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67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包括支撑单元、监测单元和消毒单元和控制装置。其中,支撑单元嵌设于牛舍的地面下;监测单元设置于支撑单元的第一端的内腔,且其顶部滑动穿设于支撑单元的第一端;消毒单元设置于支撑单元的中上部;控制装置分别与支撑单元、监测单元和消毒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单元与监测单元之间的配合,支撑单元的第一端进行预钻,以使监测单元可以插入至到指定深度,有效监测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和奶牛的位置;通过设置消毒单元,对支撑单元的第一端与监测单元的顶端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新的卧床料垫;通过控制单元有效控制监测单元的监测与停止。控制单元有效控制监测单元的监测与停止。控制单元有效控制监测单元的监测与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动物福利的不断提高,奶牛舒适度愈发得到关注。奶牛平均一天有12个小时~14个小时躺卧休息,卧床垫料的舒适度则是影响奶牛躺卧时间的一项重要因素,故需频繁检测垫料的湿度,以便及时更换垫料。
[0003]目前暂时没有可以多点位定时测量垫料湿度的装置,而奶牛场通常根据经验定时进行垫料更换,因环境的温湿度无法人为控制,所以这种操作可能会出现垫料过渡潮湿或者还未达到垫料利用最大化的现象,从而导致垫料中细菌的滋生或垫料的浪费。
[0004]其中,垫料上的粪便与尿液易使垫料局部堵塞,如将监测探头置于垫料下方,监测探头向上移动进行测量垫料湿度,监测探头无法探测到指定深度的,以使监测结果不准确;如垫料局部结块,导致垫料局部过硬,易损伤监测探头,降低其使用寿命;在监测探头从垫料内取出后,可能出现细菌或病毒附着在监测探头表面的情况,如不及时进行消杀,在更换新卧床料垫后,将附着有细菌或病菌的监测探头新卧床料垫内,细菌或病菌易感染新卧床料垫,存在危害奶牛健康的风险。
[0005]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测量垫料湿度的装置、垫料局部堵塞监测探头不易插入、监测探头表面附着细菌或病菌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测量垫料湿度的装置、垫料局部堵塞监测探头不易插入、监测探头表面附着细菌或病菌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支撑单元、监测单元和消毒单元,其中:
[0009]所述支撑单元嵌设于牛舍的地面下,位于卧床料垫的正下方,其第一端用于预钻入卧床料垫,辅助所述监测单元插入卧床料垫;
[0010]所述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的内腔,且其顶部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用于监测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和奶牛的位置;
[0011]所述消毒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中上部,用于对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监测单元的顶端进行消毒。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元件、第一驱动元件、第二支撑元件、第二驱动元件和第一杆元件,其中:
[0013]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嵌设于牛舍的地面,位于卧床垫料的正下方,且其顶端与所述
地面的顶部相齐平;
[0014]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内腔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元件进行升降;
[0015]所述第二支撑元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内腔的中上部,其底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杆元件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
[0016]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中上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元件进行转动;
[0017]所述第一杆元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下部外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内腔的中上部滑动连接,其中上部的内腔设置有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预钻入卧床料垫,辅助所述监测单元插入卧床料垫。
[001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一辅助元件,其中:
[0019]所述第一辅助元件为锥形结构,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杆元件的顶部,且其内孔与所述监测单元的顶端的外壁滑动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套管元件,其中:
[0021]所述套管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元件中上部的外壁,其外壁螺纹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杆元件的顶端预钻入所述卧床料垫。
[0022]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第三驱动元件、第二杆元件、重量监测元件和湿度监测元件,其中:
[0023]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内腔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元件进行升降;
[0024]所述第二杆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的内腔,且其底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5]所述重量监测元件嵌设于所述第二杆元件的顶端,用于感应所述第二杆元件顶端正上方的重力;
[0026]所述湿度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元件的顶端,用于监测插入卧床垫料内不同深度的湿度。
[0027]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单元包括消毒元件,其中:
[0028]所述消毒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中上部,用于对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监测单元的顶端进行消毒。
[0029]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
[0030]若干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间隔分布设置;
[0031]所述控制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牛场内,且分别与若干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相连接,用于分别控制若干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监测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和奶牛的位置、汇总处理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数据、核算奶牛躺卧时间数据。
[003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框架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0033]所述框架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牛场内,且位于对应卧床料垫的上方;
[0034]所述控制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上,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单元、对应的所述监测单元、对应的所述消毒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分别控制若干所述温湿度监测装
置监测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和奶牛的位置、汇总处理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数据、核算奶牛躺卧时间数据。
[0035]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单元包括框架元件和第二辅助元件,其中:
[0036]所述框架元件的前端与所述控制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元件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可拆卸地设置于牛场内,且位于对应卧床料垫的上方;
[0037]所述第二辅助元件对称螺纹装配于所述框架元件的左右两端,用于辅助固定所述框架元件。
[003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元件、显示元件、环境监测元件和通信元件,其中:
[0039]所述控制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框架单元上,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单元、对应的所述监测单元、对应的所述消毒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分别控制若干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监测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和奶牛的位置、汇总处理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数据、核算奶牛躺卧时间数据;
[0040]所述显示元件与所述控制元件相连接,用于显示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
[0041]所述环境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控制元件的顶部,且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用于监测牛舍的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0042]所述通信元件设置于所述控制元件的侧部,且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用于远程输送同步数据,以使相关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
[0043]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牛场垫料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110)、监测单元(120)和消毒单元(130),其中:所述支撑单元(110)嵌设于牛舍的地面下,位于卧床料垫的正下方,其第一端用于预钻入卧床料垫,辅助所述监测单元(120)插入卧床料垫;所述监测单元(120)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110)的第一端的内腔,且其顶部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单元(110)的第一端,用于监测卧床垫料不同位置的湿度和奶牛的位置;所述消毒单元(130)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110)的中上部,用于对所述支撑单元(110)的第一端与所述监测单元(120)的顶端进行消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10)包括第一支撑元件(111)、第一驱动元件(112)、第二支撑元件(113)、第二驱动元件(114)和第一杆元件(115),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11)嵌设于牛舍的地面,位于卧床垫料的正下方,且其顶端与所述地面的顶部相齐平;所述第一驱动元件(112)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11)的内腔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元件(113)进行升降;所述第二支撑元件(11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11)的内腔的中上部,其底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112)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杆元件(115)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所述第二驱动元件(114)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113)的中上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元件(115)进行转动;所述第一杆元件(115)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114)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下部外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113)的内腔的中上部滑动连接,其中上部的内腔设置有所述监测单元(120),用于预钻入卧床料垫,辅助所述监测单元(120)插入卧床料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10)还包括第一辅助元件(116),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元件(116)为锥形结构,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杆元件(115)的顶部,且其内孔与所述监测单元(120)的顶端的外壁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10)还包括套管元件(117),其中:所述套管元件(117)设置于所述第一杆元件(115)中上部的外壁,其外壁螺纹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杆元件(115)的顶端预钻入所述卧床料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120)包括第三驱动元件(121)、第二杆元件(122)、重量监测元件(123)和湿度监测元件(124),其中:所述第三驱动元件(121)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110)的第一端内腔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元件(122)进行升降;所述第二杆元件(122)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110)的第一端的内腔,且其底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12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重量监测元件(123)嵌设于所述第二杆元件(122)的顶端,用于感应所述第二杆元件(122)顶端正上方的重力;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鹏金宜全宫玥王封霞夏青吴洁张瑞华杨志强苏衍菁
申请(专利权)人: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