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和剪叉式高空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65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包括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多个换向阀,所述多个换向阀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举升控制换向阀(1)、转向控制换向阀(2)、行走控制换向阀(3)及高低速控制换向阀(4),该所述多个换向阀在阀体内的布置使得各个换向阀之间的油道更短且过流面积更大,有效减小了油液流动阻力,内部油道规则,油口分布整齐,便于外部管路安装,且控制阀采用换向阀不易卡滞,便于维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提供了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提供了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和剪叉式高空作业车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

技术介绍

[0002]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高空作业效率高,且具有很好的安全保障。随着现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剪叉式高空作业车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运用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建筑、土木工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剪叉式高空作业车。
[0003]现有的剪叉式高空作业车通过控制阀组来控制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中举升、行走、转向及制动四大执行机构,控制阀组主要使用机加工阀块,在其安装插装阀来组成。但是,参见图1,采用插装阀的控制阀组,外部电磁线圈及油口分布不整齐,不便于外部管路的安装,且阀块由机加制作而成,通过工艺孔与插件插孔的沟通实现油道的联通,因为采用机加的加工方式,其工艺孔之间大多为垂直交叉,所以成本高、流阻大、能耗高,而现今在新能源的大力发展下,大多数剪叉式高空作业车都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持续工作能力较低;因此,降低能源损耗至关重要;且使用插装阀,优质厂家货源不足,采购周期长,且插装阀集成度高,阀芯导向较短易倾斜卡滞,不便维修。
[0004]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该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内部油道分布规则,流阻小,能耗低,结构较为简单。
[0006]本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该剪叉式高空作业车能耗低,工作时间长,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包括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多个换向阀,所述多个换向阀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举升控制换向阀、转向控制换向阀、行走控制换向阀及高低速控制换向阀,其中,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分别与进油口、回油口、举升控制油口和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路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第一转向控制油口、第二转向控制油口和连接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路连接,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第一行走控制油口、第二行走控制油口和回油油路连接,所述高低速控制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控制油口、所述第二行走控制油口、第三行走控制油口和第四行走控制油口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为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一电磁阀,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为中位机能为M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
阀,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为中位机能为H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所述高低速控制换向阀为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高低速控制换向阀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六电磁阀。
[0009]具体地,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连接所述举升控制油口的油路通过举升控制溢流阀与所述回油油路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优先阀组件,所述优先阀组件包括调速阀和第一单向阀,所述调速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油路上,所述第一工作油路上的位于所述调速阀之前的油路通过第三工作油路连接所述第二工作油路,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油路上。
[0011]具体地,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通过第四工作油路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连接,所述第四工作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12]具体地,所述第一工作油路上的位于所述调速阀之后的油路通过转向控制溢流阀连接所述第三工作油路。
[0013]优选地,所述优先阀组件布置于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与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之间,且三者排列于同一排。
[0014]具体地,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之间的油路通过主溢流阀连接所述回油油路。
[0015]优选地,所述多个换向阀排列为一排。
[0016]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
[0017]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将举升控制换向阀、转向控制换向阀、行走控制换向阀及高低速控制换向阀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布置在阀体的内部,使得各个换向阀之间的油道更短且过流面积更大,有效减小了油液流动阻力,内部油道规则,油口分布整齐,便于外部管路安装;且各个执行机构的控制阀使用换向阀,相较于插装阀,结构简单,不易卡滞,便于维修。
[0019]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现有技术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技术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举升控制换向阀
ꢀꢀꢀꢀꢀꢀꢀꢀꢀꢀꢀꢀꢀꢀꢀꢀ
2转向控制换向阀
[0027]3行走控制换向阀
ꢀꢀꢀꢀꢀꢀꢀꢀꢀꢀꢀꢀꢀꢀꢀꢀ
4高低速控制换向阀
[0028]5举升控制溢流阀
ꢀꢀꢀꢀꢀꢀꢀꢀꢀꢀꢀꢀꢀꢀꢀꢀ
6优先阀组件
[0029]61调速阀
ꢀꢀꢀꢀꢀꢀꢀꢀꢀꢀꢀꢀꢀꢀꢀꢀꢀꢀꢀꢀꢀꢀꢀ
62第一单向阀
[0030]7转向控制溢流阀
ꢀꢀꢀꢀꢀꢀꢀꢀꢀꢀꢀꢀꢀꢀꢀꢀ
8主溢流阀
[0031]9第二单向阀
[0032]100第一工作油路
ꢀꢀꢀꢀꢀꢀꢀꢀꢀꢀꢀꢀꢀꢀꢀꢀ
200第二工作油路
[0033]300第三工作油路
ꢀꢀꢀꢀꢀꢀꢀꢀꢀꢀꢀꢀꢀꢀꢀꢀ
400第四工作油路
[0034]500回油油路
[0035]P进油口
ꢀꢀꢀꢀꢀꢀꢀꢀꢀꢀꢀꢀꢀꢀꢀꢀꢀꢀꢀꢀꢀꢀꢀꢀ
CSE举升控制油口
[0036]AS第一转向控制油口
ꢀꢀꢀꢀꢀꢀꢀꢀꢀꢀꢀꢀꢀ
BS第二转向控制油口
[0037]C1第一行走控制油口
ꢀꢀꢀꢀꢀꢀꢀꢀꢀꢀꢀꢀꢀ
B2第二行走控制油口
[0038]C2第三行走控制油口
ꢀꢀꢀꢀꢀꢀꢀꢀꢀꢀꢀꢀꢀ
B1第四行走控制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多个换向阀,所述多个换向阀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举升控制换向阀(1)、转向控制换向阀(2)、行走控制换向阀(3)及高低速控制换向阀(4),其中,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1)分别与进油口(P)、回油口(T)、举升控制油口(CSE)和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2)的第一工作油路(100)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2)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油路(100)、第一转向控制油口(AS)、第二转向控制油口(BS)和连接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3)的第二工作油路(200)连接,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3)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200)、第一行走控制油口(C1)、第二行走控制油口(B2)和回油油路(500)连接,所述高低速控制换向阀(4)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控制油口(C1)、所述第二行走控制油口(B2)、第三行走控制油口(C2)和第四行走控制油口(B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1)为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一电磁阀(DT1),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2)为中位机能为M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转向控制换向阀(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二电磁阀(DT2)和第三电磁阀(DT3),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3)为中位机能为H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行走控制换向阀(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四电磁阀(DT4)和第五电磁阀(DT5),所述高低速控制换向阀(4)为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高低速控制换向阀(4)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其阀芯移动的第六电磁阀(DT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控制换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禄斌蒋淋吴光镇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