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13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包括转接件,该转接件设置有吸入部与吸出部,用于将病人的痰液吸取并转移。吸入部设置有延伸件,延伸件内部设置有填充空间,填充空间设有开口以能够添加填料进行填充,在延伸件伸入吸出部中并连接吸引器时,延伸件能够基于吸引器的吸引力而往吸引力方向延伸以使得吸入部与吸出部深度连接,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控制填充空间内的填料的数量使延伸件对吸出部与其中的导管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进而维持装置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吸引连接管与集痰器、气管镜型号难以匹配的问题,通过转接件的设置改变了管路的连接方式,使不同型号的管路能够连接,同时在延伸件内部设置填充空间保证了气密性。了气密性。了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期刊《护理研究》2011年12月第25卷第12期上旬版(总第378期)中提到将吸引连接管一端连接中心吸引装置,另一端与吸痰管紧密连接,随即用胶布将吸痰管外包装粘好,使吸痰管保持相对密闭置于吸痰盘内或用胶布固定在中心负压吸引表上使用中的吸引连接管存在一定的细菌定植,且吸痰管接口端在连接备用过程中,受到少量的细菌污染,但吸痰管病人端细菌培养结果为0,说明病人端未受到吸引连接管细菌的污染,可以放心使用。尽管使用中的吸引连接管吸痰冲管后仍有数量不等的细菌停留在吸引连接管内,但因大多数无运动性细菌,且连接备用中的无菌吸痰管几乎完全与外界环境、空气隔离,既避免了外界环境对吸痰管的污染,也使连接管内的少量细菌丧失了生长繁殖的条件,因此吸痰管病人端始终保持无菌状态。研究发现,部分吸痰管接口端被少量细菌污染,经了解与护士在连接吸痰管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不慎污染接口端有一定关系,但它不与病人直接接触,对吸痰管的病人端也无任何影响,故可忽略不计。因此吸引连接管能够直接连接吸痰管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此研究中,采用了胶布将吸痰管外包装粘好以此保持密闭的方式,实用性以及操作的简便性都有欠缺,因此如何能够将各种型号的管路进行匹配并且保证气密性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8525510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支气管镜吸痰装置,其公开了一种支气管镜吸痰装置,包括支气管镜和吸痰装置,支气管镜包括镜头、导光管、输氧管和氧气罐;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端口、吸痰管、集痰器、吸泵;镜头设于导光管端部,吸痰端口设于吸痰管端部,吸痰管套设在导光管外壁上,吸痰端口位于导光管端部,吸痰管尾部通过软管与集痰器连接,集痰器通过软管分别与吸泵和口罩盘连接,输氧管设于吸痰管外壁上,输氧管通过软管与氧气罐连接。该装置通过将吸痰装置集成在支气管镜上,这样在使用支气管镜时遇到痰液,就可以通过吸痰装置的吸痰端口将痰液吸出,痰液通过吸痰管和软管进入到集痰器内,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吸痰端口的大小与集痰器的通孔大小不一致,软管的不一定能够连接不同厂家生产的集痰器与支气管镜的吸痰端口。
[0004]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4856531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防倒吸可固定免拆卸的支气管镜痰液收集器,具体为一种防倒吸可固定免拆卸的支气管镜痰液收集器,包括集痰器和灌洗器,集痰器的底部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吸盘,集痰器和灌洗器的上方均连接有管镜三通器和过渡三通器,集痰器上方的管镜三通器和过渡三通器的一个端口均与集痰器连接,集痰器上方的管镜三通器和过渡三通器的另一个端口相互连接,管镜三通器的顶部中心插接有用于控制其两端口内部相通的阀柱。此装置是通过在集痰器的底部设置的吸盘,利用吸盘压贴在平滑的面上,借助大气压将集痰器吸牢,使集痰器不随支气管镜操作者操作而摆动,避免了集痰器痰量过多时因晃动而产生的倒吸现象,但是设置的三通器仅仅只有过渡作用,而不能实现过渡两端的不同管径的导管连接,不能够适用于复杂情况。
[0005]实际医疗中,由于集痰器的连接管与气管镜对应管口不匹配,存在接口无法连接的情况,导致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必须取用别的管材用于引流,对于紧急情况,如此繁琐的操作势必会耽误危重患者的救治时间,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装置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包括转接件,该转接件设置有吸入部与吸出部。吸入部一端的第一吸入口能够连接于气管镜的吸引管,另一端的第二吸入口连接吸出部,用于将病人的痰液吸取并转移,第一吸入口与第二吸入口通过变径通道连接。
[000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吸出部一端的第一吸出口与第二吸入口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的第二吸出口能够连接于集痰器,用于将吸入部吸取的痰液转移至集痰器内,第一吸出口与第二吸出口通过变径通道连接。
[000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吸入部至少包括一个不等于第二吸出口的口径大小的第一吸入口,进而第二吸出口与第一吸入口能将不同管径的导管的管口连接。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吸入口设置有延伸件,第二吸出口的延伸件能够伸入第一吸出口之中,该延伸件设置有密封圈,从而在延伸件伸入第一吸出口中时,密封圈能够贴合于第一吸出口内壁,进而维持装置的气密性。
[00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吸入口设置有延伸件,第二吸出口的延伸件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吸出口的横截面积,以使得延伸件能够伸入第一吸出口之中,延伸件通过其内壁限定了至少一个通道,用于让导管从中通过。
[00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延伸件内部设置有填充空间,填充空间设有开口以能够添加填料进行填充,在延伸件伸入第一吸出口中并连接吸引器时,延伸件能够基于吸引器的吸引力而往吸引力方向延伸以使得第二吸入口与第一吸出口深度连接,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控制填充空间内的填料的数量使延伸件对第一吸出口与其中的导管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进而维持装置的气密性。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变径通道设置有吸引层,吸引层周向设置于变径通道靠近延伸件的一端,其中,吸引层能够通过吸引填料的方式使延伸件贴合于变径通道。
[00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吸入部与吸出部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其中,连接件的轴线与吸出部与吸入部连接之后的轴线重合,从而吸出部与吸入部能够基于同一轴线将不同口径的第二吸入口与不同口径的第一吸出口组合。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包括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的外径小于第二部件的内径,从而第一部件能够在第二部件中旋转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
[001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部件一端连接于吸出部,另一端置于第二部件的内部,第二部件一端连接于吸入部,另一端置于第一部件外部,从而吸出部与吸入部能够通过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而相对旋转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
[001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部件置于第二部件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止件,第二部件置于第一部件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锁止件。当第一部件置于第二部件内部的一端移动至第二部件置于第一部件外部的一端时,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止件能形成卡扣,从而防止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分离。
[001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部件内壁设置有凸起,并且根据与第二部件连接的吸入部上的吸入口的位置而设置。第一部件设置有多个滑臂,滑臂的数量等于吸入口的数量,滑臂能够沿凸起之间的间隙滑动,凸起靠近第二部件置于第一部件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周向的滑槽,滑槽的长度不小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包括转接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00)设置有吸入部(200)与吸出部(300),所述吸入部(200)一端的第一吸入口(210)能够连接于气管镜的吸引管,另一端的第二吸入口(220)连接吸出部(300),用于将病人的痰液吸取并转移,其中,所述第一吸入口(210)与所述第二吸入口(220)通过变径通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出部(300)一端的第一吸出口(310)与所述吸入部(200)的第二吸入口(22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的第二吸出口(320)能够连接于集痰器,用于将所述吸入部(200)吸取的痰液转移至集痰器内,其中,所述吸出部(300)的第一吸出口(310)与所述第二吸出口(320)通过变径通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部(200)至少包括一个不等于所述第二吸出口(320)的口径大小的第一吸入口(210),进而所述第二吸出口(320)与所述第一吸入口(210)能将不同管径的导管的管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入口(220)设置有延伸件,所述第二吸出口(320)的延伸件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吸出口(310)的横截面积,以使得所述延伸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吸出口(310)之中,所述延伸件通过其内壁限定了至少一个通道,用于让导管从中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管镜集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内部设置有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设有开口以能够添加填料进行填充,在延伸件伸入所述第一吸出口(310)中并连接吸引器时,所述延伸件能够基于吸引器的吸引力而往吸引力方向延伸以延长所述第二吸入口(220)与所述第一吸出口(310)在吸引力方向上的连接长度,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所述填充空间内的填料的数量使所述延伸件对所述第一吸出口(310)与其中的导管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进而维持所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然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