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7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包括工件传输装置、热空气隧道和控制器,工件传输装置包括输送网带、传送支撑架和输送驱动装置,热空气隧道包括下加热机构和上加热机构,下加热机构包括单元下加热管、下左挡板、下右挡板、下纵向支撑板和下加热支撑架,下纵向支撑板的左端与下左挡板下端固定连接,右端与下右挡板下端连接,单元下加热管沿着下纵向支撑板间隔设置,上加热机构包括单元上加热管、上左挡板、上右挡板、上纵向支撑板和上加热支撑架,上纵向支撑板左端与上左挡板上端连接,右端与上右挡板上端连接,单元上加热管沿着上纵向支撑板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热收缩效果好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管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加热管加工时,一端需要与线缆连接,通常在加热管与线缆的连接处套有带胶的热缩管,然后通过人工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到加热装置处,对热缩管进行加热,热缩管收缩同时胶融化,保证加热管与线缆连接的牢固性,人工操作存在生产效率低、生产安全性低等问题。
[0003]现有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能够自动传送工件并对工件热收缩操作的装置,经检索,CN201710082225X公开了一种耐高温传送带热收缩地板包装机,包括机架、加热装置、耐高温隔热离心风机、热空气隧道、耐高温传送带、轴流风机、辊传动装置、传动电机、小排辊条、下托辊和隔热保护层,热空气隧道下方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设有电磁感应线圈和隔热保温层,耐高温传送带两端设有辊传动装置,耐高温传送带下端设置有小排辊条和下托辊,耐高温传送带在热空气隧道内运行,耐高温隔热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使热空气干燥和循环加快。
[0004]此种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加热装置设在热空气隧道的下方,工件在传送带上运行时,加热不均匀,工件热缩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热收缩效果好的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包括工件传输装置、热空气隧道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传输装置包括输送网带、传送支撑架和输送驱动装置,所述输送驱动装置与传送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输送网带经输送驱动装置驱动沿着传送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移送;
[0008]所述热空气隧道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下加热机构和上加热机构,所述下加热机构设在输送网带的下方,所述上加热机构设在输送网带的上方;
[0009]所述下加热机构包括单元下加热管、下加热管支撑件、下左挡板、下右挡板、下纵向支撑板和下加热支撑架,所述下纵向支撑板固定在下加热支撑架上,所述下纵向支撑板的左端与下左挡板下端固定连接,右端与下右挡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左挡板与下右挡板以及下纵向支撑板相配合形成开口朝上的下容纳槽,所述单元下加热管设在下容纳槽内并沿着下纵向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单元下加热管的前后两端均经下加热管支撑件与下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0]所述上加热机构包括单元上加热管、上加热管支撑件、上左挡板、上右挡板、上纵
向支撑板和上加热支撑架,所述上加热支撑架与传送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纵向支撑板与上加热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纵向支撑板的左端与上左挡板上端固定连接,右端与上右挡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左挡板与上右挡板以及上纵向支撑板相配合形成开口朝下的上容纳槽,所述单元上加热管设在上容纳槽内并沿着上纵向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单元上加热管的前后两端均经上加热管支撑件与上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单元上加热管、单元下加热管、输送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0011]工件放在输送网带上,并随着输送网带移动,工件传送的过程中单元上加热管、单元下加热管工作,热缩管放置位于单元上加热管和单元下加热管之间进行热收缩,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工件放置要求低,只要保证热缩管能够在单元上加热管和单元下加热管之间即可,节省工件上料传送时间,热空气隧道的结构设置,使得上下均能对热缩管进行加热,且加热的路径长,保证加热效果好,上左挡板与上右挡板相配合,使得单元上加热管的热量能够集中在上左挡板与上右挡板之间,下左挡板与下右挡板相配合,使得单元下加热管的热量能够集中在下左挡板与下右挡板之间,保证热空气隧道始终能保持高温效果,热量不会消散,将传送带设置成网带,以便于下加热机构的热量能够向上传导,使热缩管的下侧也有足够的热量。
[0012]本技术所述下左挡板由下端向上端向左倾斜设置,所述下右挡板由下端向上端向右倾斜设置,所述上左挡板由上端向下端向左倾斜设置,所述上右挡板由上端向下端向右倾斜设置,下左挡板与下右挡板相配合、上左挡板与上右挡板相配合,形成截面近似V字形,既能保证下容纳槽和上容纳槽中的热量不会消散,又能保证热量范围大,即使工件位置放置有偏差,也能满足加热需求。
[0013]本技术所述下纵向支撑板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设置的下通风管道,所述下通风管道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与下容纳槽相连通的单元下通风孔,所述下通风管道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下离心风机,所述下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下通风管道相连通;
[0014]所述上纵向支撑板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设置的上通风管道,所述上通风管道下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与上容纳槽相连通的单元上通风孔,所述上通风管道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上离心风机,所述上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上通风管道相连通,所述下离心风机、上离心风机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0015]通过下离心风机向下通风管道中通风,再经过单元下通风孔吹出,吹到下左挡板与下右挡板之间,通过上离心风机向上通风管道中通风,再经过单元上通风孔吹出,吹到上左挡板与上右挡板之间,使单元下加热管、单元上加热管的热量能够流通,热传导效果好,且进一步保证热空气隧道的热量均匀。
[0016]本技术所述下通风管道一侧设有下离心风机时,另一侧封闭设置,所述上通风管道一侧设有上离心风机时,另一侧封闭设置,以确保下离心风机、上离心风机吹出的风能够到达单元下加热管、单元上加热管位置,减少能量的消耗。
[0017]本技术所述单元上通风孔设在单元上加热管的上方,所述单元下通风孔设在单元下加热管的下方,进一步保证热量传导效果好。
[0018]本技术所述热空气隧道的后侧设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与上加热支撑架或下加热支撑架相连接,所述冷却风机与控制器相连接,冷却风机的设置,用于对从热空气
隧道出来的工件进行吹风降温。
[0019]本技术所述输送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轴设在传送支撑架的前侧并与传送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经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从动轴设在传送支撑架的后侧并与传送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网带套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单元下加热管设在输送网带的下方,驱动电机驱动输送网带转动,带动输送网带传动,单元下加热管的热量通过输送网带的网格向上传送。
[0020]本技术所述输送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导向轴一、导向轴二、导向轴三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轴设在传送支撑架的前侧并与传送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经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从动轴设在传送支撑架的后侧并与传送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轴一设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下方并位于传送支撑架的前侧,所述导向轴二设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下方并位于传送支撑架的后侧,所述导向轴三设在导向轴一和导向轴二的下方并位于传送支撑架的中部,所述导向轴一、导向轴二、导向轴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包括工件传输装置、热空气隧道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传输装置包括输送网带、传送支撑架和输送驱动装置,所述输送驱动装置与传送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输送网带经输送驱动装置驱动沿着传送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移送;所述热空气隧道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下加热机构和上加热机构,所述下加热机构设在输送网带的下方,所述上加热机构设在输送网带的上方;所述下加热机构包括单元下加热管、下加热管支撑件、下左挡板、下右挡板、下纵向支撑板和下加热支撑架,所述下纵向支撑板固定在下加热支撑架上,所述下纵向支撑板的左端与下左挡板下端固定连接,右端与下右挡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左挡板与下右挡板以及下纵向支撑板相配合形成开口朝上的下容纳槽,所述单元下加热管设在下容纳槽内并沿着下纵向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单元下加热管的前后两端均经下加热管支撑件与下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机构包括单元上加热管、上加热管支撑件、上左挡板、上右挡板、上纵向支撑板和上加热支撑架,所述上加热支撑架与传送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纵向支撑板与上加热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纵向支撑板的左端与上左挡板上端固定连接,右端与上右挡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左挡板与上右挡板以及上纵向支撑板相配合形成开口朝下的上容纳槽,所述单元上加热管设在上容纳槽内并沿着上纵向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单元上加热管的前后两端均经上加热管支撑件与上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单元上加热管、单元下加热管、输送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左挡板由下端向上端向左倾斜设置,所述下右挡板由下端向上端向右倾斜设置,所述上左挡板由上端向下端向左倾斜设置,所述上右挡板由上端向下端向右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除霜加热器热缩管传输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向支撑板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设置的下通风管道,所述下通风管道上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与下容纳槽相连通的单元下通风孔,所述下通风管道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下离心风机,所述下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下通风管道相连通;所述上纵向支撑板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设置的上通风管道,所述上通风管道下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与上容纳槽相连通的单元上通风孔,所述上通风管道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上离心风机,所述上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上通风管道相连通,所述下离心风机、上离心风机均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庆戚全任强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双丰韩柏温度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