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28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包括底座和垫片,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垫片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延展座,所述垫片的正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垫片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左向滑槽,所述垫片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右向滑槽,所述左向滑槽和右向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气泵机,所述内气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动杆,所述左向滑槽一侧内气动杆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向延展板,所述右向滑槽一侧内气动杆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右向延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座可将底座固定,且底座可对垫片支撑转动翻转,并通过左向延展板和右向延展板可在翻转时对患者进行防护。转时对患者进行防护。转时对患者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

技术介绍

[0002]患有瘫痪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卧床,而在病人长期卧床的过程中,身体局部与床之间的摩擦,很难进行翻身,因此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病人家属帮忙翻身,智能化程度较低,不仅给患者活动带来不便,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一定的麻烦,且在患者翻身的过程中,很难对自己身体支撑把控,当家属力量较小时,也很难对患者在翻身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保护,严重时甚至有可能使患者在翻身的过程中滚落床下,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解决了医学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便翻身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医学治疗过程中患者便于翻身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包括底座和垫片,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垫片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延展座,所述垫片的正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垫片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左向滑槽,所述垫片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右向滑槽,所述左向滑槽和右向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气泵机,所述内气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动杆,所述左向滑槽一侧内气动杆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向延展板,所述右向滑槽一侧内气动杆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右向延展板;
[0005]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外侧以及垫片的底面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气泵机,所述外气泵机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内转接块,所述内转接块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外转接块,上下两侧所述外转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气动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内侧以及垫片的底面内侧均开设有转接槽,所述转接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滑销,上下两侧所述内滑销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接杆。
[0006]优选的,所述转接槽为弧形槽,所述转接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底座和垫片一侧的转接槽相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外气动杆通过设置在内转接块和外转接块内部的导管与外气泵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左向滑槽、右向滑槽、左向延展板和右向延展板均为圆弧形状,所述左向滑槽和右向滑槽不与垫片同圆心,所述左向滑槽位于右向滑槽的外侧,左向滑槽和右向滑槽均贯穿垫片的上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设置在底座和垫片内部的导线与内气泵机和外气泵机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和垫片的底面中部均为圆弧形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外侧和垫片的底面外侧均为平面,所述底座和垫片相接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支撑性压力翻身垫,通过将固定座与外部病床固定连接,进而可将底座固定,可使患者躺在垫片上,并当需要翻身时,此时通过控制器可控制外气泵机,进而外气泵机可调整两侧的外气动杆伸张或收缩,进而当一侧的外气动杆伸张时,另一侧的外气动杆收缩,此时外气动杆可拉动垫片一侧的内转接块移动,进而内转接块通过外转接块可拉动垫片的两侧摆动,并使垫片向左或向右翻转,从而便于患者向左或向右翻身,通过外气动杆可从外侧对垫片进行支撑转动,且在垫片翻转的过程中,可带动内滑销和转接杆移动,进而通过内滑销和转接杆可从内侧防止垫片在转动的同时与底座脱离,从而可增加垫片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以便患者能够缓慢翻身。
[0013]2、该支撑性压力翻身垫,当患者需要向左翻身时,此时通过内气动杆的伸张可带动左向延展板移动,并使左向延展板延伸出垫片的外侧,并与垫片再次形成圆弧状,从而防止患者在向左翻身的过程中从垫片上滚落,同理,通过右向延展板可防止患者在向右翻身的过程中从垫片上滚落,从而便于在患者翻身时进行防护,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底座和垫片局部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左向延展板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右向延展板示意图。
[0018]其中:1、底座;2、垫片;3、固定座;4、延展座;5、控制器;6、左向滑槽;7、右向滑槽;8、内气泵机;9、内气动杆;10、左向延展板;11、右向延展板;12、外气泵机;13、内转接块;14、外转接块;15、外气动杆;16、转接槽;17、内滑销;18、转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包括底座1和垫片2,底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垫片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延展座4,垫片2的正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垫片2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左向滑槽6,垫片2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右向滑槽7,左向滑槽6和右向滑槽7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气泵机8,内气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动杆9,左向滑槽6一侧内气动杆9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向延展板10,右向滑槽7一侧内气动杆9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右向延展板11;
[0021]底座1的上表面外侧以及垫片2的底面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气泵机12,外气泵机1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内转接块13,内转接块13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外转接块14,上下两侧外转接块14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气动杆15,底座1的上表面内侧以及垫片2的底面内侧均开设有转接槽16,转接槽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滑销17,上下两侧内滑销17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接杆18,通过将固定座3与外部病床固定连接,进而可将底座1固定,可使患者躺在垫片2上,并当
需要翻身时,此时通过控制器5可控制外气泵机12,进而外气泵机12可调整两侧的外气动杆15伸张或收缩,进而当一侧的外气动杆15伸张时,另一侧的外气动杆15收缩,此时外气动杆15可拉动垫片2一侧的内转接块13移动,进而内转接块13通过外转接块14可拉动垫片2的两侧摆动,并使垫片2向左或向右翻转,从而便于患者向左或向右翻身,通过外气动杆15可从外侧对垫片2进行支撑转动,且在垫片2翻转的过程中,可带动内滑销17和转接杆18移动,进而通过内滑销17和转接杆18可从内侧防止垫片2在转动的同时与底座1脱离,从而可增加垫片2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以便患者能够缓慢翻身。
[0022]进一步的,转接槽16为弧形槽,转接杆1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底座1和垫片2一侧的转接槽16相接触,便于通过内滑销17和转接杆18可从内侧防止垫片2在转动的同时与底座1脱离,从而可增加垫片2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0023]进一步的,外气动杆15通过设置在内转接块13和外转接块14内部的导管与外气泵机12的输出端相连通,便于外气泵机12通过内部的导管可驱动外气动杆15伸张或收缩,从而通过外气动杆15的 伸张或收缩可带动垫片2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性压力翻身垫,包括底座(1)和垫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所述垫片(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延展座(4),所述垫片(2)的正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所述垫片(2)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左向滑槽(6),所述垫片(2)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右向滑槽(7),所述左向滑槽(6)和右向滑槽(7)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气泵机(8),所述内气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动杆(9),所述左向滑槽(6)一侧内气动杆(9)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向延展板(10),所述右向滑槽(7)一侧内气动杆(9)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右向延展板(1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外侧以及垫片(2)的底面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气泵机(12),所述外气泵机(1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内转接块(13),所述内转接块(13)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外转接块(14),上下两侧所述外转接块(14)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气动杆(1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内侧以及垫片(2)的底面内侧均开设有转接槽(16),所述转接槽(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滑销(17),上下两侧所述内滑销(17)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接杆(18)。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天奇李煜潘玉娟杨凌吴翠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