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类布式乳杆菌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42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类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uchneri)已于2022.5.20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M 202268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类布氏乳杆菌经过耐药基因检测、氨基酸脱羧酶活性及靛基质检测(有毒代谢产物检测)、致病性试验、溶血活性检测等安全性评价以及耐酸试验、耐胆盐试验、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表面性质测定、细胞粘附试验等相关试验后,结果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工作组关于食品益生菌的要求。同时,在进行防治犊牛消化不良的试验中,类布氏乳杆菌MH3211与短乳杆菌MH3111配合使用,能够达到防治犊牛消化不良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布式乳杆菌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犊牛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类布式乳杆菌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犊牛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犊牛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总称,又称消化不良性腹泻,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明显的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经过,可将犊牛消化不良分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多发生于15日龄内的新生犊牛,主要表现为消化和营养的急性障碍和轻微的全身症状。新生犊牛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较弱,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饲养管理不当、初乳或常乳饲喂不及时或过量、常乳或代乳品质量差、营养不良、畜舍卫生差、应激等因素的作用下,极易造成胃肠功能和肠道菌群紊乱,出现单纯性消化不良。如果单纯性消化不良得不到有效救治就会进一步发展为中毒性消化不良,呈现出严重的消化障碍、明显的自体中毒和重剧腹泻等全身症状。消化不良严重影响新生犊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犊牛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易于继发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等病原的感染,发生感染性腹泻;消化不良的新生犊牛还易于继发瘤胃臌气、皱胃炎、皱胃阻塞和扭转、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的甚至发生死亡,每年给奶牛和肉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3]目前,规模化牧场主要通过加强犊牛新生期饲养管理、应用抗菌药物和中草药等来预防和治疗新生犊牛消化不良及腹泻。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会带来潜在的抗生素滥用和细菌耐药性问题,此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扰乱新生犊牛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近年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在人和动物胃肠道健康的维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代谢、宿主免疫机能的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肠道菌群开发的具有精准治疗或预防作用的新型微生物制剂已经成为人和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犊牛出生后的早期阶段,肠道菌群能够促进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并对成年后的健康及生产性能产生长远影响。另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组成与犊牛的健康和日增重紧密相关,发生腹泻、肺炎或日增重低的犊牛,其肠道菌群多样性也较低,乳杆菌等具有益生作用的细菌显著减少。另据报道,消化不良犊牛肠道菌群中梭菌属、埃希氏菌属等有害菌的丰度显著增加,而乳杆菌属、黄杆菌属、颤螺菌属、 Desulfonauticus属等有益菌的丰度显著下降,表明肠道中上述细菌组成的变化与犊牛出血性腹泻相关。Jang JY等进一步分析了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犊牛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和乳杆菌属、Subdoligranulum、Blautia、拟杆菌属等的丰度显著下降。上述研究均表明,乳杆菌等益生菌在犊牛肠道健康的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同来源和类型的益生菌被逐步应用到犊牛腹泻和消化不良的预防中,其中包括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屎肠球菌、乳酸片球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等。临床应用研究表明,上述益生菌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犊牛腹泻发病率,改善腹泻症状。
[0004]犊牛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是食欲不振至厌食;粪便减少或增多以及粪便干燥、黏稠或腹泻。现阶段治疗犊牛消化不良的药物主要为西药和一部分中药,而长期使用西药会
造成肝脏等脏器的损伤,虽然中药的使用副作用较小,但是中药的炮制以及制备过程复杂繁琐,且具有较好药物疗效的中药需要道地药材,费用昂贵。在早期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中,存在着滥用抗生素与激素的问题。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来防止畜禽的疾病或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家畜肠道中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破坏机体胃肠道稳态。虽然犊牛的肠道中存在一定量的有益菌,但是不能直接将分离到的益生菌培育后作为犊牛的饲料添加剂。养殖用含可遗传耐药基因的益生菌大规模的使用将导致耐药基因向病原体转移,将造成患病动物对药物产生耐药性,降低患病动物的治愈率。
[0005]目前,我国农业部已规定了饲料添加剂中可添加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有34种,根据有益菌的不同生理生化特性,它们会以不同方式被应用于动物。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学、培养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功能益生菌逐步被用于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FAO/WHO)关于食品益生菌评价指南的联合报告中指出,可用于商品化的益生菌菌株需要经过胃酸耐受试验、胆汁酸耐受试验、粘附试验或/和人上皮细胞粘附试验、对条件致病菌的拮抗活性试验、降低致病菌对消化道粘膜的粘附能力试验、胆汁盐水解酶活性试验和对杀精子剂的耐药性试验(适用于阴道用益生菌)等体外和在体试验来评估其益生特性。同时,还要对候选菌株进行溶血活性、有毒代谢产物、耐药基因及其药物敏感性及有无致病性、细胞和动物实验等来评价其安全性。
[0006]目前,用作防治犊牛消化不良的微生物制剂的益生菌还很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符合食品益生菌要求的类布氏乳杆菌。
[0008]一种类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uchneri)已于2022.5.20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M 2022688。
[0009]上述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2688的类布氏乳杆菌应用于犊牛的微生物制剂。
[0010]上述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2688的类布氏乳杆菌应用于防治犊牛消化不良的微生物药物制剂。
[0011]上述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2688的类布氏乳杆菌应用于犊牛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001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类布氏乳杆菌经过耐药基因检测、氨基酸脱羧酶活性及靛基质检测(有毒代谢产物检测)、致病性试验、溶血活性检测等安全性评价以及耐酸试验、耐胆盐试验、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表面性质测定、细胞粘附试验等相关试验后,结果均符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要求。同时,在进行防治犊牛消化不良的试验中,类布氏乳杆菌MH3211与短乳杆菌 MH3111配合使用,能够达到防治犊牛消化不良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本试验菌株MH3211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
[0014]图2为本试验菌株急性口毒性脏器病理切片结果;其中;A、C、E、G分别为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小鼠心肝脾肾脏的病理切片结果;B、D、F、H分别为本试验菌株五倍浓缩液灌腹小
鼠心肝脾肾脏病理切片结果。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MH3211溶血性试验对照图,其中A为肠球菌ATCC29212菌落周围出现了溶血环,发生溶血现象的阳性对照,B为本试验菌株菌落周围未出现溶血环,没有发生溶血现象。B为本试验菌株菌落周围未出现溶血环,没有发生溶血现象。
[0016]图4为MH3211黏附在人结直肠癌细胞(Caco

2)周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中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布式乳杆菌,其特征在于:类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uchneri ),已于2022.5.20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M 2022688。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涛汪雪张津慎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