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57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鞋类(1)包括鞋底(5)及鞋面(10),鞋面(10)包括限制布料部(200),限制布料部(200)包括伸缩股线与限制股线,在拉伸荷重沿着使所述伸缩股线及所述限制股线伸长的方向作用于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情况下,相较于所述限制布料部(200)的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的以拉伸应力的增加量相对于所述伸缩股线的伸长率的增加量的比率表示的伸缩侧阻力指标,所述限制布料部(200)的所述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的以拉伸应力的增加量相对于所述限制股线的伸长率的增加量的比率表示的限制侧阻力指标更大。力指标更大。力指标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鞋类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鞋类。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包括鞋面的鞋类。例如,日本专利第630247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包括鞋面及鞋底构造的鞋类。鞋面包括针织要素与衬线(inlay strand)。衬线具有比针织要素的耐伸长性更大的耐伸长性。即,与针织要素相比,衬线更不易伸长。衬线与束带连动,而能够提高鞋类的合脚性。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024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鞋类中,期待提高脚穿入鞋类的状态下对脚的合脚性(所谓的静态合脚性)及动作时对脚的追随性(所谓的动态合脚性)这两者。
[0008]然而,提高静态合脚性与动态合脚性这两者伴随着困难。例如,在利用具有相对较高的伸缩性的股线构成鞋面的情况下,虽然提高了静态合脚性,但由于所述股线的伸长应力小,故而动态合脚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利用具有相对较大的回弹性的股线构成鞋面的情况下,虽然提高了动态合脚性,但对脚的压迫增大,静态合脚性降低。
[0009]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静态合脚性与动态合脚性这两者的鞋类。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鞋类是一种包括鞋底及鞋面的鞋类,所述鞋面包括限制布料部,所述限制布料部具有限制伸长的功能,所述限制布料部包括:伸缩股线,具有伸缩性;及限制股线,具有伸缩性,且限制所述伸缩股线的伸长,在拉伸荷重沿着使所述伸缩股线及所述限制股线伸长的方向作用于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情况下,相较于所述限制布料部的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的以拉伸应力的增加量相对于所述伸缩股线的伸长率的增加量的比率表示的伸缩侧阻力指标,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所述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的以拉伸应力的增加量相对于所述限制股线的伸长率的增加量的比率表示的限制侧阻力指标更大。
[001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3]根据本公开,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静态合脚性与动态合脚性这两者的鞋类。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类的平面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的鞋类的左侧面图。
[0016]图3是图1所示的鞋类的右侧面图。
[0017]图4是概略性地表示构成为织物的限制布料部的构造的剖面图。
[0018]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拉伸荷重作用于图4所示的限制布料部的状态的剖面图。
[0019]图6是概略性地表示构成为编物的限制布料部的构造的剖面图。
[0020]图7是概略性地表示拉伸荷重作用于图6所示的限制布料部的状态的剖面图。
[0021]图8是表示限制布料部及伸缩布料部的特性的曲线图。
[0022]图9是图1所示的鞋类的鞋面的展开图。
[0023]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鞋面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0024]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鞋面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0025]图12是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类的鞋面的展开图。
[0026]图13是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类的鞋面的展开图。
[0027]图14是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鞋类的鞋面的展开图。
[0028]图15是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鞋类的鞋面的展开图。
[0029]图16是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鞋类的鞋面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所参照的附图中,对相同或与其相当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编号。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前方、后方等用语。这些表示方向的用语表示从穿着置于地面等平面的鞋类1的穿着者的视点观察的方向。例如,前方指脚尖侧,后方指后跟侧。而且,内足侧指宽度方向上的脚的内侧(脚的第一趾侧),外足侧指宽度方向上的脚的外侧。
[0031](第一实施方式)
[0032]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类的平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鞋类的左侧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鞋类的右侧面图。此外,图1~图3中示出了左脚用的鞋类1,但所述鞋类1也可应用于右脚,在这种情况下,与左脚用的鞋类1对称。本实施方式的鞋类1例如可用作运动鞋或步行鞋,与鞋类的用途无关。
[0033]如图1~图3所示,鞋类1包括鞋底5与鞋面10。
[0034]鞋面10连接于鞋底5,与鞋底5一起形成收容脚的空间。鞋面10具有内足被覆部11、外足被覆部12、插脚部10h1、及狭口部10h2。
[0035]内足被覆部11是被覆脚的内足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内足被覆部11包括鞋面10中通过鞋类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中心线A的内侧(图1中的右侧)的部位。此外,中心线A也可以不为宽度方向上的鞋类1的中心线,而设为鞋类1中将标准的穿着者的脚的跟骨中心和与通过脚的第一趾与第二趾之间的线对应的位置相连的线。而且,内侧及外侧是以宽度方向上的鞋类1的中心线为基准所规定,但这并不严格。
[0036]外足被覆部12是被覆脚的外足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外足被覆部12包括鞋面10中中心线A的外侧(图1中的左侧)的部位。
[0037]插脚部10h1设置于鞋类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足被覆部11与外足被覆部12之间,为允许脚进出的部位。
[0038]狭口部10h2是具有从插脚部10h1向鞋类1的长度方向上的前方延伸的形状的开口部。狭口部10h2设置于中足区域R3。中足区域R3是位于鞋类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前部的前足
区域R1与鞋类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后部的后足区域R2之间的区域。
[0039]前足区域R1是位于相对于鞋类1的总长而从鞋类1的前端部起朝向后端部为0%~30%左右的范围的区域。中足区域R3是位于相对于鞋类1的总长而从鞋类1的前端部起朝向后端部为30%~80%左右的范围的区域。后足区域R2是位于相对于鞋类1的总长而从鞋类1的前端部起朝向后端部为80%~100%的范围的区域。
[0040]如图1~图3所示,鞋面10具有非伸缩布料部100、及限制布料部200。以下,首先对限制布料部200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在限制布料部200上附有点状的花纹。
[0041]限制布料部200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伸缩性,在比所述范围大的范围内具有限制伸长的功能。如图4~图7所示,限制布料部200具有伸缩股线21、伸缩股线22、及限制股线23。伸缩股线21、伸缩股线22与限制股线23一体地构成。限制布料部200可构成为织物,也可构成为编物。图4及图5中示出了构成为织物的限制布料部200的构造,图6及图7中示出了构成为织物的限制布料部200的构造。
[0042]伸缩股线21、伸缩股线22具有第一伸缩股线21与第二伸缩股线22。各伸缩股线21、伸缩股线22具有伸缩性。第一伸缩股线21及第二伸缩股线22可包括彼此相同的股线,也可以包括不同的股线。此外,在图4~图7中,为了容易识别第一伸缩股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鞋类,包括鞋底及鞋面,所述鞋面包括限制布料部,所述限制布料部具有限制伸长的功能,所述限制布料部包括:伸缩股线,具有伸缩性;及限制股线,具有伸缩性,且限制所述伸缩股线的伸长,在拉伸荷重沿着使所述伸缩股线及所述限制股线伸长的方向作用于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情况下,相较于所述限制布料部的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的以拉伸应力的增加量相对于所述伸缩股线的伸长率的增加量的比率表示的伸缩侧阻力指标,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所述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的以拉伸应力的增加量相对于所述限制股线的伸长率的增加量的比率表示的限制侧阻力指标更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限制股线具有松弛部,所述松弛部在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所述伸长率为特定值以下的范围内呈松弛的状态,所述松弛部在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所述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呈完全伸长的状态,由此所述限制布料部的所述伸长率大于特定值的范围内的所述限制侧阻力指标大于所述伸缩侧阻力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伸缩股线与所述限制股线一体地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鞋面具有:内足被覆部,被覆脚的内足面的至少一部分;外足被覆部,被覆脚的外足面的至少一部分;插脚部,设置于所述鞋类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足被覆部与所述外足被覆部之间,允许脚的进出;及狭口部,从所述插脚部向所述鞋类的长度方向上的前方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限制布料部配置于所述狭口部的侧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限制布料部具有外足限制部,所述外足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外足被覆部中所述狭口部的侧方的部位,所述外足限制部具有从所述狭口部的缘部起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至少所述狭口部与所述鞋底的中央部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限制布料部具有:内足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内足被覆部中所述狭口部的侧方的部位;及外足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外足被覆部中所述狭口部的侧方的部位,所述内足限制部具有从所述狭口部的后部起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鞋底的形状,所述外足限制部具有从所述狭口部的前部起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鞋底的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限制布料部具有插脚部限制部,所述插脚部限
制部配置于所述插脚部的周围。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限制布料部具有前方限制部,所述前方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狭口部的前方且包括所述狭口部的前端部的位置,所述前方限制部具有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类,其中所述鞋面还包括非伸缩布料部,所述非伸缩布料部包括具有所述限制股线的伸长率以下的伸长率的非伸缩股线,拉伸荷重沿着使所述非伸缩股线伸长的方向作用于所述非伸缩布料部的情况下的以拉伸应力的增加量相对于所述非伸缩布料部的伸长率的增加量的比率表示的非伸缩侧阻力指标为所述伸长率大于所述特定值以上的范围内的所述限制侧阻力指标以上,所述非伸缩布料部具有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千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