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22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涉及过滤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侧左部开设有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机体的下侧右部开设有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多孔板,所述第二多孔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所述机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机体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养殖池进水进行两级过滤,过滤效果好,且水在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时,能够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冲刷,避免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堵塞。二过滤网堵塞。二过滤网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虾是甲壳纲十足目动物,分布于中国海域、江河湖泊。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划水,能连续向后跃动,速度十分快捷。它们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且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虾大小平均4~8厘米,借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虾按出产来源不同,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海虾又叫红虾,包括龙虾、对虾等,其中以对虾的味道最美,为食中上味、海产名品。在虾苗、种虾养殖过程中,需要每天对养殖池进行吸污换水。为了降低输入养殖池内的水中的杂质,需要对进水进行过滤处理。
[0003]目前,现有的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大多只对水进行一次过滤,过滤程度低,且拦截的杂质容易堆积在过滤网上,造成堵塞。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大多只对水进行一次过滤,过滤程度低,且产生的杂质堆积在过滤装置内,清理困难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侧左部开设有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的上端与第一过滤腔的顶部壁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多孔板的下端与第一过滤腔的右侧壁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多孔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机体的下侧右部开设有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多孔板,所述第二多孔板的上端与第二过滤腔的顶部壁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多孔板的下端与第二过滤腔的右侧壁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多孔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所述机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机体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第二过滤腔与第一过滤腔之间设置有输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集污斗,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集污斗。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内腔与第一过滤腔的内腔相贯通,所述出水管的内腔与第二过滤腔的内腔相贯通,通过进水管能够向第一过滤腔输入水,经过第二过滤腔过滤后的水能够从出水管排出。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污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通道,所述第二集污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上均安装有排污阀门,通过第一排污通道便于将第二集污斗内堆积的杂质排出,通过第二排污通道便于将第二集污斗内堆积的杂质排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腔设置为矩形腔,所述第一多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
过滤腔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密封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多孔板与第一过滤腔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避免漏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腔设置为矩形腔,所述第二多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二过滤腔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密封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多孔板与第二过滤腔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避免漏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上均等间距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均采用不锈钢板加工制成,结构强度大,不易损坏。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污斗与机体的下侧左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集污斗与机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条,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一多孔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第一集污斗与机体之间连接简单,便于第一集污斗的安装或拆卸,第一过滤网与第一多孔板之间安装简单,便于拆卸。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污斗与机体的下侧右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集污斗与机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条,所述第二过滤网与第二多孔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集污斗与机体之间连接简单,便于第二集污斗的安装或拆卸,第二过滤网与第二多孔板之间安装简单,便于拆卸。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通过在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在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能够对养殖池进水进行两级过滤,过滤效果好,且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倾斜设置,水在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时,能够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冲刷,避免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堵塞;
[0016]2、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倾斜设置,当反向冲水时,水从出水管进,从进水管排出,能够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洗,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清洗方便;
[0017]3、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第一集污斗和第二集污斗与机体连接简单,便于拆卸,同时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安装简单,能够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多孔板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多孔板与第二过滤网连接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机体;2、第一过滤腔;3、第一多孔板;4、第一过滤网;5、第二过滤腔;6、第二多孔板;7、第二过滤网;8、进水管;9、出水管;10、输水通道;11、第一集污斗;12、第二集污斗;13、第一排污通道;14、第二排污通道;15、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下侧左部开设有第一过滤腔2,第一过滤腔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多孔板3,第一多孔板3的上端与第一过滤腔2的顶部壁的左端密封连接,第一多孔板3的下端与第一过滤腔2的右侧壁的下端密封连接,第一多孔板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机体1的下侧右部开设有第二过滤腔5,第二过滤腔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多孔板6,第二多孔板6的上端与第二过滤腔5的顶部壁的左端密封连接,第二多孔板6的下端与第二过滤腔5的右侧壁的下端密封连接,第二多孔板6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7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4的网孔直径,机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8,机体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9,第二过滤腔5与第一过滤腔2之间设置有输水通道10,第一过滤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集污斗11,第二过滤腔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集污斗12。
[0027]进水管8的内腔与第一过滤腔2的内腔相贯通,出水管9的内腔与第二过滤腔5的内腔相贯通,通过进水管8能够向第一过滤腔2输入水,经过第二过滤腔5过滤后的水能够从出水管9排出。
[0028]第一集污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下侧左部开设有第一过滤腔(2),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多孔板(3),所述第一多孔板(3)的上端与第一过滤腔(2)的顶部壁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多孔板(3)的下端与第一过滤腔(2)的右侧壁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多孔板(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机体(1)的下侧右部开设有第二过滤腔(5),所述第二过滤腔(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多孔板(6),所述第二多孔板(6)的上端与第二过滤腔(5)的顶部壁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多孔板(6)的下端与第二过滤腔(5)的右侧壁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多孔板(6)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7),所述第二过滤网(7)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4)的网孔直径,所述机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8),所述机体(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9),所述第二过滤腔(5)与第一过滤腔(2)之间设置有输水通道(10),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集污斗(11),所述第二过滤腔(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集污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8)的内腔与第一过滤腔(2)的内腔相贯通,所述出水管(9)的内腔与第二过滤腔(5)的内腔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进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污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秋卫许卫龙许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劲龙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