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47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CBCT数据,建立CBCT牙齿模型;根据获取的口内扫描数据,建立口扫牙冠模型并确定牙冠表面色度;基于预设的切削规则,根据CBCT牙齿模型、口扫牙冠模型和牙冠表面色度,切削口扫牙冠模型并生成标准牙冠模型;基于预设的模型融合规则,根据CBCT模型和标准牙冠模型生成完整的牙体模型。以此方式,可以使得牙体模型既能够保留标准牙冠模型的精度,又能够根据CBCT牙齿模型呈现牙根部分,牙体模型具有直观、精确的优点,有利于正畸医师根据患者的牙体模型指定治疗方案。定治疗方案。定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图形处理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正畸治疗中,通常会根据患者牙齿矫正情况阶段性的调整治疗方案,每个阶段的方案制定及效果预测主要依赖于正畸医师的个人经验积累,这种治疗方式存在治疗效果不稳定、治疗效率低的缺陷;而目前的正畸排牙操作基本是基于患者口内扫描数据,再根据口内扫描产生的三维数据进行数字化排牙,而口内扫描技术仅能得到牙冠部分的三维数据,在数字化排牙过程中,仅能得到牙冠的模型,牙根的移动情况并不直观,这就存在了较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和装置。
[0004]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CBCT数据,建立CBCT牙齿模型;根据获取的口内扫描数据,建立口扫牙冠模型并确定牙冠表面色度;基于预设的切削规则,根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获取的CBCT数据,建立CBCT牙齿模型;根据获取的口内扫描数据,建立口扫牙冠模型并确定牙冠表面色度;基于预设的切削规则,根据所述CBCT牙齿模型、所述口扫牙冠模型和所述牙冠表面色度,切削所述口扫牙冠模型并生成标准牙冠模型;基于预设的模型融合规则,根据所述CBCT模型和所述标准牙冠模型生成完整的牙体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口内扫描数据,建立口扫牙冠模型并确定牙冠表面色度包括:根据口内扫描数据建立口扫牙冠模型,并确定口内图像信息;基于区域划分规则,将所述口扫牙冠模型划分为多个区域;根据所述口内图像信息和预设的色度对照表确定所述口扫牙冠模型每个区域的牙冠表面色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规则表征为:根据所述口扫牙冠模型,确定每颗牙冠的边缘信息;根据每颗牙冠的边缘信息,将所述口扫牙冠模型的唇侧面和舌侧面均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为单颗牙冠的单个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规则表征为:根据所述CBCT牙齿模型和标志点选取规则,确定第一标志点,所述第一标志点为多个且均位于CBCT牙齿模型的牙冠部分;根据所述口扫牙冠模型和所述标志点选取规则,确定第二标志点,所述第二标志点为多个;在同一坐标系内,将第一标志点和第二标志点重合,确定CBCT牙齿模型的牙冠部分和口扫牙冠模型中每颗牙冠的唇侧面的第一差值,以及舌侧面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牙冠表面色度和预设的切削对照表,确定每颗牙冠唇侧面的第一切削比例,和舌侧面的第二切削比例;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一切削比例,切削口扫牙冠模型中每颗牙冠的唇侧面,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第二切削比例,切削口扫牙冠模型中每颗牙冠的舌侧面,生成标准牙冠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CBCT和口内扫描技术的牙齿根冠融合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煦廖赞陈永达董显峰张宝祥李君涛
申请(专利权)人: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