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及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54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及智能手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依次活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远离连接件本体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部;连接件本体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连接件本体上位于第一凹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贯穿设置有安装孔,连接件本体上位于第二凹槽相对侧壁上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本体内开设有电池舱,电池舱内设置有电池,连接件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上扣合有电极盖。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对电池形成保护,另一方面使包括该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的智能手环厚度更薄。手环厚度更薄。手环厚度更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及智能手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及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穿戴已经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其中,智能手环尤为普遍,人们开始追求极致的体验,此时,柔性智能手环逐步投入应用,但柔性智能手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缺陷,现有的柔性智能手环多采用将一整块柔性电池平铺在柔性铰链上的设置方式,这就导致柔性智能手环整体的厚度相对较厚,且一整块柔性电池容易受到冲挤,因此,怎样缩减柔性智能手环的厚度,以使柔性智能手环的厚度相对较薄,并对电池进行保护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公开了一种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及智能手环,能够缩减柔性智能手环的厚度,并能够对电池进行保护。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包括多个依次活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其中:
[0005]连接件本体的形状为立方体,连接件本体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活动连接的连接件(1),所述连接件(1)包括连接件本体(10),其中:所述连接件本体(10)的形状为立方体,所述连接件本体(10)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导向部(11),所述导向部(11)远离所述连接件本体(10)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件本体(10)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的底部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9),所述连接件本体(10)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8)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贯穿设置有安装孔(7),所述连接件本体(10)上位于所述第二凹槽(9)相对侧壁上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孔(6);所述连接件本体(10)内开设有电池舱(5),所述电池舱(5)内设置有电池,所述连接件本体(10)的一端开设有贯通外界与所述电池舱(5)的放置口,所述放置口上扣合有电极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一连接部(12)设置在所述导向部(11)远离所述连接件本体(1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向部(11)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宽度小于所述导向部(11)的宽度,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高度与所述导向部(11)的高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智能手环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二连接部(1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远离所述导向部(1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长度相等,所述连接部的两端面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异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