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43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包括长方形盖板,所述长方形盖板的底部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底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所述长方形底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所述长方形盖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梯形插入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左侧短边与第三长方形侧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包装盒存在,又能通过折叠变形形成一个衣架,延续其价值,从而避免被丢弃,减少包装的浪费以提高包装的二次利用。二次利用。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当今时代,绿色、低碳、环保已成为发展的主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实用功能,更希望以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而当前的包装,大多数停留在满足商品最基本的运输和安全保护的需求上,对包装材料的二次利用和对环境保护的考虑较少。目前市场上的衬衣包装,尤其是商场里摆放在货架上的,为了防止衬衣褶皱,多会采用天地盖盒型,此类型的包装不易收纳,多数会被消费者丢弃,造成了纸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本专利技术既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包装盒存在,又能通过折叠变形形成一个衣架,延续其价值,从而避免被丢弃,减少包装的浪费以提高包装的二次利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包括长方形盖板,所述长方形盖板的底部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底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所述长方形底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所述长方形盖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梯形插入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左侧短边与第三长方形侧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的右侧短边与第四长方形侧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右侧短边中间位置与第二梯形插入板的上底边重叠相连;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的左侧短边也与第二梯形插入板的上底边重叠相连;所述第三长方形侧板、第四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短边位置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梯形插入板对应的梯形开口;所述长方形底板上2条对角线位置分别压制有第七折痕线,所述长方形底板上水平中线位置也压制有第八折痕线;所述第八折痕线以上位置的2条第七折痕线上开设有第一长方形开口;
[0006]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长边以中点为界向左延伸与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所述第九折痕线两端向第二长方形侧板内垂直延伸开设有插入刀口;所述插入刀口的长度与长方形插入板的短边长度相等,且所述插入刀口的另外两端连线上压制有第十折痕线;所述第一折痕线上以中点为界向左延伸开设有与长方形插入板位置大小均对应的第二长方形开口;所述第四折痕线上以中点为界向左延伸也开设有与长方形插入板位置大小均对应的第二长方形开口;
[0007]所述长方形盖板顶部长边中点垂直向下开设有第一撕开打点线;所述第一撕开打点线的另1个端点到长方形盖板左侧短边之间斜向开设有第二撕开打点线;所述长方形盖
板顶部长边中点右侧还分别垂直向下延伸且向上延伸至第一梯形插入板的顶部长边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所述第十一折痕线的另1个端点到长方形盖板右侧短边之间斜向开设有第三撕开打点线;所述第二撕开打点线与长方形盖板左侧短边之间的交点到长方形盖板左侧短边与底部长边交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所述第三撕开打点线与长方形盖板右侧短边之间的交点到长方形盖板右侧短边与底部长边交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以所述第十一折痕线、第三撕开打点线交点为端点倾斜向上开设有与第二撕开打点线平行的第四撕开打点线,所述第四撕开打点线的另一端到长方形盖板顶部长边垂直开设有第五撕开打点线;且所述第五撕开打点线、第十一折痕线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撕开打点线、第十一折痕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撕开打点线、第十一折痕线之间的长方形盖板的顶部长边中点位置垂直开设有第三长方形开口;所述第一撕开打点线、第十一折痕线之间的长方形盖板上也开设有第三长方形开口;所述第五撕开打点线、第十一折痕线之间的顶部长边中点位置垂直开设有与第三长方形开口位置、大小对应的第四长方形开口;所述第五撕开打点线、第十一折痕线之间的长方形盖板上也开设有第四长方形开口;
[0008]所述第二撕开打点线、第三撕开打点线为非连续打点线;不连续打点的位置与长方形盖板上利用第六撕开打点线围成的外轮廓为多边形插入板的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二折痕线;所述多边形插入板由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长边与半圆形插入板的半径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三折痕线组合而成;所述多边形插入板外轮廓除第十二折痕线所在边外其余均开设有第六撕开打点线;
[0009]所述长方形盖板顶部长边靠近右边短边端部位置的第四折痕线与长方形盖板上利用第七撕开打点线围成的外轮廓为右直角三角形板的短直角边重叠相连,且所述右直角三角形板外轮廓除底边外其余均开设有第七撕开打点线;所述第五撕开打点线与右直角三角形板之间的第四折痕线上开设有第八撕开打点线;所述第十一折痕线左侧长方形盖板顶部长边位置的第四折痕线与长方形盖板上利用第九撕开打点线围成的外轮廓为左直角三角形板的短直角边重叠相连,且所述左直角三角形板外轮廓除底边外其余均开设有第九撕开打点线;所述左直角三角形板、右直角三角形板以第十一折痕线为中线对称设置;所述右直角三角形板与第一梯形插入板左侧下底边端点之间的第四折痕线上开设有第八撕开打点线;所述右直角三角形板与第四折痕线上的第二长方形开口之间的第四折痕线上开设有第八撕开打点线;
[0010]所述左直角三角形板的短直角边与斜边相交的端点与第一梯形插入板的上底边之间开设有第十撕开打点线且所述的第一梯形插入板上以第十一折痕线为中线对称开设有第五长方形开口,且所述第五长方形开口与第三长方形开口大小相等;所述第一梯形插入板上还开设有外轮廓为圆形板的第十二撕开打点线;所述圆形板尺寸大小与第三长方形开口、第四长方形开口、第五长方形开口对应大小开设。
[0011]所述长方形盖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均与长方形底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均与第二长方形侧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三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第四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相等且均等于第一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所述第三长方形侧板的长边长度、第四长方形侧板的长边长度相等,且所述梯形开口上底边到第五折痕线之间的距离等于长方形底板的短边长度,所述梯形开
口上底边到第六折痕线的距离等于长方形底板的短边长度。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既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包装盒存在,又能通过折叠变形形成一个衣架,延续其价值,从而避免被丢弃,减少包装的浪费以提高包装的二次利用;同时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免去其重新购买衣架的需要。对于在外租房或是出差人员来说,在外购买衣物也不再需要考虑家中衣架是否够用的问题,适合于纺织品类的包装。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展开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后作为盒子使用时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盒子折叠成衣架过程中利用撕开打点线撕开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是图2盒子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为衣架的纺织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盖板(1),所述长方形盖板(1)的底部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第一折痕线(3);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2)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底板(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5);所述长方形底板(4)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7);所述长方形盖板(1)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梯形插入板(8)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9);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2)的左侧短边与第三长方形侧板(10)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11);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6)的右侧短边与第四长方形侧板(12)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13);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2)的右侧短边中间位置与第二梯形插入板(14)的上底边重叠相连;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6)的左侧短边也与第二梯形插入板(14)的上底边重叠相连;所述第三长方形侧板(10)、第四长方形侧板(12)的另1条短边位置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梯形插入板(14)对应的梯形开口(15);所述长方形底板(4)上2条对角线位置分别压制有第七折痕线(16),所述长方形底板(4)上水平中线位置也压制有第八折痕线(17);所述第八折痕线(17)以上位置的2条第七折痕线(16)上开设有第一长方形开口(18);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6)的另1条长边以中点为界向左延伸与长方形插入板(19)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20),所述第九折痕线(20)两端向第二长方形侧板(6)内垂直延伸开设有插入刀口(21);所述插入刀口(21)的长度与长方形插入板(19)的短边长度相等,且所述插入刀口(21)的另外两端连线上压制有第十折痕线(22);所述第一折痕线(3)上以中点为界向左延伸开设有与长方形插入板(19)位置大小均对应的第二长方形开口(23);所述第四折痕线(9)上以中点为界向左延伸也开设有与长方形插入板(19)位置大小均对应的第二长方形开口(23);所述长方形盖板(1)顶部长边中点垂直向下开设有第一撕开打点线(24);所述第一撕开打点线(24)的另1个端点到长方形盖板(1)左侧短边之间斜向开设有第二撕开打点线(25);所述长方形盖板(1)顶部长边中点右侧还分别垂直向下延伸且向上延伸至第一梯形插入板(8)的顶部长边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26),所述第十一折痕线(26)的另1个端点到长方形盖板(1)右侧短边之间斜向开设有第三撕开打点线(27);所述第二撕开打点线(25)与长方形盖板(1)左侧短边之间的交点到长方形盖板(1)左侧短边与底部长边交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方形侧板(2)的短边长度;所述第三撕开打点线(27)与长方形盖板(1)右侧短边之间的交点到长方形盖板(1)右侧短边与底部长边交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方形侧板(2)的短边长度;以所述第十一折痕线(26)、第三撕开打点线(27)交点为端点倾斜向上开设有与第二撕开打点线(25)平行的第四撕开打点线(28),所述第四撕开打点线(28)的另一端到长方形盖板(1)顶部长边垂直开设有第五撕开打点线(29);且所述第五撕开打点线(29)、第十一折痕线(26)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撕开打点线(24)、第十一折痕线(26)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撕开打点线(24)、第十一折痕线(26)之间的长方形盖板(1)的顶部长边中点位置垂直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闯何霞张一驰朱熳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