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和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84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9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中,由于第一腔设置了污风口和净化口,第二腔设置了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因此,能够实现排污功能和净化功能。并且,由于新风过滤件分隔出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而污风口、引风口位于第一区域,净化口位于第二区域,因此净化功能在使用时,室内空气会经过第一过滤件,从而得到净化;而使用排污功能时,室内污风不会经过第一过滤件,可以将室内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尽可能地排出到室外,而且也不会对过滤件造成过多的负担。因此,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能够实现净化功能和排污功能,能够更好地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好地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好地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家用空调往往采用的是内循环,即室内的空气进入到空调器中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后,重新回到室内,室内空气不通过空调与室外空气进行置换。这种循环方式导致长时间使用空调后,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尤其是在使用空调时紧闭门窗的情况下。为此,一些空调器中加入了新风装置,来引入室外空气,但目前新风装置的功能比较单一,仍无法较好地满足用户净化室内空气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丰富新风装置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净化室内空气的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过滤件和风叶,壳体内形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具有净化口和污风口,净化口用于连通室内,污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第一腔与第二腔通过引风口连通,风叶用于将第一腔的空气通过引风口引至第二腔;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一腔并与净化口相对,用于过滤从净化口进入到第一腔的空气,污风口与净化口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二腔具有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室内排风口用于连通室内,室外排风口用于连通室外,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000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净化口、室内排风口关闭,且污风口、室外排风口打开的情况下,室内的空气可以在风叶的驱动下,依次经过污风口、第一腔、引风口、第二腔、室外排风口,从而到达室外,起到主动排污的功能。而在净化口、室内排风口打开,且污风口、室外排风口关闭的情况下,室外的空气可以依次经过净化口、第一过滤件、第一腔、引风口、第二腔、室内排风口,从而到达室内,实现净化功能。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能够实现排污功能和净化功能。并且,使用净化功能时,室内污风可以经过第一过滤件,而使用排污功能时,室内污风不会经过第一过滤件,可以将室内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尽可能地排出到室外,而且也不会对过滤件造成过多的负担。因此,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可以实现净化功能和排污功能,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000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与第二腔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分隔,引风口设置于隔板,污风口和净化口均设置于第一腔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二腔的一侧。在使用到空调器中,尤其是壁挂式空调器中时,第一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排污功能或净化功能开启时,室内的空气是横向地进入到新风装置中的。并且污风口、净化口设置于第一腔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二腔的一侧,可以使污风口、净化口位于空调器的左侧或者右侧,使得污风口和净化口尽可能远离空调顶部的换热进风口,避免空调主体的进风影响到污风口、净化口进风而导致排污能力、净化能力下降。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叶为设置于第二腔内的离心风叶,风叶的轴向进风侧朝向引风口,室内排风口与室外排风口均位于风叶径向上的一侧。在第一腔、第二腔、空调主体依次布置的情况下,室内排风口与引风口是相互垂直的。而离心风叶具有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室内排风口与引风口相互垂直的情况。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与第二腔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分隔,引风口设置于隔板,第一腔内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件,第一腔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被第二过滤件分隔,引风口和污风口位于第一区域的侧壁上,净化口位于第二区域的侧壁上,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二区域内。通过将污风口和引风口设置在第一区域的侧壁上,使得室内气体从污风口进入后,不会经过过滤件而直接排出室外;而净化口进入的气体则可以经过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进行更强的过滤净化,更好地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二支撑板设置于隔板,第二过滤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过滤件以及第二支撑板共同将第一腔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第二过滤件为板状且倾斜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第一方向上,第二过滤件连接第二支撑板的一端比第二过滤件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靠近隔板,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第二过滤件可以增大第二过滤件的面积,提高净化效果;第二过滤件与隔板之间形成渐缩流道;可降低污风口进入的室内气体的引风阻力。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中还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设置于第一腔的同一侧的内壁上,并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分别位于净化口的相对两侧,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并覆盖净化口。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与第一过滤件滑动配合,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用于供第一过滤件从第一腔抽出或装入第一腔。通过将第一过滤件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滑动配合,并开设第一安装口,能够使得第一过滤件的装卸更为便捷。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第二过滤件滑动配合,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用于供第二过滤件从第一腔抽出或装入第一腔。通过将第二过滤件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滑动配合,并开设第二安装口,能够使得第二过滤件的装卸更为便捷。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新风装置还包括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中的一者并同时封堵另一者。由于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不会同时使用,因此通过切换组件来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中的一者,可以减少驱动机构(比如电机)的使用,紧凑结构,减少成本。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风门,第一转动风门转动连接于第二腔的内壁,第一转动风门可通过转动,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同时封堵室外排风口,或者打开室外排风口同时封堵室内排风口。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新风装置还包括风阀,风阀安装于壳体的外侧,并与室外排
风口和新风口连通,风阀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室外的总阀口。通过设置风阀,可以使得新风装置与室外连通的两个开口汇总为一个总阀口,这样减少了在墙体上的开孔数量,简化了新风装置与墙体的配合关系。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置有滑动门,滑动门可通过滑动以选择性地打开污风口和净化口中的一个。
[00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以及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新风装置,第一腔、第二腔以及空调主体在空调器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第一剖视图;
[0022]图4为本申请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的第一过滤件(160)和风叶(140),所述壳体(110)内形成第一腔(120)和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腔(120)具有净化口(124)和污风口(125),所述净化口(124)用于连通室内,所述污风口(125)用于连通室内,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通过引风口(113)连通,所述风叶(140)用于将所述第一腔(120)的空气通过所述引风口(113)引至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20)并与所述净化口(124)相对,用于过滤从所述净化口(124)进入到所述第一腔(120)的空气,所述污风口(125)与所述净化口(124)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腔(130)具有室内排风口(131)和室外排风口(132),所述室内排风口(131)用于连通室内,所述室外排风口(132)用于连通室外,所述室内排风口(131)和所述室外排风口(132)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112)分隔,所述引风口(113)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污风口(125)和所述净化口(124)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腔(130)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140)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腔(130)内的离心风叶,所述风叶(140)的轴向进风侧朝向所述引风口(113),所述室内排风口(131)与所述室外排风口(132)均位于所述风叶(140)径向上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112)分隔,所述引风口(113)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第一腔(120)内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件(150),所述第一腔(120)包括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所述第一区域(121)和所述第二区域(122)被所述第二过滤件(150)分隔,所述引风口(113)和所述污风口(125)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21)的侧壁上,所述净化口(124)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2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2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二支撑板(117),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117)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第二过滤件(1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7),所述第一支撑板(116)、所述第二过滤件(150)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117)共同将所述第一腔(120)分隔成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竹贤朱勇强俞旭田振尚彬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