述K

A14的4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O1'端连接,所述K

A14的5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I1'端连接,所述K

A14的6脚与所述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14的8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

A14的正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J

A1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J

A14的发射
极接地,所述J

A14的基极经电阻R14'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继电器K

A21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21接5V电源,第二路与二极管D

A21的负极连接,所述K

A21的2脚以及7脚悬空,所述K

A21的3脚与被测电台的AI1端连接,所述K

A21的4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O2'端连接,所述K

A21的5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21的6脚与所述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21的8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

A21的正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J

A2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J

A2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J

A21的基极经电阻R21'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继电器K

A22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22接5V电源,第二路与二极管D

A22的负极连接,所述K

A22的2脚以及7脚悬空,所述K

A22的3脚与被测电台的AI2端连接,所述K

A22的4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O2'端连接,所述K

A22的5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22的6脚与所述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A22的8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

A22的正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J

A2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J

A2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J

A22的基极经电阻R22'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继电器K

A23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23接5V电源,第二路与二极管D

A23的负极连接,所述K

A23的2脚以及7脚悬空,所述K

A23的3脚与被测电台的AI3端连接,所述K

A23的4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O2'端连接,所述K

A23的5脚与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的AI2'端连接,所述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涛徐运涛康云陈桂林胡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