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86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基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包括泥土层、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层,碎石垫层设在泥土层的上方,混凝土层设在碎石垫层的上方,碎石垫层设和泥土层之间设有第一生石灰层,混凝土层和碎石垫层之间设有第二生石灰层,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沥青路面,路基结构两侧的坡面上均设有护板;护板上设有上表面为敞口的导水盒,导水盒与护板固定连接,导水盒的上表面与沥青路面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导水盒内部的底面两端均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导水盒的下表面且位于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导水板,导水板与护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排出路基表面以及内部产生的积水,防止路基损坏,保障行车安全。保障行车安全。保障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结构
,具体领域为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0003]现有的路基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在受到雨水的冲刷时,会在路基表面以及内部产生积水,积水不容易排出,会导致路基出现松动、下陷、错位等情况,对于行车安全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能有效地排出路基表面以及内部产生的积水,防止路基损坏,保障行车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包括泥土层、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层,所述碎石垫层设在所述泥土层的上方,所述混凝土层设在所述碎石垫层的上方,所述碎石垫层设和所述泥土层之间设有第一生石灰层,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碎石垫层之间设有第二生石灰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沥青路面,所述路基结构两侧的坡面上均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上设有上表面为敞口的导水盒,所述导水盒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盒的上表面与所述沥青路面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导水盒内部的底面两端均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导水盒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长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坡面垂直。
[0007]优选的,所述碎石垫层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顶端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与所述第一导水管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两端的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所述护板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位于所述导水盒的下方,所述第一通槽的侧壁与第一排水管道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道的第二端部设在所述碎石垫层内,且高度高于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导水管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排水管道内。
[0008]优选的,所述泥土层内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两端的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所述护板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下方,所述第二通槽的侧壁与第二排水管道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道的第二端部设在所述泥土层内,且高度高于第一端部,所述防水层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排水管道内。
[0009]优选的,所述泥土层内且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下方设有若干支撑柱。
[0010]优选的,所述护板的下方设有排水槽。
[0011]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可以通过导水盒和导水板排出沥青路面上的雨水;通过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和第一排水管道排出路基内部碎石垫层中的雨水;通过防水层和第二排水管道排出路基内部泥土层中的雨水。本技术能有效地排出路基表面以及内部产生的积水,防止路基损坏,保障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护板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护板另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0017]附图标记包括:
[0018]1‑
泥土层、2

碎石垫层、3

混凝土层、4

第一生石灰层、5

第二生石灰层、6

沥青路面、7

护板、8

导水盒、9

通孔、10

导水板、11

连接柱、12

第一导水管、13

第二导水管、14

第一通槽、15

第一排水管道、16

防水层、17

第二通槽、18

第二排水管道、19

支撑柱、20

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包括泥土层1、碎石垫层2和混凝土层3,碎石垫层2设在泥土层1的上方,混凝土层3设在碎石垫层2的上方,碎石垫层2设和泥土层1之间设有第一生石灰层4,混凝土层3和碎石垫层2之间设有第二生石灰层5,混凝土层3的顶部设有沥青路面6。碎石垫层2的作用可以处理软弱地基,它可以起到扩散应力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可以加速下方泥土层1的固结和沉降。混凝土层3用以改善路基的水稳状况,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性和抗冻胀能力,并可扩散荷载,以减少路基变形。第一生石灰层4和第二生石灰层5为改良的生石灰土,主要成分为包括氧化钙,氧化钙遇水和空气生成碳酸钙,加强路基的强度,生石灰与泥土沙石搅拌硬化后起板结作用使路基更稳固。路基结构两侧的坡面上均设有护板7;护板7上设有上表面为敞口的导水盒8,导水盒8与护板7固定连接,导水盒8的上表面与沥青路面6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导水盒8内部的底面两端均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9,导水盒8的下表面且位于通孔9的两侧均设有导水板10,导水板10与护板7固定连接。混凝土层3内设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与护板7固定连接,连接柱11长度的延伸方向与坡面垂直。
[0021]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

4,碎石垫层2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水管12,第一导水管12的顶端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第二导水管13,第二导水管13与第一导水管12连通连接,第一导水管12两端的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护板7上设有第一通槽14,第一通槽14位于导水盒8的下方,第一通槽14的侧壁与第一排水管道15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排水管道15的第
二端部设在碎石垫层2内,且高度高于第一端部,第一导水管12的端部伸入第一排水管道15内。泥土层1内设有防水层16,防水层16两端的高度低于中间的高度,护板7上设有第二通槽17,第二通槽17位于第一通槽14的下方,第二通槽17的侧壁与第二排水管道18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二排水管道18的第二端部设在泥土层1内,且高度高于第一端部,防水层16的端部伸入第二排水管道18内。
[0022]本技术在下雨后需要排水时,沥青路面6上的雨水会从导水盒8上表面的敞口流入导水盒8内,流入导水盒8内的雨水会穿过两侧的通孔9,顺着导水板10,沿着护板7的表面向下流走。在混凝土层3挖出与坡面垂直的孔洞,在安装护板7时将连接柱11放入孔洞中,由于连接柱11长度的延伸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包括泥土层、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设在所述泥土层的上方,所述混凝土层设在所述碎石垫层的上方,所述碎石垫层设和所述泥土层之间设有第一生石灰层,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碎石垫层之间设有第二生石灰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沥青路面,所述路基结构两侧的坡面上均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上设有上表面为敞口的导水盒,所述导水盒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盒的上表面与所述沥青路面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导水盒内部的底面两端均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导水盒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长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坡面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良生石灰铺设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顶端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东谢军陈赅李宁罗大朋杜世富张泽刘泽炬冯粮薛博文王粉艳李廷杰徐斗文樊泽延吴春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