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84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每个通风孔上均设有套筒式活门组件,套筒式活门组件包括:外活门单元和内活门单元,外活门单元和内活门单元互相连通,外活门单元具有第一通风口,内活门单元具有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位于底座的一侧,第二通风口位于底座的另一侧,空气能够从第一通风口进入并从第二通风口排出;其中,当冲击波扩散至外活门单元后,外活门单元和内活门单元能够依次消耗冲击波的能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为防护工程通风口提供高效可靠的防护措施,显著提高工程防护能力,保障工程内部人员和设备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

技术介绍

[0002]防爆波活门是一类设于防护工程进(排)风和排烟管道口部,用于堵截或削弱冲击波的防护设备。其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确保工程的正常通风;当通风口部遭受爆炸冲击荷载作用时,活门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快速关闭,进而确保工程内部设备及人员安全。
[0003]防爆波活门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活门的功能是削减冲击波,活门关闭时间越短,消波率越高,这就要求活门活动部件的重量要尽可能的轻,在设计中通常采取降低活门结构尺寸或选用轻质材料的方法来降低活门活动部件重量。另一方面,由于活门在冲击波作用下保持高速运动状态,当其关闭瞬间,活门活动件将与底座发生强烈撞击,若活动部件的结构设计强度不足,撞击能量将会使其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进而影响活门的防护性能和恢复通风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能够抵御外部的爆炸冲击波。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每个所述通风孔上均设有套筒式活门组件,所述套筒式活门组件包括:外活门单元和内活门单元,所述外活门单元和所述内活门单元互相连通,所述外活门单元具有第一通风口,所述内活门单元具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空气能够从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并从所述第二通风口排出;其中,当冲击波扩散至所述外活门单元后,所述外活门单元和所述内活门单元能够依次消耗冲击波的能量。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活门单元包括限位环、外套筒和外侧复位弹簧;所述外套筒的一端设有挡片,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通风孔内,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与所述通风孔相贴合,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底座上,当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向所述通风孔内移动时,所述定位环能够与所述限位环相接触从而阻止所述外套筒移动;所述外侧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通风孔内,所述通风孔的内部设有凸台,所述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台连接,所述外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筒连接;所述第一通风口设于所述外套筒的外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活门单元还包括缓冲环,所述缓冲环设于所述限位环上,且所述缓冲环位于所述定位环和所述缓冲环之间;所述限位环的内环且靠近所述缓冲环的一端延伸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延伸至所述缓冲环内,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缓冲环的内壁相贴合;当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向所述通风孔内移动时,所述缓冲环作为所述定位环
和所述限位环之间的缓冲。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活门单元包括内套筒座、内套筒和内侧复位弹簧;所述内套筒座设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内套筒座的一端与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内侧复位弹簧均设于所述内套筒座内,所述内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内套筒座连接,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外活门单元和所述内侧复位弹簧之间,所述内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筒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与所述内套筒座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内套筒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管径、所述第二部分的管径和所述第三部分的管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内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三部分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口包括内风孔和外风孔,所述内风孔设于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外风孔设于所述内套筒座的外壁上,当所述活门处于通气状态时,所述内风孔和所述外风孔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包括一个进风孔组,每个所述进风孔组包括多个进风孔,多个所述进风孔均设于所述外套筒上,且所述进风孔围绕所述外套筒的轴线对称设置;所有所述进风孔的总面积与所述通风孔的最小截面面积相同;所述进风孔的数量为4个。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包括两个进风孔组,每个所述进风孔组包括多个进风孔,多个所述进风孔均设于所述外套筒上,且所述进风孔围绕所述外套筒的轴线对称设置;所有所述进风孔的总面积与所述通风孔的最小截面面积相同;所述缓冲环与所述限位环上均设有一个次级风孔组,所述次级风孔组包括多个次级风孔,所述次级风孔所述外套筒的轴线对称设置;在初始状态下,两个所述次级风孔组的位置均与其中一个所述进风孔组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缓冲环与所述定位环相接触时,外界空气不能通过所述进风孔进入至所述通风孔内;每个进风孔组中所述进风孔的数量为4个。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筒座上设有键槽,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平键,所述平键与所述键槽连接,从而使所述内套筒能够沿着所述键槽移动。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门框和门框墙,所述门框设于所述门框墙中,所述底座与所述门框连接。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门框、门框墙和闭锁机构,所述门框通过铰页所述门框墙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闭锁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门框上设有锁孔,所述闭锁机构能够与锁孔配合使用从而锁闭所述门框。
[0015]分析可知,本技术公开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本技术可为防护工程通风口提供高效可靠的防护措施,显著提高工程防护能力,保障工程内部人员和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17]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8]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受到冲击波作用状态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键与键槽的局部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缓冲环和限位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缓冲环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缓冲环和限位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缓冲环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门框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门框安装状态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8]图12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门框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门框安装状态下的结构侧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通风孔;3、外套筒;4、限位环;5、外侧复位弹簧;6、挡片;7、定位环;8、缓冲环;9、内套筒座;10、内套筒; 11、内侧复位弹簧;12、内风孔;13、进风孔;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每个所述通风孔上均设有套筒式活门组件,所述套筒式活门组件包括:外活门单元和内活门单元,所述外活门单元和所述内活门单元互相连通,所述外活门单元具有第一通风口,所述内活门单元具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空气能够从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并从所述第二通风口排出;其中,当冲击波扩散至所述外活门单元后,所述外活门单元和所述内活门单元能够依次消耗冲击波的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活门单元包括限位环、外套筒和外侧复位弹簧;所述外套筒的一端设有挡片,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通风孔内,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与所述通风孔相贴合,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底座上,当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向所述通风孔内移动时,所述定位环能够与所述限位环相接触从而阻止所述外套筒移动;所述外侧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通风孔内,所述通风孔的内部设有凸台,所述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台连接,所述外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筒连接;所述第一通风口设于所述外套筒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活门单元还包括缓冲环,所述缓冲环设于所述限位环上,且所述缓冲环位于所述定位环和所述缓冲环之间;所述限位环的内环且靠近所述缓冲环的一端延伸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延伸至所述缓冲环内,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缓冲环的内壁相贴合;当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向所述通风孔内移动时,所述缓冲环作为所述定位环和所述限位环之间的缓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两道消波措施的组合式防爆波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活门单元包括内套筒座、内套筒和内侧复位弹簧;所述内套筒座设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内套筒座的一端与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内侧复位弹簧均设于所述内套筒座内,所述内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内套筒座连接,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外活门单元和所述内侧复位弹簧之间,所述内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筒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与所述内套筒座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内套筒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辰刘首杨海平任王军王泓黄静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