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阀及冲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68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阀,并公开了具有排水阀的冲水箱,其中排水阀包括壳体组件、封水轴、水压驱动组件及气囊驱动组件,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及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壁面设有排水通道,第二容纳腔的壁面设有进水口,第三容纳腔的壁面设有进气口,封水轴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容纳腔,以打开或关闭排水通道,水压驱动组件可活动地容置于第二容纳腔,并与封水轴连接,水压驱动组件能够通过进水口注水驱动封水轴移动,气囊驱动组件容置于第三容纳腔,并与封水轴连接,气囊驱动组件的充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方便用户使用。方便用户使用。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阀及冲水箱


[0001]本技术涉及冲水箱
,特别涉及一种排水阀及冲水箱。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现有的冲水箱的排水阀一般通过气囊结构控制冲水箱排水。用户可以通过对气囊结构进行充气,以提升排水阀的封水轴,从而打开冲水箱的排水通道,完成冲水动作。由于气囊结构需要频繁地进行充气和泄气,气囊结构易疲劳损坏,导致冲水箱无法完成冲水动作,用户需要等待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或更换冲水箱,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排水阀,能够方便用户使用。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排水阀的冲水箱。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水阀,包括壳体组件、封水轴、水压驱动组件及气囊驱动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及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壁面设有排水通道,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壁面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壁面设有进气口,所述封水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并可沿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轴线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通道,所述水压驱动组件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并与所述封水轴连接,所述水压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水压驱动所述封水轴移动,所述气囊驱动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并与所述封水轴连接,所述气囊驱动组件的充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水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冲水时,用户可以通过进气口对气囊驱动组件进行充气,以使气囊驱动组件膨胀,并带动封水轴向上移动,以打开排水通道,完成冲水动作;当气囊驱动组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用户可以通过进水口向第二容纳腔注水,水压驱动组件在水压作用下,带动封水轴向上移动,以打开排水通道,完成冲水动作,无需等待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或更换冲水箱,使得冲水箱能够通过水压驱动方式和/或气囊驱动方式冲水,方便用户使用。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压驱动组件包括活动件和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活动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封水轴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弹性件。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活动件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封堵件和排水件,所述排水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并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容纳腔
的底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水孔连通的第二排水孔,所述排水件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排水空间,所述封堵件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排水空间,以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排水孔。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排水件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囊驱动组件包括气囊和与所述气囊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气囊的充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封水轴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水轴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设有限位结构。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封水轴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壁面设有开口,所述封水轴穿设于所述开口,所述封水轴关闭所述排水通道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开口的周缘抵接。
[001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冲水箱,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阀。
[001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冲水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冲水时,用户可以通过进气口对气囊驱动组件进行充气,以使气囊驱动组件膨胀,并带动封水轴向上移动,以打开排水通道,完成冲水动作;当气囊驱动组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用户可以通过进水口向第二容纳腔注水,水压驱动组件在水压作用下,带动封水轴向上移动,以打开排水通道,完成冲水动作,无需等待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或更换冲水箱,使得冲水箱能够通过水压驱动方式和/或气囊驱动方式冲水,方便用户使用。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阀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阀的正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封水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第一壳体110、第一容纳腔111、排水通道112、第一排水口1121、第二排水口1122、开口113、第二壳体120、第二容纳腔121、进水口122、第二排水孔123、卡头124、第三壳体130、第三容纳腔131、进气口132、封水轴200、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限位部 230、水压驱动组件300、活动件310、轴孔311、导向环312、第一连接件320、连接轴321、避让槽322、第一斜面323、弹性件330、排水组件340、封堵件341、排水件342、第一排水孔3421、第二复位件343、气囊驱动组件400、气囊410、第二连接件420、盖体500、卡槽510、第二斜面520、
132设置在第三壳体130上,在此不作详述。
[0040]参照图2、图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水压驱动组件 300包括活动件310和与活动件31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20,活动件 310容置于第二容纳腔121,封水轴200设有第一连接部210,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件320可拆卸连接,能够降低气囊驱动组件 400的负载,以方便用户使用。
[0041]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20设有避让槽322,第一连接部210可活动地容置于避让槽322,以进入或退出避让槽322,第一连接部210 进入避让槽322时,能够与避让槽322的侧壁抵接,用户通过进水口 122向第二容纳腔121注水时,活动件310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20浮动,使得避让槽322的侧壁与第一连接部210抵接,从而带动封水轴 200向上移动,便于打开排水通道112冲水,当用户通过进气口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容纳腔(111)、第二容纳腔(121)及第三容纳腔(131),所述第一容纳腔(111)的壁面设有排水通道(112),所述第二容纳腔(121)的壁面设有进水口(122),所述第三容纳腔(131)的壁面设有进气口(132);封水轴(200),所述封水轴(200)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并可沿所述第一容纳腔(111)的轴线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通道(112);水压驱动组件(300),所述水压驱动组件(300)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1),并与所述封水轴(200)连接,所述水压驱动组件(30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容纳腔(121)的水压驱动所述封水轴(200)移动;气囊驱动组件(400),所述气囊驱动组件(400)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31),并与所述封水轴(200)连接,所述气囊驱动组件(400)的充气口与所述进气口(13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驱动组件(300)包括活动件(310)和与所述活动件(31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20),所述活动件(310)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1),所述封水轴(200)设有第一连接部(210),所述第一连接部(21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0)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1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0)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31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0)之间设有弹性件(3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有盖体(500),所述盖体(500)与所述活动件(310)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辉张海黄浩佳沈黔肖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美图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